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庫爾斯克會戰中,損失多於德軍的蘇軍為什麼被認為是勝利者?

庫爾斯克會戰中,損失多於德軍的蘇軍為什麼被認為是勝利者?

庫爾斯克大會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德戰場的決定性戰役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坦克會戰;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大規模的一場對攻戰役。

此役,德軍損失了25萬人、坦克1500輛、火炮5200門、戰機1000架。而蘇軍居然有85萬多人陣亡、負傷或被俘,6,799輛坦克、2,200架飛機被擊毀。損失遠遠多於德軍的蘇軍,卻被認為是勝利者,這是為什麼?

在庫爾斯克戰役中,德軍是攻擊方,主要目的在於清除蘇軍在庫爾斯克方向上的這個突出部,因為在這裡的蘇軍會對在庫爾斯克的南北方向的德軍部隊構成嚴重的威脅,而且這也是德軍繼續進攻作戰的必由之路,所以德軍早在1943年前期就已經決定進攻了。

在庫爾斯克戰役之前,德國人掌握著戰場主動權,蘇軍戰略上則以防禦或主動防禦為主。即使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後,德軍參謀部制定的仍是以裝甲集團為突擊力量的進攻戰略,庫爾斯克仍是典型的德軍裝甲突擊群兩翼包抄的戰法,而蘇軍依然還沒有完全取得戰場進攻態勢,以三道防線阻止德軍。我認為,蘇德戰場的轉折點是庫爾斯克戰役,雖然此戰役蘇聯人損失高於德國,但庫爾斯克戰役是蘇德戰爭的分水嶺,也是東部戰線最後一個關鍵轉折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小的趣聞 的精彩文章:

德國黨衛軍是什麼樣的軍隊?
元朝那麼強大,為什麼很快就滅亡了?

TAG:歷史小小的趣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