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盒馬鮮生與13家地產商戰略合作,阿里新零售布局加速

盒馬鮮生與13家地產商戰略合作,阿里新零售布局加速

商業地產與「新零售」產業如今又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3月28日下午,阿里巴巴旗下的 「盒馬鮮生」在上海與包括恆大、碧桂園、融創、世茂等在內的13家商業地產企業同時簽訂「新零售」戰略合作協議。

據了解,盒馬鮮生面世之初,已在阿里內部低調籌備多年,隨著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在2017年7月的一次到店走訪,這個鮮為人知的阿里「親兒子」被推到了聚光燈下,正式被人們認可,成為天貓、菜鳥、螞蟻金服之後阿里「動物園」中的新成員。

盒馬鮮生是阿里巴巴對線下超市完全重構的新零售業態與阿里此前通過互聯網流量去獲得顧客不同,盒馬鮮生採取了開店模式,覆蓋到用戶周圍幾公里。

今年以盒馬為代表的新零售進入全面爆發期,盒馬將進入更多的城市和社區,讓盒馬真正成為社區生活中心。盒馬鮮生創始人兼CEO侯毅表示,「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眾多合作夥伴的參與,新零售不是一場獨角戲,而是要推動包括商業地產在內的『新零售』全產業鏈的共同發展。」

事實上,盒馬鮮是否能夠成功,其關鍵還是在於如何順利地完成阿里龐大的線上客戶資源向線下實體門店的引流。

對此,侯毅坦言:「當人們提到盒馬,不再是想著我要買『便宜的東西』,而是在想我要買『需要的東西』或者『有品質的東西』,那麼盒馬就真正成功了。」

2017年以來,盒馬的超級發展速度引人注目。

2017年7月,盒馬鮮生在國內擁有13家門店。如今8個月過去,這一數字已經變成了36家,相當於每10天就開出一家新店。其中上海15家,北京8家,蘇州、深圳各3家,寧波、杭州各2家,成都、福州、貴陽各1家。

2018年,「盒馬速度」還在加速,正全力實現所進駐城市的全面覆蓋。以北京為例,盒馬此前宣布今年將在北京開到30家,這意味著年底前,僅北京就有22家店鋪將要開業

與傳統零售最大的區別是,新零售產業運用大數據、移動互聯、智能物聯網、自動化等技術及先進設備,實現人、貨、場三者之間的最優化匹配,從供應鏈、倉儲到配送,都要有自己的完整物流體系。

不過,這一模式也給盒馬的前期投入帶來巨大成本。侯毅此前曾透露,盒馬鮮生的單店開店成本在幾千萬元不等。

圖為盒馬鮮生店內場景

崇邦集團旗下的金橋國際商業廣場,是盒馬首家店鋪所在地。據介紹,這家盒馬鮮生如今每天平均營業額可達100萬元左右,已經實現單店盈利。

作為首個與盒馬合作的商業地產企業,崇邦集團副總裁梁美芬表示:「要將新零售產業做大做強,需要努力的方面還有很多,最關鍵的便是增強用戶體驗,讓客戶舒服。如今店鋪每月都會有3000至4000名會員加入,這些大多是追求品質生活的年輕人。」

記者 張志峰

歡迎關注、投稿、爆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調兒的啷噹 的精彩文章:

TAG:調兒的啷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