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水滸傳》:武松打虎,其實只是一個「面子工程」

《水滸傳》:武松打虎,其實只是一個「面子工程」

在《水滸傳》的108將里,武松應該是知名度最高的了。他有缺點,他性格暴虐,好強鬥狠;他有優點,愛憎分明,嫉惡如仇,知恩圖報,寧死不屈。若是說起武松的「成名作」,恐怕要非「景陽岡打虎」莫屬了。然而,武松的這一「成名作」,卻也暴露出來他的一個缺點——好面子。

當時,武松從柴進家裡出來,和宋江依依惜別,來到景陽岡。店家勸他莫要上崗,因為崗上有一隻吊睛白額大蟲,已經傷了二三十條大漢性命。武松卻不肯相信:「便真箇有虎,老爺也不怕!你留我在家裡歇,莫不半夜三更要謀我財,害我性命,卻把鳥大蟲嚇唬我!」聽了武松這話,店家也生氣了:「我是一片好心,反作惡意,倒落得你恁地!你不信我時,請尊便自行。」

可是,當武松乘著酒興,一口氣來到一個敗落的山神廟,看到廟門上貼著一張印信榜文,上面寫著:「陽谷縣示:為景陽岡上,新有一隻大蟲,傷害人命。……如有過往客商人等,可於巳、午、未三個時辰,結伴過崗,其餘時分及單身客人,不許過崗……」

武松讀了榜文,才知道店家並沒有嚇自己,而是真的有虎。欲待轉身再回酒店裡來,尋思道:「我回去時,須吃他恥笑,不是好漢,難以轉去。」知道有虎,就算是天生神力的武松,也並不沒有一定要為民除害的想法,他的第一個念頭,是回去。第二個念頭,是「我回去時,須吃他恥笑」,為了不被店家恥笑,好面子的武松只好硬著頭皮繼續往前走。

後面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武松最終還是戰勝了這隻大蟲,成了著名的「打虎英雄」。然而,回顧「打虎英雄」武松的心路歷程,我們就可以發現,「武松打虎」,不過是一場迫不得已的「面子工程」。

只不過,這場「面子工程」,終究給老百姓帶來的還是實實在在的好處。可是,武松的好面子,並不因為這一場差點吃了大虧的事件而有所改變。

他在孟州牢城營,因為施恩給足了他面子,他為施恩「醉打蔣門神」,聲稱「打跑了你受益,打死了我償命」;在張都監府中,因為張都監給足了他面子,他對張都監掏心掏肺,以至於落入了張都監和蔣門神的圈套,被刺配恩州。

好面子,成就了武松,也讓他吃虧不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順說名著 的精彩文章:

金釧兒之死,引起了一個丫頭的巨大恐慌
《射鵰英雄傳》丘處機為啥自宮?原因很無語,因為他練了這門武功

TAG:三順說名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