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蒸餃張菡莜說「我不配做人」

蒸餃張菡莜說「我不配做人」

清言清語

很年輕所以不會抑鬱,就像說小孩子都不會生病一樣可笑。

理解和關注是一劑良藥。

1

我不配做人

國民美少女蒸餃(張菡莜)3月22日發了條微博:

定時發了這條微博,

大概你們看到這條的時候

我已經我不在這個世界上了。

我徹底解脫了。

想想我能留下的也只有這首答應你們寫好的歌了。

不好聽,

我一直覺得沒人會喜歡我的任何東西,

我打心裡不相信,

這些糟糕東西沒人聽才對。

一個人躲在房間里錄完了,

用著陪我8年的麥心情卻和當時如此不同。

很對不起,

我不是你們看到的樣子,

你們眼裡的樣子。

我已經猶如行屍走肉一般。

每天都很辛苦很煎熬,

以前我還能裝成快樂的樣子,

現在的我已經無法再和別人溝通、交流。

我只會傷害別人,傷害自己。

於是我把自己關起來,

再也無法去工作、學習。

我丟掉了我的一切,

我的自信,我曾經喜歡錶達的東西。

我忘了我以前是個怎樣的人,

現在的我根本不是人。

此刻在寫什麼我也是一片混亂,

我存下了我自己每次去開的藥片,

就想全部吞下吧,

吞下我就解脫了。

那日子也不好熬,

不吞葯我已經無法再入睡了,

每個夜晚一個人躲在被子里掉眼淚,

心好像總是揪在一起的,

翻來覆去,清楚聽到心臟的跳動,

這感覺好焦躁,好像連呼吸都困難,

我忘了我把自己關了多久了,

這樣的我沒辦法再去賺錢,

無法再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我還欠著解約金,

我無法再做以前正常做著的事,

我還不能透露我的情緒,

因為誰會喜歡這樣真實的我呢?

不都只是會喜歡美好的一面呢,

哪怕是假象。

我身上的重擔把我壓得喘不過氣。

我也曾向人們求救,向親人,向朋友。

最後換來的就只剩孤獨。

我也想試試去做一件會期待的新鮮事情吧,

是不是就可以覺得快樂了,

也都沒有辦法,我都試過了,

為什麼我越來越糟糕呢。

所有人都說我沒有病,

『你看你不是笑了嗎?』

『你看起來很好啊』

活著的時間越(長)就越痛苦,

我越來越不像一個人,

從從前偶爾一次,

到每晚失眠,

再到現在每小時每分每秒我沒有一刻不想結束這一切,

我真的累了,

腦海里保存記憶是件痛苦的事情,

都是我的錯。

我的存在沒有任何價值。

我不配做人。

一個外表光鮮,才貌雙全的小公舉,

是公認的天之驕子,時之寵兒。

天下少女們艷羨的對象。

難怪她會說,沒有人相信她會痛苦,

『你看起來很好啊』

她也試著向朋友和家人求助,

可是,誰會理解她呢,

甚至有人會以為她是「作」,

是無病呻吟。

這樣一個年輕貌美、有錢有名的女子,

卻還在說著不幸和痛苦,

無名而庸碌的人,

不是更沒法活了嗎?

這個,不是「作」是什麼?

2

結束16年的心理扭曲

這讓我想起一年前,

另一位才情與顏值齊飛的美女,

她叫林奕含,一位無論名字還是才華,

皆如瓊瑤筆下美麗的女主人公一般,

但,卻落下一個悲涼的結局。

去年的4月,

她被發現在自家卧室上吊自殺身亡。

如蒸餃一般,很決絕很勇敢的「解脫了」,

只是蒸餃比她幸運,因為發現及時,

已經搶救過來,好好治療,

依然可以享受如花的美好歲月。

林奕含卻永遠走了,時年26歲。

我在《誰害死了林奕含》這篇文章中,

分析了林奕含自殺的真實原因。

除卻小時候被性侵之外,

她的父母、家人、朋友在她被性侵後,

才達數年,

不僅不作為,

甚至在言語上對她造成另一種傷害,

使得患有重度抑鬱癥狀的她,

從心底上崩潰,

最終決絕的告別了人世。

看過林奕含死前訪談的人,

會發現林奕含之死並非歸結給老師的罪惡之手就可了結。

因為在這個悲劇中,性侵只是不幸的起點。

如果在悲劇發生後有父母介入,

事情並不會是今天的走向。

但遺憾的是,

在林奕含之後的成長過程中,

對於她所受的身心傷害,

父母的反應是忽略甚至迴避。

譬如,林奕含曾向母親求助:

「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

但母親只是很詫異地回復:

「什麼性教育?

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的。」

此後,

林奕含又曾委婉地向家人求助過,

但母親卻說,師生戀是「女生自己發騷」。

中國式教育中確實存在性教育缺失的情況

但當孩子提出問題後依舊無視,

致使孩子選擇用「自己愛老師」進行自我麻痹,

這樣的家長已經失職。

而林母對「師生戀」的錯誤表述,

更是將「受害者」林奕含,

說成了過錯的「參與者」。

這樣的扭曲,對林奕含而言無疑是更深層的傷害。

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她患上抑鬱症後,

即便定期看精神科醫生,

醫生對她心理狀況的評估,

卻一次比一次更嚴重——

從「你是經歷過越戰的人」,

到「你是經歷過集中營的人」,

以至「你是經歷過核爆的人」。

按理說,有專業人員的介入,

她的情況應該向好,

但沒有親人的理解,

沒有情感的交流,

加上施暴者逍遙法外,

是非觀長期扭曲,

她的痛苦根本不可能消減。

蒸餃與林奕含,

雖然兩人自殺的原因皆因抑鬱症,

可緣起卻十分不同。

一位可能身處娛樂圈,

因為壓力和焦慮而致,

另一位則因少時被侵,

長期的心理陰影,

和心態扭曲無法排解所致,

但我們分明都看到,

兩人不約而同,

在無助和無奈之時,

向家人和朋友求救。

蒸餃說,

我也曾向人們求救,向親人,向朋友。

最後換來的就只剩孤獨。

林奕含曾委婉地向家人求助過,

但母親卻說,師生戀是「女生自己發騷」。

在最親近的人這裡都得不到排解的力量,

終於在苦苦掙扎,

「生不如死」的逼迫下,

選擇了「自殺」這一最不理智最愚蠢的行為。

3

我的抑鬱歲月

我不是青春美少女蒸餃的粉絲,

看了她自殺前發的微博,

心卻陣陣絞痛。

我也不認識26歲的林奕含,

直到她自殺去世,

才讀到她死前的自傳小說,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字裡行間,

能感受到她死前不斷的掙扎,

與痛苦難忍的狀態。

當年,如她們一般年紀的我,

沒有她們的出眾才貌,

相反是一個醜小鴨,

心理狀態卻與她們無二,

抑鬱、失眠、悲觀。。。。

覺得自己了無用處,

整日嘆息,

哭泣,生命黑暗之至。

卻無處訴說。

雖然最終沒有如她們一樣「勇敢」,

用最極端的方式告別人世,

但「不想活了,不配做人」

這樣的心情,

無時不盤旋於腦海。

那樣的時刻,

怎可能有人理解,

亦如何向他人訴說?

最後,

只好孤獨的「躲進小屋成一統」,

那種悲觀和絕望,

只有經歷過才明白。

那個年代,

我甚至不知自己「抑鬱」了。

上個世紀的九十年代,

人們還剛剛在跑步脫離溫飽,

普遍生活在不太富裕的環境中,

人人都在忙活掙錢,

為小康生活而奮鬥。

像我這種,

正值青春期的妙齡少女,

年輕,豐華正茂,

成績好,工作不錯,

根本沒人相信你還在要死要活,

他們會認為你是「無病呻吟」,

明明一個灰姑娘,

卻當自己是林黛玉。

這不是閑的嗎?

那時,

還沒聽說過「抑鬱症」這個詞兒。

不像現在,

蒸餃的微博一發出,

所有人都緊張了,

她這不抑鬱了嗎?

為何這年頭,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抑鬱?

在我另一篇文章,

《這年頭,誰沒有抑鬱過》中寫道:

或許真像某些人講的那樣,

這年頭,生活都挺不容易,

誰沒有過抑鬱?

我清楚當患上抑鬱症的時候,

內心的軟弱與無力是極其強大的。

每一天都在掙扎是要努力活下去;

還是選擇吃一把安眠藥永遠睡過去。

那種痛苦是旁人無法理解的。

自己沒有一絲絲活下去的慾望,

世界的精彩與我無關,

卻因為各種牽絆和責任不忍告別人世。

種種糾結和矛盾、痛苦混合一起,

可說是生不如死。

某一天,某一瞬間,

當死亡的魔咒傾泄而下,

如洪水猛獸將你吞沒,

只那麼一剎那,

你可能就選擇了與世辭別。

你以為多年糾纏的病痛從此遠離,

你以為從此你可以抵達天堂,

你以為你的父母家人會原諒你的不堅持和放棄………

可是,死後的世界或許更加的痛苦,

你又怎知你不會墜入地獄?

你又怎知你可以真的遠離苦痛?

因為經歷過,

同樣痛苦過,掙扎過,絕望過,

所以,才更加為她們感到心痛。

這是病哪,

不是「情緒化」,

也非「無事感性」,

更不是閑出的

「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這可是真真實實的

「不想活了」「不配做人」

如果你覺得癌症是真實而可怕的絕症,

那抑鬱症,

可能更加可怕,

所有的病都怕死,

而這個病,是想死。

4

抑鬱正年輕化

更加可怕的是,抑鬱症正在年輕化。

經常會聽到周圍二十啷噹歲的女孩子,

開始分享其掉發、失眠、焦慮等種種狀態。

其實,這些可能都是抑鬱症的前兆。

去年,僅是留學海外的學子,

因抑鬱症自殺的,

從媒體傳來的消息就是好多。

還有一些年輕的明星,

如喬任梁、金鐘鉉因抑鬱症,

自殺身亡。。。。。。

抑鬱也正在以流行與蔓延的速度,

侵襲著更多的現代人,

越來越多的人飽受抑鬱困擾,

人們也開始正視和理解抑鬱症患者。

我曾在那篇《越微笑,越抑鬱》的文章里,

深度剖析了抑鬱的種種癥狀,

以及如何理解和關心身邊的抑鬱症患者。

我提到「陪伴是最好的關心」。

1、抑鬱症的對面不只是「快樂」那麼簡單。

抑鬱症的對面更多的是「活力」,

是身體被病困住了,

導致人生也如同被困住了,

體內的精力好似被榨乾了,

導致人生也如同被抽空了。

所以不要對抑鬱症患者說「開心一點」、

「想開一點」這種話,

導致他抑鬱的並非心情,

開心一點、想開一點並不會減輕他的病痛,

更何況絕大多數抑鬱症患者已經失去了「開心、想開」的精神調節機制。

2、因為第一條,

所以不要以一個人開心不開心來判斷他抑鬱不抑鬱,

這兩者之間無法划上等號。

「你整天那麼逗逼,怎麼會抑鬱呢」,

這樣的判斷是徹底的誤讀。

3、抑鬱症是一種病,

不是一種悲觀失落的心情、不是矯情、不是故作姿態,

是大腦中的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失衡。

所以不要對抑鬱症患者說

「你有啥可抑鬱的,我還抑鬱呢」這種話,

就好象你不會對一個癌症患者說

「你有啥可乏力難過的,我還乏力難過呢」,

抑鬱症是一種疾病,而不只是一種心情。

4、抑鬱症是一種病,是病可能就得吃藥。

(註:視情況而定)

確實有人有輕度抑鬱症自己熬著熬著就熬過去了,

但對於絕大多數抑鬱症患者來說,

扛不是一個辦法,

這不是一個用意志就可以與之對抗的疾病。

治療抑鬱症的藥物,

主要通過影響三種化學性神經傳導素來發揮療效:

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

千萬不要抗拒治療和吃藥,

是否吃藥不是衡量人生是否健康的標準,

健康的人生的應該是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問題,

即便是藉助藥物的手段。

5、抑鬱症的外部表現非常複雜,

悲觀低落的心境固然是一種癥狀,

但更多時候還會通過肢體的癥狀表現出來,

比如頭昏、乏力等。

所以千萬不要以沒有心理癥狀而只有生理癥狀,

來否定一個人抑鬱症的可能性。

6、不要問抑鬱症患者「你為什麼要抑鬱?」

很多人的抑鬱症是無法找到確切病因的,

就像癌症患者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得癌症一樣。

7、抑鬱症患者的情緒控制能力會較之常人更差,

除了經常不想說話外,

時常會忍不住情緒失控、脾氣暴躁,

希望大家都能理解,

對於這種情緒上的失控抑鬱症患者自己也很苦惱。

8、不要對抑鬱症患者說

「這又不是什麼好事,有什麼好到處說的「這種話。

抑鬱症就是一種普通的疾病,

11%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癥狀,

這沒什麼見不得人,

「訴說」會緩解抑鬱症患者的精神壓力。

9、對抑鬱症患者而言,

輕如鴻毛的精神負擔都會帶來難以承受的心理壓力。

社交活動會有壓力,

比如與不熟悉的人的聚會,

他人的過度關注會有壓力,

比如家人對婚姻狀況的關切,

生活的突然變化會有壓力,

比如工作的變動。

這些壓力對於尋常人而言不過爾爾,

但抑鬱症患者實在沒有力氣來對抗這些哪怕極度輕微的負面情緒,

從而會把他愈發推向精神困局的最深處。

不要逼他們去做任何事情,

一個安穩的環境對抑鬱症患者非常重要。

10、抑鬱症患者的孤獨與絕望,

經常來自於外界的誤解或輕視。

外界不明白你是真的生病了,

而且這種病還很複雜,

從而產生許多的冷嘲熱諷,

這會讓抑鬱症患者本就黑暗的生活雪上加霜。

療愈抑鬱症,

患者需要的不是周圍人的大道理,

而是支持與鼓勵,

再簡單一點,

就是理解與陪伴。

5

我可以復原,你也可以

因為蒸餃,

再一次觸動了我心底深處的隱痛。

他們那麼年輕,卻抑鬱了。

這個人群,可能是八零後,

也可能是九零後,

正是享受青春華光的年齡,

卻飽受抑鬱的折磨與困擾。

生活不僅了無樂趣,

甚至巴不得「一死了之」。

所以多麼想他們能看到我拙笨的文字,

受到哪怕一丁點的啟發,

於是對待生活就從容一點,

忍耐一點,

主動一點,

明知很累很勉強,

也都再辛苦一點,

讓家人和朋友陪伴一起,

共同對付抑鬱這個不期而至的「朋友」。

我也再一次將我的「療愈心得」分享給大家,

希望那些被抑鬱困擾的人,

可以早日解脫出來。

我在哥哥張國榮抑鬱之前抑鬱了。

那時候天估計比現在還藍,

畢竟那時的重慶只有霧,沒有霾。

可是彼時的我,

眼裡從來沒有明亮的天空和燦爛的陽光。

只有無盡的望不到邊的灰灰的天,

暗沉的壓著我喘不過氣來。

儘管如此,我深知我的生命不能就此結束。

再痛苦,也只能活下去。

心底的不甘心和心理的「不想活」相互打著架,

吸引來了我的貴人。

教我練瑜伽的老師來了,

之前只是我的好朋友,

只因我需要習練瑜伽,

她成了我的瑜伽老師。

強迫我一起打坐念佛歸依佛門的師兄來了。

之前不過是一個有共同語言的網友。

見我掙扎於抑鬱的苦海中,

師兄開始陪伴我打坐。

在這些跟家人無二的貴人的幫助下,

我開始了為抵擋抑鬱而開始的修行。

幾乎沒有吃藥,靠著習練瑜伽和禪修,

我走出了絕望黑暗的世界。

天空於是逐漸明朗。

生命豈止復甦,是愈加的強大。

是經過抑鬱洗禮後的美麗無比的璀璨人生。

具體的方法,

請有興趣的朋友翻看歷史文章進行了解。

總之,逐漸走出抑鬱的我,

變得從未有過的自信和陽光滿滿,

甚至,我時常以為,

度過艱難的「抑鬱」的青春歲月,

直逼「中老年」的我,

才真正「年輕起來」,

因為抑鬱,

曾經的年少時光,

竟然因痛苦輾轉而生澀晦暗,

那時的自己,

從來都「老氣橫秋」,

從未「年輕過」。

沒了抑鬱症的日子,

才逐漸明亮而生動起來。

所以,年老與年少,

不過是心態而已!

願經歷死亡劫難後,

重生的蒸餃,

珍惜生命,

在家人的陪伴下,

早日康復。

也請所有人,

對抑鬱人群,

多一分關心與支持。

要知道,

對於抑鬱者來說,

理解和陪伴才是一劑良藥。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向佛而生 的精彩文章:

TAG:向佛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