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帶著手機做運動,效果打折扣?

帶著手機做運動,效果打折扣?

帶個手機出門跑步,是老王一直以來的習慣。

一是出於安全考慮,萬一有什麼急事可以報警、聯繫家人,家裡有急事也需要聯繫自己;

二來配個藍牙運動耳機,可以邊跑步邊聽音樂,美滋滋;

三來手機支付,街邊小店買瓶水、買個包子什麼的都很方便。萬一跑不動了,也可以打車。再也不用帶零錢了。

總之,一機在手,天下我有。

對於女生來說,手機還是拍自己、拍風景、拍小哥哥的必備神器,不帶手機還怎麼跑步啊?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其中講到了帶著手機運動有可能會干擾鍛煉效果,導致效率低下。我覺得有幾點還是挺有道理,和大家來分享一下。

1、影響身體穩定性

跑步的時候接個電話或者回條信息,相信每個人都不可避免遇到過。有時候,為了不暫停跑步,會邊跑邊打,或邊跑邊回信息。很明顯,這幾個動作都會顯著影響身體的穩定性,也會導致動作的變形。

有時候我確實會在操場看到有人一邊打電話一邊慢慢跑,整個跑步過程都在打電話,其實這樣更不好,長期以往會影響身體的形態。

如果非要打電話,比較好的方法是用藍牙耳機來進行接聽。但也不宜長時間通話,否則會影響呼吸節奏。

2、降低運動強度

這個很好理解了,一接電話一回信息,跑步的速度必然會下降,這樣就無法保證一個持續的訓練強度。研究發現,跑步時接聽電話或發送信息,跑步速度比正常狀態下要慢10%。

持續的運動量是運動效果的一個保證和基礎,經常掏出手機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也會影響到運動表現。因此,鍛煉時用手機和運動強度之間存在反比關係。

3、影響過程流暢性

心理學家認為:心理流暢是獲得鍛煉愉悅感的必備條件。流暢的心理狀態下運動員會處於一種高度忘我、專註的狀態中。目標明確,技能充分發揮,時間意識消失、自我意識喪失和高度控制感等心理體驗。

我理解這個可以解釋為什麼比賽的時候往往容易跑出PB,因為比賽時心中沒有雜念、沒有外界干擾,心理上高度專註,可以達到上面說的心理流暢。

試想,如果運動過程中接了個電話,後來又回了個簡訊,我想再流暢的心理也會被打破吧?

4、間歇時間變長甚至不可控

以前練個間歇跑,就是簡單休息一下,現在有手機了,說不定會拿起手機看一下,一邊休息一邊會幾條微信。這樣時間會過得很快,快到自己也無法察覺,無形中導致休息時間過長。

過長的休息時間會減弱鍛煉效果,很多鍛煉安排的組間是有明確上限時間的。比如:400米間歇一般休息30秒,拿起手機回個信息可能就超時了。

休息時間超過預定的理想間隔,往往就導致訓練效果不佳。

5、徹底錯過計劃

這個是極端情況了。

很多人經常說自己沒時間運動,但是一有空閑時間就躺在在沙發上刷手機,不知不覺一刷就是2個小時。

本來對於今天晚上去不去跑一下就是思想在鬥爭,一旦捧上手機早就把這茬忘得一乾二淨了,這樣難得的鍛煉機會也就被徹底浪費了。

研究表明,手機使用量大的學生體適能水平較低。時間都用來玩手機了,當然運動的時間就緊張了。

總結一下:

手機有時候是個鍛煉的好幫手,比如記錄運動強度、運動數據,建立個人運動檔案,這個便利是之前所沒有的。

但跑步的時候,保持專註,這是只屬於你自己的時間,不要被手機干擾,放空思想,傾聽自己的腳步聲和內心的聲音。不要讓手機毀了鍛煉成果。

如果今天的文章對你有用,請給老王點個贊,你的支持是我的動力。

如果喜歡小麥的聲音,也歡迎關注小麥的個人公眾號:小麥夜讀。掃描下面的二維碼就可以了。

歡迎加群互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跑步指南 的精彩文章:

跑步減肥到達瓶頸期,怎麼破?
跑步減肥,現在例假不正常了,請問該怎麼辦?

TAG:跑步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