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凱文?卡特:獲得普利策獎的兩個月後,他選擇了自殺

凱文?卡特:獲得普利策獎的兩個月後,他選擇了自殺

這是關於一個人在34歲的年紀,選擇結束自己生命的故事。起因,是一張照片。

凱文·卡特

照片里的這個人,叫凱文·卡特。如果不是因為一張照片,他可能一輩子也就是一個出生在南非、默默無聞的自由攝影記者而已。但很可能,他也不會放棄自己的生命。這事情,要從1993年說起。1993年,戰亂紛繁的蘇丹同時發生了一場大饑荒。凱文和幾個同伴一起到蘇丹採訪,希望能夠拍攝幾組照片。一天,他在一個食品救濟中心附近,看到了一個已經瘦得皮包骨頭的蘇丹小女孩,因為無力再走,她趴到了地上,奄奄一息。而就在不遠處,蹲著一隻碩大的禿鷲,貪婪地盯著這個小女孩,彷彿在等待 一場即將到口的美餐。

這個時候,凱文選擇了按下快門。

於是,那張著名的照片,就這樣誕生了。

凱文·卡特《飢餓的蘇丹》

單純從攝影的角度來看,這張照片的構圖、光線等元素都不是 最佳,但從新聞攝影的角度來看,這張照片傳遞給人的衝擊力是驚人的。

1993 年3月26日,《紐約時報》刊登了這張照片,隨後被國際媒體競相轉載,轟動一時:女孩的孱弱,禿鷲的威脅,想像中即將發生的殘酷一幕……這些給人們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1994年5月,凱文·卡特的這張被命名為《飢餓的蘇丹》的照片,獲得了當年的普利策新聞特寫攝影獎。

於是,麻煩就開始來了。

就在普利策頒獎之後不久,一家日本電視機構駐美記者打電話給約翰·卡普蘭—評獎的評委之一—進行採訪。採訪中,記者轉述了佛羅里達一位專欄作家針對這張照片寫的一篇文章,大意是:「你看這自私的、不關心民眾的媒體和記者,踩在小女孩的屍體上得了普利策獎!」

約翰·卡普蘭當時就表示,自己還是第一次聽說這樣的評論。他對記者回憶,評委們當時非常仔細地看了這張照片,照片有注釋,以提示評委:

這個小女孩不是在一個荒無人煙的沙漠里(後來證明就在救濟中心附近)。

會有人來幫助這個小女孩(後來證明女孩的媽媽就在旁邊)。

小女孩的手上有一個環,說明她當時已受到人道保護。

卡普蘭表示,所有的評委都注意到了這些細節。在評審的時候,評委們都信任這個攝影師—如果這個小孩需要幫助的話,攝影師一定會施以援手的。

但是,不幸的是,當這個節目在電視上播出的時候,約翰·卡普蘭的陳述被切掉了。或許這也符合節目製作人的本意—緊緊圍繞新聞倫理和道德觀展開,對凱文·卡特和普利策獎進行猛烈抨擊。

從那時起,人們的關注度開始由非洲的饑荒轉向批評凱文·卡特的見死不救。

據凱文的朋友們回憶,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凱文·卡特開始公開地談論一件事:自殺。

當然,促成他精神焦慮的還有其他一些事:他的一個非常要好的夥伴,在另一次採訪中被槍殺了;他的經濟狀況出了問題,為此不得不去莫三比克採訪,但他居然又把採訪完還沒沖洗的膠捲給弄丟了—但人們相信,帶給他最大壓力的,還是《飢餓的蘇丹》這張照片。

時間到了1994年7月27日。

這一天,離普利策獎的頒獎,只過去了兩個月。

晚上7點,凱文開著他自己的車,來到一條河邊。在那裡,他留下了童年的美好回憶,也用汽車尾氣完成了自殺。

此後,警察在他的汽車裡找到了一個小紙條,上面寫著:

「真的,真的對不起大家,生活的痛苦遠遠超過了歡樂的程度。」

如果不是因為凱文·卡特的自殺,不知道這張照片是否會像現在那麼有名。

事實上,在那天的拍攝現場,凱文拍完照片後,就去趕走了那隻禿鷲。然後,他點起了一支煙,坐在旁邊的樹下,開始不停地哭泣。

不管這張照片被指責成什麼樣的目的,但凱文至少去了蘇丹,拍下了這張照片,讓人記住了蘇丹的飢餓和非洲的貧困。

而那些站在道德制高點指責他的人們,又有多少人真正做了些什麼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客兒 的精彩文章:

【影像】追尋父親的足跡 到延安找紅軍去
老照片∣那場被遺忘的越南戰爭(二)

TAG:史客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