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大唐的尚武精神!《寶劍篇》讓武則天嘆服,杜甫仰慕
寶劍篇.郭振
君不見昆吾鐵冶飛炎煙,
紅光紫氣俱赫然。
良工鍛煉凡幾年,鑄得寶劍名龍泉。
龍泉顏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嘆奇絕。
琉璃玉匣吐蓮花,錯鏤金環映明月。
正逢天下無風塵,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綠龜鱗。
非直結交遊俠子,亦曾親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棄捐,零落漂淪古獄邊。
雖復塵埋無所用,猶能夜夜氣衝天。
今天的詩人,是唐朝猛人的郭振。
郭振有多猛?
他在現實里是平定邊疆的大將,
還是萬人之上的宰相,
被封為代國公。
在後人為他編纂的傳奇里,
他是殺豬妖,救美女的英雄。
故事是這樣的:
郭振有一天遇到一位美女,
美女向他哭訴,
說族人要把她嫁給妖怪,
不然全族人都要遭殃。
郭振聽後大怒,正所謂: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他來到妖怪的地盤,出其不意,
斬斷了妖怪的一隻手,
妖怪哀嚎逃去。
廝殺聲驚動了族人,大家都怪他太魯莽,
他怒道:我今天幫你們徹底除掉這妖怪,
你們願不願意?
大家說要是能斬草除根當然好,就怕……
郭振舉劍高呼,願意殺妖的跟我來,
引來一百多人追隨,
再次趕到妖洞,將妖怪殺死,
一看,原來是一隻巨大的豬妖。
因為這件壯舉,
好幾位美女都願意嫁給他,
他也照單全收,一點都不客氣。
就是這麼豪放,就是這麼不拘小節。
除了武藝高強,他寫詩也是很有一手。
比如今天選的這首《寶劍篇》
知道他的這首詩,
是讀到李商隱一句:
凄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
按照詩名找到了原文,
原來這首詩,就出自這位唐朝猛人之手。
話說那一年,李姓天下換了門庭,
女皇武則天登上大寶。
新官上任三把火,武則天準備整肅吏治,
開啟一個新的時代。
當時有人打報告,說四川有個縣的縣尉,
欺壓鄉里,私鑄銅錢,買賣人口,
武則天一聽大怒,叫人把這縣尉召來,
準備興師問罪。
這個縣尉就是郭振,
武則天親自審問郭振,
交談一番之後,發現這個人談吐不凡,
然後就把他乾的那些壞事給忽略了,
還興緻勃勃地問他:
愛卿,有沒有作品給我觀賞一下。
郭振於是獻上了這首《寶劍篇》。
武則天讀完大加讚賞,
郭振的仕途從此開始騰達。
我們現在來看這首改變郭振命運的詩,
首先,這是一首詠物詩。
詠物詩在中國有悠久的傳統,
世間萬物,皆可歌詠,
但歌詠的目的,
並不是為了誇這個物品有多好,
而是「托物言志」。
清代評論家劉熙載直接說:
詠物都是幌子,
最重要的是表達個人情感。
郭振的這首《寶劍篇》,
借著歌詠寶劍,
說得其實是一個:
懷才不遇,但不甘墮落的心情。
用孟子的話說:貧賤不能移。
這首詩的結構很清楚,分為三段。
第一段重點描寫寶劍的品質:
君不見昆吾鐵冶飛炎煙,
紅光紫氣俱赫然。
良工鍛煉凡幾年,鑄得寶劍名龍泉。
這幾句,講得是寶劍的身世。
這把寶劍可不尋常,
是上古鑄劍師幹將莫邪,
用幾年時間打造。
寶劍的名字叫做龍泉。
龍泉顏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嘆奇絕。
琉璃玉匣吐蓮花,錯鏤金環映明月。
這四句,是一個特寫鏡頭,
描寫寶劍做工如何精良。
這是本詩的第一段,還屬於單純的詠物。
第二段意思一轉,從寶劍的經歷開說:
正逢天下無風塵,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綠龜鱗。
非直結交遊俠子,亦曾親近英雄人。
儘管是千年難得一見的寶劍,
但天下承平已久,寶劍無用武之地,
只能當作防身和裝飾,佩戴在君子身旁。
君子用它行俠仗義,結識過許多英雄人物。
第三段,講的是寶劍的歸宿。
何言中路遭棄捐,零落漂淪古獄邊。
雖復塵埋無所用,猶能夜夜氣衝天。
君子死後,寶劍也被遺棄在荒野。
但詩人說,不要抱怨啊,儘管現在被埋沒了,
但每天夜裡,劍氣還能直衝雲霄,
劍魂永不朽啊!
武則天是個愛惜人才的,
有一次駱賓王寫了一篇討伐她的檄文,
把她罵的很慘,說她出身寒微,
是從宮女開始做起的,
心腸狠毒,連親生骨肉都殺死。
可是檄文寫得好,她看了之後感嘆:
有如此才不用,宰相過也。
現在看到郭振這樣激昂慷慨的好詩,
怎能不心動?
正因為這段舉賢於野的佳話,
使得郭振的《寶劍篇》名聲大震,
成為後世仰慕不已的對象。
大家只要覺得懷才不遇,
或者身陷困頓的時候,
就會高呼一聲:「寶劍篇啊,你在哪?」
李商隱說:凄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
意思是說,我也有像郭振那樣的豪情,
可惜不遇明主,長年窮困漂泊。
杜甫說:「高詠寶劍篇,神交付冥漠」。
意思是說,我高唱著寶劍篇,
希望能與郭振神交於蒼冥,
可見崇拜仰慕之情。
後來鑒湖女俠秋瑾,有一句詩: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龍泉劍就是寶劍篇里的劍名。
《寶劍篇》的氣質,和郭振非常相符,
要不然,後人也不會給他編故事,
說他是殺妖救美的英雄,
正因為他文武雙全,豪氣干雲。
這首詩,配上這個人,
成為中國文化里經典的形象。
使人無限嚮往:
尚武豪放的大唐,
開元全盛日的天下豪傑。
(關注微信公號「夜深詩詞」:leishusongci,最精緻的詩詞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