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熱血街舞團》到底有沒有劇本?總導演車澈正面回應了這個問題

《熱血街舞團》到底有沒有劇本?總導演車澈正面回應了這個問題

3月17日晚,愛奇藝《熱血街舞團》上線;另一邊廂,優酷的《這就是街舞》進入舞者進擊的關鍵階段,2018年兩大街舞節目的全線火拚正式打響,《熱血街舞團》開播後,兩檔節目的宣傳戰更是打得火熱。

拿數據說話。《熱血街舞團》的成績頗為亮眼,首播40分鐘後播放量破億,上線24小時播放量1.4億,第二期開播4小時總播放量破3億。

拿品質說話,網友說《熱血街舞團》令人耳目一新,它的總導演車澈,製作的某嘻哈節目就曾是去年的現象級爆款綜藝。

宋茜&Miguel Zarate

從《熱血街舞團》籌備伊始,車澈就在拚命避免路徑依賴,努力「去嘻哈化」。《熱血街舞團》這次的故事,說得更6,埋的懸念暗線更多,長腳包袱(長線故事)也更多。

簡而言之,如果你對街舞沒有了解和熱衷,可以把這個節目當作電視劇看。

STO

但同時,它引發了各種討論:強劇情會不會導致弱舞蹈專業?團戰固然炫目,但會不會淹沒了大神,失去了對個人的雕刻?4位明星「熱血召集人」除了流量高外,「業務能力」到底行不行?

鹿晗 王嘉爾戰隊

日前,愛奇藝副總裁、《熱血街舞團》總導演接受南方都市報獨家專訪,節目中冷酷的「胖虎」,節目外一如既往的犀利,節目到底有沒有劇本,「孤兒剪輯」怕不怕繼續收到成噸的刀片,他都逐一正面回應。

《熱血街舞團》總導演車澈

撰文:南都記者 黃曉雅 實習生 賴琳琳 張文詩

版面編輯:湯顥

A 從嘻哈到街舞,和街頭文化杠上了?

「因為怕被年輕人拋棄,我一定要做年輕人喜歡的東西。」

從嘻哈選秀節目到《熱血街舞團》,愛奇藝一直深耕青年文化,車澈對青年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街舞,一直抱有執念。

2016年底,他把做一檔街舞節目的方案,放到了愛奇藝高級副總裁陳偉的桌上,《熱血街舞團》一等就是一年多。

Swag Monster

讓人意外的是,本是「小眾題材」的嘻哈節目,被車澈和他的團隊做成了爆款。節目紅了,思路對了,車澈心心念念的街舞項目終於可以開始籌備了。

陳偉霆 宋茜戰隊

更妙的是,前路的坎坷已經被「嘻哈」踩平了———接受了培養的觀眾,愈發理解了青年文化,對街頭文化有了更深的認識,養成的粉絲數量也日漸龐大。6 .5億元的總招商額,足以看出市場對再爆一檔街舞節目的信心。

陳偉霆&Galen Hooks

南方都市報:大家感受到創新的力量了,會不會覺得嘻哈選秀節目的成功,為《熱血街舞團》鋪了一條比較好走的路?

車澈:肯定是。之前的成功為《熱血街舞團》提供了很多幫助。主要在兩個層面,第一,讓大家看到了創新有代價,但創新的收穫是巨大的,之前的經驗給我們鋪了一條很好走的路,大家對我們團隊有了信心,我們才能持續地創新。第二,一部分觀眾覺得《熱血街舞團》跟傳統選秀不太一樣,在劇情這條路上走得更遠。現在只播到第2集,探討這種嘗試是成功還是失敗,有點早,但我想說兩點:我特別感謝周圍所有人,讓我們這些搞創作的人,有機會做嘗試。另外,大家想看的東西在後面真是有的。

南都:你好像對街頭文化、青年文化特別感興趣,所以接連做了兩檔節目?

車澈:有這樣的因素,大家的感覺沒錯。實際上我有一種恐懼感,如果不去創新、一直依賴之前做過的東西和路徑,有可能會被新東西淘汰。這是一種內在恐懼。外在恐懼在於現在的年輕人、95後們已經踏上工作崗位了,如果我們再不為他們喜歡的文化做節目,年輕人會拋棄我們。

現在電視節目的戰爭,根本不是節目之間的戰爭。有個概念叫「國民娛樂總時間」,K T V是對手,酒吧是對手,音樂節是對手,漫畫展是對手……任何能佔用年輕人私下娛樂時間的,都是你的對手。

南都:你在努力把年輕人拉回屏幕前。

車澈:對。出於被年輕人拋棄的恐懼,我一直跟自己說一定要去做年輕人喜歡的東西。我是焦慮感特彆強烈的人。做《熱血街舞團》時,周圍朋友都說這個節目好做啊,團隊成熟,街舞圈你也熟,就照著之前的樣子做節目……但我還是焦慮,我很怕看不到新鮮的東西,所以我願意嘗試。

我希望自己是先進的,希望自己選擇的題材是年輕人喜歡的,希望我的敘事方式或創作手法是吸引你們的。我怕不新穎,怕變得老舊。我只有在做後期的地方待著,才不焦慮。

B強劇情、弱專業?節目到底有沒有劇本?

「中國有超級多的專業舞蹈賽事,你們也不關注啊!」

從嘻哈選秀節目開始,車澈團隊嘗試美劇劇情式手法來做節目,雖然被網友調侃為「孤兒剪輯」,這種「骨骼清奇」的製作方式,讓觀眾對它又愛又恨。

到了《熱血街舞團》,車澈對團隊把控「故事」的能力更有信心了,節目里埋的懸念暗線更多,長腳包袱(長線故事)也更多「觀眾可以當電視劇看」。

熱血召集人 宋茜

南都:舞蹈節目很容易拍得單薄,你用美劇劇情式手法來做《熱血街舞團》,有評論覺得削弱了舞蹈的專業性,這種說法會對你產生困擾嗎?

車澈:為什麼要覺得專業?這是我的疑問。為什麼?它只是一個綜藝節目啊哈哈!綜藝節目的綜藝感強有什麼問題嗎?這就是我的回答。

我們的節目並不缺乏專業的舞蹈部分,他們都是非常優秀的街舞選手,遍地都是大神。我這麼回答可能有點傲慢,但如果你想看專業的舞蹈比賽,也不會看這個節目啊,中國有超級多專業的舞蹈賽事,你們關注嗎?你們也不關注啊。我想讓平時不看街舞的人,關注到這種文化,這才是節目要做的。

南都:你希望向觀眾傳達什麼?

車澈:熱血。這群跳舞的人,通過這個殘酷的賽制,展現出街舞的精神價值。街舞的本質是「Peace &Love」,愛與和平,我相信觀眾能看到。

南都:有觀眾會「談劇本色變」,看到戲劇衝突激烈的劇情,懷疑是不是造假了。你怎麼看?

車澈:第一,我比較欣慰的是,如果觀眾覺得這是劇本,證明劇情足夠激烈,對吧?第二,我們製作的核心技術是過關的,通過真人秀的環境壓迫和選角,把人物放在環境里,讓他們自然而然地發生這麼多有戲劇性的故事,以至於觀眾以為是寫的,我還挺得意的。因為我知道沒寫劇本嘛,我只是靠全城廣播、通過時間和名額壓迫他們,證明我們的技術、理念是正確的。

觀眾非要說寫了劇本,這事兒說不清楚。他們說什麼我都不會在意,我只在乎自己內心的想法,我自己知道沒有劇本,你非說我做了劇本,那咋辦呢?比如肖傑那段,如果我要造假,我會怎麼做?我先跟鹿晗說「你別理他」,鹿晗還得聽我的,再跟鹿晗說,「看了,你不要他」。我還要對選手說「你要生氣」,然後我讓陳偉霆去找他,說「你給他」。然後讓鹿晗回來找他之後後悔……只有真實發生才會出現這樣的故事,我們是編不了的。

南都:也就是說,你們負責挖坑,但他們不一定跳,但坑確實是挖了的。

車澈:是的,這就是真人秀編劇在做的事,設計規則和選擇人物。我是學戲劇文學的,所有的戲劇都是環境和人發生關係。在一種環境下溫和的人會怎麼樣?暴躁的人會怎麼樣?幽默的人會怎麼樣?裡面有邏輯推理關係,你有牌,但你要不要給我?

南都:有沒有設計得好的例子?

車澈:舉個例子。其實全城廣播沒有也可以,但這個動作帶來了戰隊之間的互相比較,召集人的心態會跟著全城廣播發生變化。「哇他們選了一個全隊,我們要不要選?」「他們把我們剛才那個BingBing拿走了,好後悔!」對選手也會產生影響,「都來比賽了,我怎麼辦?」「這個人明明不如我,讓他進不讓我進。」在一個時間裡,所有不同空間的人,因為同一個信息產生不同的反應,這就是規則涉入。

C為何主打團戰?大神會不會被淹沒?

「人物的鋪陳是為劇情服務的,分層次打,人物會更豐滿。」

《熱血街舞團》首期就以炫目的團戰亮相,廠牌出彩的同時,舞者的個人Solo被減弱,這似乎是個「反真人秀」的做法,畢竟真人秀最重要的是「雕刻」人。但車澈認為,團體才藝的視覺張力大於個人才藝,團的人物關係和情感也更豐富。

Caster

第二期後,確實有更多的舞者被大家記住,擅長「折手」的蘇戀雅,不僅在節目里讓陳偉霆驚艷,在中插廣告里,她更是輕鬆駕馭了各大品牌的廣告女神。

蘇戀雅

南都:第一期以齊舞的方式選人,個人秀不多,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考量?

車澈:從《熱血街舞團》這個名字可以看到,它是一個團的概念。我認為廠牌文化、團隊文化是街舞文化發展中無法錯過的東西。隨著劇情的展開,舞者從各個團里出來,被召集人組成新的舞團,我想通過這種方式看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有的團全進,有的只進了一個人,他們帶著自己的廠牌進入決賽,所以後面的情感線會很豐富。

南都:第一期里「面具人」一閃而過,後面還會有更多的「神秘人」出現嗎?

車澈:當然。劇情和人物是不斷鋪開的。任何美劇里,沒有把所有主人公在第一集里一個一個、一人一段展示的。

南都:但美劇的觀眾比較成熟,他們願意跟著編劇節奏走,等著包袱落地,等著懸念和反轉,用美劇的方式來拍綜藝,你不擔心有的觀眾會看不懂嗎?或者大神還沒出來,觀眾就跑光了。

車澈:我特別感謝平台給我創新的空間,感謝召集人的配合,感謝很多觀眾支持我們。《熱血街舞團》的第一、二集展現出來的敘事方式,可能跟大家概念中的選秀、舞蹈比賽有出入。覺得舞蹈少了,選手展現得不充分,劇情多了,綜藝感強了……大家習慣了單線敘事方式。

單線敘事方式並不複雜,「從上台到下台」的故事表達方式,最早的《中國達人秀》《舞林爭霸》,都是。有個選手叫肖傑,面對評委,贏了或是輸了,故事就講完了。

在《熱血街舞團》里,我是一種纏繞式的敘事方式。肖傑在第一集4個時間段里共出現了4次,第一次是被鹿晗、王嘉爾路過;第二次是被陳偉霆、宋茜路過;第三次把戲劇衝突放到最大,鹿晗找他,但沒有立即選他;第四次是陳偉霆選他;第五次,肖傑已經不在現場了,但故事依然在發生,鹿晗和王嘉爾回來已找不到他,很後悔。

傳統的選秀都是在同一時間、空間,講一個單體。《熱血街舞團》嘗試的,是把時間和空間都錯開,這跟拍影視劇很像。我們突破用一個個單純的才藝推進人物的方式,把所有人都融化到故事裡。我是拿著十幾強名單去剪第一集的,每個人在哪一篇出現(我都有考量),可能他在第一集只是蜻蜓點水,但在第三集被無限放大。人物的鋪陳是為劇情服務的,分層次打,人物會更豐滿。

D《熱血街舞團》像極了之前的嘻哈選秀?

「殺死一個導演的,永遠是路徑依賴!」

《熱血街舞團》首播當晚,不少網友認為,它像極了之前的嘻哈選秀節目,都是酷炫狂霸拽的街頭文化,都有令人著迷的剪輯,都有青春和熱血。

但實際上,車澈特別害怕這種說法,在製作過程中,他更是避之唯恐不及。「除了製作理念上有延續劇情式的概念外,它們一點兒也不同!」

BingBing Family

南都:《熱血街舞團》不可避免地會被拿來和嘻哈選秀節目做比較,兩者到底有多像?

車澈:不知道能不能叫「去嘻哈化」。前幾天我發朋友圈說:「殺死一個導演的,永遠是路徑依賴!」我不怕觀眾不接受,如果觀眾最後不接受,那證明我錯了。這個坑啊,別人踩過沒有用,只有自己踩到,才能對創作產生價值。成功了都是經驗,失敗了全是教訓。很多時候教訓比經驗更寶貴。

節目現在播了1/6,我們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才去探討這種敘事方式是不是觀眾接受和喜歡的。但我已經得到太多了,因為我沒有做路徑依賴。

南都:《熱血街舞團》的區別在哪裡?

車澈:還是表達方式。嘻哈選秀節目劇情感染力很強,但它還是一個個的方式。選手們站一排,吳亦凡一個個面對,是個流程式的選拔方式。

《熱血街舞團》的鹿晗、王嘉爾戰隊,以及陳偉霆、宋茜戰隊,動線是隨機的,我們並不知道他們要去哪兒,他們拿著地圖,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兩條主故事線在推進的同時,所有等待被考評的舞團,都是實時記錄的。

嘻哈選秀節目里永遠不可能出現第二集B inB ing家族這種故事。陳偉霆宋茜先考核,老婆進了,老公沒進,反轉;鹿晗王嘉爾第二個去考核,又沒過。第二次去考核時,第一組又回來了。他們的時間空間是擰在一起的,這給了這個故事巨大的張力。

E4位「召集人」是用什麼標準選出來的?

「做小眾文化節目,要選有號召力、影響力的,還要有對街舞的熱愛。」

鹿晗、陳偉霆、王嘉爾和宋茜四大流量被《熱血街舞團》收入囊中,車澈「簡單粗暴」地揭秘,一切都是為了流量。在他看來,推廣街舞文化,需要偶像號召力。他相信,沖著愛豆來的粉絲,能被節目扣人心弦的「故事」留下來。

南都:4位召集人的表現達到你預期了嗎?

車澈:鹿晗在節目里跟平時表現出來的溫和是有差異的,他會很強烈地表達對隊員的保護,他非常C are自己選來的這些人;陳偉霆非常較真兒地說「不行也得行」,他對舞蹈非常認真;宋茜剛來錄節目時,我不知道是不是她給自己的人設———我的節目是不需要人設的,她老特別酷,其實她內心柔軟得一塌糊塗,經常為了選手哭鼻子;嘉爾對自己非常嚴格,第一集里他帶著腿傷就跳,後面有一次他情緒有點激烈,在台上抽自己。

南都:選擇這4位召集人的標準是什麼?

車澈:做垂直領域的綜藝,需要大眾偶像。這其實是件對立的事。如果做的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可以選素人;但當這個領域很多人都不了解時,需要大眾領軍人物幫忙推廣。我們不選流量明星怎麼辦?選專業人士,它就變成舞蹈比賽了。

雖然這個答案很傲慢,但我們要做的,不就是讓不看街舞的人來關注它嗎?所以要選有號召力、影響力的,說通俗點,要有流量,還要有對街舞的熱愛。因為熱愛是演不出來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青年劇樂部 的精彩文章:

豆瓣9.3,這部劇里的金南珠才是職場大女主該有的樣子!
惡搞江湖、王牌續集、多重人格題材,TVB開年檔三劇,誰有爆相?

TAG:新青年劇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