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害怕我拼盡了全力去改變,還是和別人不一樣

我害怕我拼盡了全力去改變,還是和別人不一樣

你知道LGBT么?我反正在上大學之前,沒聽說過。

我以前知道只是這樣寫在書里的描述:

LGBT是女同性戀者(Lesbians)、男同性戀者(Gays)、雙性戀者(Bisexuals)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縮略字。1990年代,由於「同性戀社群」一詞無法完整體現相關群體,「LGBT」一詞便應運而生、並逐漸普及。

而後諮詢的過程中陸續會出現幾位女同性戀者和男同性戀者或者雙性戀者。

拋去這些名詞,我所看到的他們和我一樣,都是平凡人,只不過有一個小秘密而已。而我們誰又沒有點小秘密呢?

一開始接觸的時候我還擔心我有排斥感,怕傷害到他們。但幾次過後,我發現我好像完全沒有那種排斥的感覺。

因為我覺得我們都一樣啊,有相同的關於愛的困惑,希望有人理解,有時會感到孤獨,悲傷,有時也有一些小確幸,以及不知道活著的意義,和內心時常有自己沒有價值或者不值得被愛等很多相似的負面或正面情緒。

同樣受困於時代,覺得自己渺小而無力等等。

當看到這些情緒的時候,我更多的不是把他歸結於什麼LGBT。我只覺得他就是他,一個人僅此而已。

直到我和一個跨性別者(Transgender)聊了下。我突然有些迷茫了且感到有很多無解的問題出現。因為他們的痛苦更多了一些,包括了最大的,對自己身體的排斥。

他們好像真的蠻不一樣的。而後我又去查了一下資料。

T即跨性別則有時常會被誤解。所謂跨性別是指一個人的生理性別與其性別認同或社會性別不一致,比如一個人生理性別是男性,但ta認為自己是女性。歷史上有許多名人都是跨性別者。比如國民黨元老孔祥熙和宋靄齡的次女孔令俊,人稱「孔二小姐」,ta就是一個典型的跨性別者,她終生著男裝。著名社會學家李銀河現在的愛人也是跨性別者。前兩年有一位叫錢今凡的84歲的老人公開出櫃引起爭議,他公開表示從小就想做一個女人。

然後我算是明白了一點點,就是在一個身體里有異性的靈魂。

這種撕扯感,我僅僅想像一下就覺得在他成長過程中一定會十分痛苦,又無處言說。

但說實在的我無法真正感同身受。

就如他所說的,現在同性戀群體的聲音大了。但他們還沒有冒出來。

且他們這種除了同類,也真的很少人懂。

重點是擺在他們面前的是一道道困境,做不做手術,不做,自己一直難過。

做又害怕手術的後遺症。以及就算拼盡全力也還是和期望的自己不一樣。

以及之後的路要怎麼走。

這些他說還能接受,最無解的問題是:社會如何看待,自己爸媽如何看待,朋友又如何看待....

她說的一句話讓我特別難過:我害怕我拼盡了全力去改變,還是和別人不一樣。

我......

他說他不知道如果打破這些僵局,所以時常會在深夜裡哭泣。

鑒於我對於手術問題本身的不了解的局限,我默默推薦了懂這方面的醫生。

好在我知道現在跨性別者做手術之前,一般建議為期兩年的評估諮詢。

以期真的是搞明白了自己的需求。

鑒於這個機制,我其實同樣也建議一些整容醫院也需要這麼弄,先認清楚了自己,再做選擇。

說遠了說回來。

我其實到現在都不怎麼喜歡LGBT這樣的名稱歸類。好像帶著同性戀,帶著跨性別者,就變的不是個我們一樣的人了。

我的認知里,還是覺得他們只是比我們多了更多痛苦的平凡人。

我們都是人,有著相似的喜怒哀樂憂思悲恐。

只有量的區別,沒有質的區別。

何必非要分那麼多的概念出來呢?

尤其當我知道,谷歌把人類的性別認同羅列出了56個傾向的時候。

我內心是很累的。

雖然我從小也一樣也想給自己歸個類,找到某種同類。

但現在的我的感受是,我更多的相信著,我們都是人。

無什麼太大的區別。

就像我一直記得的一句話,人類雖然有個體差異,但人也有很多共性的心理,因為我們的身體結構大多一致且最終歸宿也一致。

所以我很想和同樣覺得自己陷在孤島里的任何一個人說。從某種層面上,每個人都是一個孤島,但從另一個層面上,我們都可以陪伴彼此。

只要你願意,去彼此深入的了解彼此。去袒露彼此,會發現我們並無什麼不同。

也不必自卑,你們和別人不一樣。

我們生而不同,又生而相同。

都渴望著過上內心真正認同的心滿意足的生活。

基於這個同樣有有不同的未來。

其實可以求同存異的,好好相處。

但我知道這只是我個人的一種感覺,現實生活中有太多人排斥貶低著他們不了解的事情或者其他人。

通過這種貶低和排斥守護著自己的領土,頗有一種非我族類的感覺。

但從更深的心理訴求上去分析他們,他們只是害怕不了解罷了。

所以會有很多刻板的印象。但根據我的親身經驗,你離那個人越近,越帶著小孩般好奇的感覺去靠近了解他,你就會離那些刻板的印象越遠。

也離那些定義越來越遠。

因為你會逐漸,發現自己的複雜性和多面性。這樣你就同樣理解和明白別人的複雜性和多面性,再往前走一段路,就會更能理解這個世界的複雜和多面。

ps:最後科普一些這段時間我所了解的他們諮詢的時候主訴的問題有哪些吧!(引自2016年聯合國開發計劃聯合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和北京同志中心發布的《中國性少數群體生存狀況報告》

中國只要5%的性少數公開了他們的性身份,他們的心理困擾相比於大多數人會多一些,不是由於他們自身的問題,而是由於社會,家庭,同伴對他們的歧視和不接納導致的。

很多時候,由於社會對這一群體的態度讓他們產生心理困擾,而不是他們的性取向/性別認同本身。

國內的很多家長覺得這都是西方資本主義的。但其實中國早期就有這樣的記載。

說到這裡又不得不吐槽,其實在程朱理學以及朱熹之前,明朝中期之前,我們古代的性觀念還是相對開放的時代,比如漢朝唐朝,那時就有龍陽短袖的記載。

甚至動物界也有20%的動物是同性戀。所以我更多的覺得這是有其基因記憶的。和個人無關。

作為普通人,我們可以做的是,更包容一些不同生活方式的人,從微觀層面比如家人,朋友可以給予這個群體更多的支持。

當然我更希望大的宏觀層面上社會制度越來越開放,推進支持這個群體權益的政策立法慢慢建構起來。

但作為普通人,我們不見得能馬上改變大環境。但我們可以影響身邊的人啊。

你知道了有這樣的群體,如果生活中能接受的到,可以給他們一些支持。當看到他們被霸凌的時候試試挺身而出,如果做不到那麼勇敢,也請別做那個欺負,謾罵霸凌他們的人。

當你在網上看到有人辱罵則會個群體的時候你也可以發聲啊,以及別做那個背後敲鍵盤的。

當然這樣的做法,不僅僅針對性少數或者性別少數,其他的弱勢群體,我們也別忘了,比如女性,低收入人群,殘障人群等等等等。

我私心裡覺得他們其實不是什麼LGBT,不是什麼弱勢群體,他們其實只是一個大寫的人,所想要的不過是最正常的反應,有最基本的權力,關於被愛關於被尊重。

很多事情,我覺得我有很多的局限,大的環境背景我很難去改變,但我希望但凡我能夠去改變一點點哪怕只是一點點,哪怕這個群體暫時看起來和我沒什麼關係,但我還是想去試試。因為我已經選擇了心理學,選擇了諮詢。

當然宏觀上的大的環境改變很重要。

同樣的微小的改變也需要我們不斷的去關注和推進。

因為,我看到了,感受到了,他們的掙扎和痛苦

如果你也感受到了,就別當一個看客或者加害者了。

當然我也不認同一定要支持他們才算政治正確,因為這樣和認為異性戀才是政治正確又有啥子不同。我所理解的支持只是支持他的選擇,尊重他自己所做的選擇,不去指責,乾澀,謾罵等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sy迷鹿 的精彩文章:

像刺蝟的女孩-你的獨立和堅強是否還撐得起內心的失落和心酸?
講個小故事:明日故鄉

TAG:psy迷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