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幫你搞定喜歡「買買買「的小孩
導語:零用錢給的好,能培養孩子對金錢的理解,還能解決親子衝突。
作者:Karen
上周日,我在朋友圈分享了一條信息,這條消息是這麼說的:
昨天午後,在商店試運動衣,倆娃發現隔壁是玩具店,我立刻表示他們可以自己去那兒等我,並告訴他們每個人的零用錢還有71元,選玩具悠著點。
不一會兒回來了,老大彙報看中了小刺蝟400,老二看中了鱷魚 650。然後兩人就在更衣室內外,不停遊說我給他們提前預知零用錢,或我贊助一半,他們再預支一點,可惜各種方案都被我否了。
此時再說什麼need vs. want(「需要」和「想要」),完全無用。
等我和爸爸買完衣服,跟他們進入玩具店,弟弟已經帶著哭腔了。我停下來,認真地說;「你看,我把你的心愿記在手機里,我們一起攢錢買。」然後我拍了玩具照片,記下來名字和金額。
這讓弟弟情緒平復了很多,對於我可以認真對待他的心愿表示很滿意。又逛了會兒,要求把小劍龍也記下來。
哥哥更是二話不說,自己去拍了小刺蝟,然後問我要多久零用錢就能攢到。
然後,我們一家心滿意足地邁出了玩具店,有一種只要我想買,這件玩具店都是我的豪爽感。
這條關於零用錢的分享,引來了幾十條留言,有人說這辦法好,有人分享了他們如何給零用錢,也有人問到底該怎麼給合適。
是啊,我們在上小學時,一周能得到一元零用錢,似乎就已經是同學堆里的有錢人了,哪曾想現在孩子的零食、小玩具,早就動輒十幾元,更別提孩子的玩具動輒上百,每次帶孩子出門,他們看中的玩具、紀念品,買,還是不買,總是個問題,往往也考驗著父母的育兒功底。所以,關於零用錢怎麼給,定什麼政策,好像還真是個不大不小的問題。
而我家的零用錢政策,自實施以來,讓孩子和大人都感到非常開心,既讓孩子感到了自主感,也讓家長從買或者不買這樣的千古難題中徹底解脫了出來。在此總結一下,我們是如何設計這個零用錢政策的。
第一,發多少錢給孩子合適?
發多少錢,確實沒有個標準公式,最開始,我也每周只給孩子十元錢。結果每周買一個小零食,就沒了。他們出去旅行、參觀博物館、逛商場遇到好看的東西,走不動道,還是會拋出買買買的難題。現在,我們調整成隨著年齡增長而調整:幾歲每天就幾元錢。比如5歲的老二,每天5元,一周35元。7歲的老大,每天7元,一周49元。我告訴孩子,隨著年齡增長,他們可能更需要使用金錢去買自己需要的東西,也更有能力去做決定,承擔責任。
具體發放的形式,或許給孩子實際的金錢更好,比較有儀式感,拿到錢和聽我說,肯定是不一樣的。可是,找到那麼多零錢確實不容易,所以,我們現在還是以記賬為主。
同時,當我們出門旅行,還會根據當地物價給一些額外的旅行基金,或者提前預知幾天的零用錢。
第二,零用錢的使用有沒有條件?
和周圍父母交流中,發現有不少爸爸媽媽雖然發了零用錢,但並沒有完全放開使用權。孩子想買什麼,還需要得到父母的同意才可以,如果父母不同意,就不能買。所以我聽到有一個小男生已經攢了兩千的巨款,但還是買不了自己想買的玩具,因為爸爸覺得他不會花錢。
我個人不認同這樣的方式。零用錢設置的目的之一,就是讓孩子能夠體驗到花錢的感覺,給零用錢只是第一步,給是為了花錢。而買不買的決定里,他自然會開始體驗到什麼叫貨比三家、性價比高、什麼叫資源的合理分配。如果都由大人做了決定,還有孩子什麼事呢?這零用錢只是假裝發給了孩子而已。長此以往,總是被父母限制使用零用錢,還會讓孩子產生無力和匱乏感,覺得自己總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第三,零用錢的獲得有沒有條件?
很多家庭發放零用錢是與孩子的表現掛鉤的。比如孩子需要在約定的項目中達標,就可以得到一定金額的錢數,也有的家庭是需要孩子做家務來換取。可我更偏向讓孩子可以無條件的得到零用錢,並不需要用自己的好表現來換取。因為這變成了一種獎懲措施,讓孩子內在體驗到的是我,僅僅作為一個小孩,是不配得到零用錢的,除非我可以向大人要求那樣的去做。親子之間本是通過彼此的理解和合作來完成的一些目標,成了物化、可標的的交換。可以預見的是,這麼做下去,在給孩子設置一些目標時,必然會出現討價還價,或者孩子覺得你的判斷不公,而和你爭執。
而我曾也覺得做家務換零花錢是很好的方法,讓孩子學會責任與權利對等。但後來一位朋友給了我啟發,那就是做家務,本身就是孩子作為家庭一份子,需要去承擔的責任。用金錢去激勵,反而讓這種自然的責任成了對孩子的額外要求。
關於零用錢,零零散散居然又寫成了一篇文章。這件事說起來小,但向孩子傳達的信息卻不簡單,甚至會影響著孩子長大與金錢的關係:我夠不夠好,我配不配得到,我有沒有匱乏感,我有沒有能力掌控好金錢,這些話題,不就是從小時候的零用錢使用開始的嗎?
作者Karen Wang:《遊戲力》作者科恩博士的中國翻譯,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講師,薩提亞模式實踐者,以及三課讀書會導讀師。曾經的外企高級經理,現在與丈夫,兩個男孩,一隻倉鼠生活在北京。
本頭條號擁有30餘位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背景的專家學者,將與活動號(微信公眾號:親子溝通如何說)一起,致力於推動有品質的親子溝通,「你問我答」功能已經開啟。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