「美國豬肉」話題冷了,關鍵詞「養兔業」為何熱了?
最新
03-31
3月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備忘錄,宣布對中國發起301調查,並對中國出口商品實施普遍懲罰性關稅。這是繼《台灣旅行法》通過,美海軍侵入南海中國島礁後,美國對華政治、外交、經濟、軍事等「一攬子」策略性「挑釁」的關鍵性事件。
一周以來,行業內外有關「美國豬肉」的討論一直很熱鬧,這個話題的確很熱,但現在看,它很快就要冷了;但未來不排除隨著中美貿易爭端升級,再次成為常態化的話題。
中國商務部做出的關稅減讓中止名單中,首次出現了豬肉及其製品。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發布的2017年美國貿易數據顯示,日本是美國最大的豬肉出口市場(按貿易價值)。中國僅僅排名第三。
正如美國豬肉生產者協會主席吉姆·黒莫爾所說:「我們向中國出售大量的豬肉。因此,如果向我們對那裡的出口徵收更高的關稅,將會傷害我們的生產商,破壞農村經濟。」對價格敏感的中國市場,對美國養豬業帶來的損失更加明顯。目前美國瘦肉豬期貨已經跌至10月低位,隨著中國市場本土豬肉價格的下跌,中美豬肉價格差已經大幅縮小。考慮到中國進口大量的豬腳、內臟等豬肉冷凍製品,對於計劃擴大產能的美國豬肉食品生產商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美國豬肉同歐洲豬肉大國,還存在貿易摩擦和糾紛,對華出口市場競爭日趨尖銳。作為後來者,同丹麥等生豬出口大國相比,美國本來就處於劣勢。此舉除去直接打擊美國中西部地區的農場主利益,影響特朗普中期選舉的「票倉」,不會給中國市場帶來實質上的影響。問題是,就我們觀察到的媒體數據看,人們對於養豬業的擔心,已經被替代效應的心理轉化,未來導致「美國豬肉「話題重新走熱的事件,可能來自於養兔業、奶業、牛業或者種植、動保方面,需要特別提醒業內人士及時關注。
TAG:畜牧大集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