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留下的,都是對文學有著自己小小堅持的人
@弘道君:
「編輯駐店計劃」首次線上分享會就迎來了上海譯文出版社的編輯姚東敏老師。在村上春樹的新書《刺殺騎士團長》熱賣的背後,編輯到底付出了多少心血呢?書籍的封面設計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故事呢?出版行業真的已經「日薄西山」了嗎?我們的讀者心中疑問滿滿。
在接下來的讀者提問環節中,分享會中的各位讀者也是各顯其能,挖出了不少關於書籍和關於出版行業的乾貨~
而姚東敏老師詳盡而負責的回答,也讓我們見到了一位奮鬥在出版行業的編輯對於文學的敬畏與堅持。
貳
讀者提問
@Faust Su:
我們都知道,《刺殺騎士團長》未出時便已一片火熱,發售後更是熱門至今。同時出現了業內外專業人士與讀者等部分追捧,部分又惡意抵毀兩個極端,所以想請教老師:
1.如何看待此書的熱度與這種熱度的持續帶來的口碑或影響?
2.未來是否會採取改動,對此書大陸版進行更多的如翻譯如包裝設計等方面底提升呢?
3.我這種譯文的忠實老粉絲是不是該有份互動獎品嘞?
@姚東敏老師:
嗯,首先說這個書的熱度。我覺得作為出版社和編輯來講的話,我們最初的一步,就是把這個書做出來。我們的這一步已經邁出去了。然後至於說這本書它能夠走得有多遠,它的口碑是不是好,好到什麼程度,它的影響有多大,那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作品本身的力量和價值,這一點的話是交由咱們所有的讀者來評定。我相信讀者朋友們會給出最公正的評價。
關於第二個問題呢,村上春樹先生的作品的所有的版權,是分的非常非常細的。比如說我們這次買的是它的簡體(平裝)版的版權。如果說我們想要做它的精裝版的話,其實是需要再付一次錢的。就是要再買一個版權才才可以做到這一點,不然就是侵權了呢。
然後版權費用又這麼貴,你懂的(笑)。所以,如果我們的簡體中文版這個平裝版能夠賣的比較好的話,讓我們先把這個窟窿給填個差不多。那或許我們會更有動力去把精裝版的版權買過來,滿足更多讀者對於裝幀方面的這個要求吧。
非常感謝譯文的忠實老粉啊,那你想得到什麼樣的活動獎品吶?
@弘道君:老師開口了哦~
@Faust Shu:要書書書!
(這位讀者,你的書在弘道君手裡,快來領走它們吧~)
@廝奇妹:
老師你好,我想知道出版社對翻譯有什麼要求?
個人覺得翻譯應該盡量還原原作的風格,而不是過多地按自己地喜好對作品再加工。
我之前只讀過施小煒老師翻譯的幾本書,最近才新讀林少華老師翻譯的,風格差別很大,有點不太適應。感覺和外國作者隔了一層紗,我所讀到的村上春樹和本人文字到底相差多少?
@姚東敏老師:
因為咱們大部分讀者是沒有辦法去讀這個日文原版作品的,所以都是托咱們的譯者老師的福,或者說咱們翻譯家的辛勤勞動的福,才能讀到國外優秀作家的優秀作品。
至於說,我們出版社的要求的話,首先肯定是忠實原文,然後行文自然流暢,同時,對於中文也要非常講究,就是你既能夠忠實的體現,作家每字每句原來的意思,同時又能夠讓我們的國內的讀者,看起來非常的自然流暢。那有人就說這裡面涉及到一個那個翻譯的度的問題,其實請大家相信就是上海譯文出版社是一家非常專業的翻譯出版外國文學作品的出版社。
可能您是先讀的施老師的譯本然後又讀的林老師的譯本,就感覺有些差別。但我覺得可能也有一個先入為主的問題吧,因為我也聽到很多讀者是他們當年是先讀到的林老師的譯本。然後後來又讀到的施老師的譯本,感受跟您有一點類似。但是就很難說,孰優孰劣,孰高孰低。我覺得我們會尊重每一位老師的辛勤勞動,也相信他們水平都是很高的。
當然啦,如果希望能夠讀到百分之百的村上春樹的話,建議您可以努力地學習日文,爭取有一天可以直接閱讀村上春樹的原版作品,這樣能夠更好的有一個自己的判斷。
@廝奇妹:蟹蟹老師~
@D立體的心:
老師您好(先不要臉地說一句:我也是老粉)。
以前林老師每次都會寫序言,一些讀者(比如我)都習慣了看正文前後翻翻林的序言,沒拿到書之前我還很期待林老師這一次會寫點什麼,然而這一次沒有。
想問一下林老師這次怎麼不寫了?
是他自己不想寫,還是說出版社沒這個要求,亦或是之前村上在國內人氣不高需要林老師作序來介紹,而在如今村上在國內幾乎眾人皆知,甚至《刺殺騎士團長》還因為對南京大屠殺的描寫而上了新聞聯播(或是新聞30分,記不清了,抱歉),所以不再需要林為之作序了呢?
@姚東敏老師:
對,這個問題我來跟大家解釋一下吧,其實林老師是寫了的,因為他也習慣了為大家介紹一下它的翻譯感受啊,還有他對這個書的一些看法呀什麼的。
但是呢,我們這次在簽到這個版權合同的時候,裡面是有特殊條款的,除了這個書本身,如果你要添加任何的東西的話是一定要跟日方先報備的。當時我們就跟日方申請說,因為依照我們的慣例,是要添加林老師的一個譯者序的,那這次是不是OK呢?
比較遺憾的是我們收到的答覆是:村上先生本人認為他希望讀者能夠沒有帶著先入為主的任何的觀念,來看他這部作品。我想他希望大家能夠像一張白紙一樣進入他的作品,然後讀完之後再給出各自不同的解讀吧。
如果是對林老師的序言非常感興趣,想找來看一看的讀者朋友的話,其實現在媒體上應該是很容易找到的。
@D立體的心:原來如此啊,謝謝老師!
@lzzie:
「今天也是元氣滿滿的一天啊~」
最近網上都在調侃日式翻譯腔,那麼老師是怎麼看待文學作品中的翻譯腔的呢?
@姚東敏老師:
其實我們自己出版社內部編輯之間,有時候也會討論這個問題。實際上,咱們中國的近現代文學創作跟國外文學的譯界輸入,一直都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關係。
因為咱們的譯者老師在翻譯國外的文學作品的時候,是不可避免的要代入他的中文修養的,但是同時又受到外文原文的一些限制。比如說一些特殊的語序呀、特殊的修辭、文字的組合等等。
所以我覺得這個翻譯腔的問題是適可而止,就是說你可以把不管是日本還是英文還是任何一種文字,它本身獨特的東西表達出來,同時又不能讓咱們國內的讀者太有違和感。
我們當年在讀書的時候,老師也經常講說:翻譯日文啊,這個「和臭」要怎麼看。「和」就是大和民族的和,「臭」就是香臭的臭。那麼最後結論就是:完全沒有「和臭」可能是很難很難的,因為每種語言和文字總有它獨特的地方。如果「和臭」太重的話,那肯定是會讓讀的人覺得很不舒服的。所以我們一直強調一點就是外國文學的譯者的中文修養,一定要深厚。
(註:這裡的「和臭」所指,應該就是指翻譯的譯文中,日文的特殊語感、語氣、語序、特殊表達用詞等等,被完全按照日文的習慣來翻譯了,也就是讀者提問中的「日式翻譯腔」。)
同時,我覺得大家也不要特別抗拒,比如外國文學翻譯作品當中一些好像有點怪的表達,其實說不定多年之後它就已經影響到了中文的表達,成為理所當然的一種表達方式了。
就像現在,咱們國內的年輕人很多的口頭禪呀,還有流行語啊,其實都是有著深刻的國外流行文化的烙印的。至於哪些能夠留下來,哪些被淘汰掉,時間會做出最好的回答。
@lzzie:謝謝老師~
@Gambler:
哇終於到我了,激動!姚老師您好~我是一個村上忠粉,首先很開心期待了很久的騎士中文版權回到了譯文。
想請教姚老師的問題是,就您個人工作經驗而言,您對出版行業的未來前景有什麼期待或者想法嗎?
另外一個小小問題,請問《刺殺》中文版在成型過程中有什麼比較好玩有趣的小細節嗎?謝謝老師~
@姚東敏老師:
出版行業的未來前景啊,現在挺多人都說出版行業是夕陽產業的。包括我們自己可能也沒有說特別樂觀。但是我覺得,現在能夠在譯文留下來,能夠依然從事出版行業的,其實都是一些愛書的人。就是對文學還是有一點自己小小堅持的人。
《刺》一書日文原版與校對的樣稿
然後從另外一個角度的話,現在新媒體是非常發達的,欣欣向榮的。好像相形之下傳統的出版社就有一點江河日下的感覺,但是我想說的一點是,新媒體,它再繁榮,它的核心仍然是內容,永遠都是內容是王道,我想我們傳統出版社,能夠堅持做好的一點就是內容吧。
中文版成書過程中好玩的小細節呀……這得是苦中作樂啊(笑),我想一想。
其實也是有的,我就忽然想到了一點:
《刺殺騎士團長》書裡面是出現了很多跟音樂相關的東西。一些交響樂呀,歌曲啊什麼的。因為我本人對這個部分修養並不是很深,沒有什麼造詣。但是又出於對讀者負責的態度,我會自己去查一些資料,也想去請教一些專業人士,後來就是通過介紹找到了咱們國內一位在國際上非常有名氣的歌唱家。
《唐·璜》歌劇中的一幕
他可能是目前國內唯一在國際上演唱過《唐·璜》這部歌劇的青年歌唱家,我當時跟他確認書當中提到的那首曲子叫《羅莎蒙德》。當我問到他這首曲子的時候,他就像剛才有一位咱們的讀者朋友說的「最怕空氣突然安靜」——他好長時間都沒有回答我,我也有一點、就是怕自己有沒有冒犯到他呀,或者是怎麼樣。
結果過了一會兒,他,幽幽地的給我發來一句話,他說你知道嗎,這個事兒很很詭異,很神奇。就是我問他那個問題的時候,他的身邊,正好在放那首曲子。
不知道這個小插曲能不能滿足你這個提問(笑)。
@Gambler:嗯嗯,肥腸感謝姚老師~交響樂的確是村上特別喜歡的元素,我還記得自己第一遍讀完《海邊的卡夫卡》,顛顛跑去聽舒伯特。
@Sa:
老師您好,我有三個問題想請教:
1. 《刺殺騎士團長》的封面是怎麼確定下來的呢?是讓多家設計公司分別設計後再選其中一個,還是直接確定了一家合作單位讓他們來設計呢?為什麼這本書的封面最終確定了這樣的風格呢?
2. 這本小說里有沒有我們讀者容易不注意到、但實際上比較有意思或者很有用意的點呢?希望老師給我們講一講。
3. 現在是互聯網+的時代,看紙質書的越來越少。並不是每個編輯都能拿到很有話題有熱度的書,編輯老師們在這種大環境下該怎麼為那些一開始不怎麼有熱度的書做營銷呢?
問題有點多,要是時間不夠,老師可以選著答。
PS:今晚正準備開始看第二部~
@姚東敏老師:
首先第一個問題是關於封面。其實我們是有邀請多位設計師來參與這個事兒,就是大家都可以試一下,看看你對這本書的理解,然後你拿出來的方案是怎麼樣的。最後就是我們千巨萬老師的這個方面打動了我們,讓我們不管是編輯部門、市場部門、還是發行部門。都一致認可他的作品,所以最後才確定了他這個封面。
我知道,就是現在網上也有一些對於封面的爭論。其實我真的希望大家能夠尊重咱們這位年輕設計師的勞動成果,他確實是對這個封面加入了非常多的自己的思考在裡面。他也寫了一篇發表在公眾號上的文章叫《我設計了刺殺騎士團長》(可在文章末尾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待會兒,我可以給大家轉過來,大家來看一下我們設計師的心路歷程,你就能明白他為什麼要這樣設計,他在裡面藏了怎樣的心思。
而且事實證明呢,我們這部書是在很多的實體書店是有碼堆的,還有就是一些特殊的擺台,讓大家來關注到它。這種像戲劇海報一樣的,大色塊的累積也確實是營造出來了非常鼓舞人心的一個氣勢,達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Sa:確實大色塊在擺台的時候還是比較好看,比較奪人眼球的。
第二個問題的話,其實我覺得村上真的是在這這部書裡面埋下了很多小寶藏,等待大家去挖掘。
那我就提一點吧,我在其他地方也有講過,大家可以注意到他在這本書裡面提到了很多的音樂家的名字。包括交響樂的創作者呀,包括一些非常有名的指揮家呀,其實他們有一些共同的特點。
村上書中提到的克勞迪奧·阿巴多
20世紀十大指揮家之一
就比如說,其中很多位都是親身經歷過德奧合併時期的。那我之所以提這個德奧合併時期,看過書的讀者朋友們可能都知道這是作品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歷史背景,也就是因為這個歷史背景才導致了《刺殺騎士團長》這幅畫兒的誕生。
然後這些音樂家,要麼就是曾經生活在德奧合併時期,親身經歷過這個時期,會有一些傷痛的記憶。另外還有的就是他們自身家族裡面是有猶太血統的。大家都知道在二戰期間,德國納粹對猶太種族是進行了非常慘無人道的一個滅絕計劃。所以這些音樂家可能也經歷了一些顛沛流離,那這些都跟這個作品當中的這幅畫,是有一些暗暗的契合之處的。
所以說,村上他真的很棒,他不僅是一個優秀的作家。他還是一個對於音樂有著非常非常深的造詣的人。他能夠在作品當中提出來的音樂作品以及音樂家的名字真的都不是隨隨便便就提出來的。他對這些有非常深入的了解,才能夠這樣信手拈來,讓每一個作品,每一個音樂家都為他的這個作品服務。
@Sa:剛剛老師講的第二點,我真的沒有太注意到,對音樂不了解所有忽略了,讀第二遍的時候要再看看那些音樂。
嗯,然後是您的第三個問題。其實我們每一個編輯在做一本書的時候,首先是這個選題是自己喜歡的。如果從一開始就覺得這本書,沒什麼點,連自己都吸引不到的話,是不會選擇做這個選題的。那既然我們選擇了做這個選題,肯定是有一些可以打動我們編輯自身的點,那麼做出來之後就會試圖把這些點介紹給大家,看是不是也能打動大家。
然後真的可能紙質書,慢慢的會變成一種奢侈品吧,就是,愛讀書的人,希望能夠保留一些,用指尖去觸碰樹葉的,這個感覺。
GIF
其實,我們不反對大家去閱讀電子書,因為電子書也是書的一個載體,而且不管大家讀的是紙質書還是電子書,其實讀的都是書的內容,我們編輯和出版社恰恰就是這個內容的提供者。
所以對於我們來說,只要大家還在讀書啊,那我們就還有存在的價值,我們還都是挺開心的。
@Sa:非常感謝老師,老師多注意休息呀~
叄
隨機提問
@弘道君:
不知不覺一個小時過去了,接下來是最後的群魔亂舞提問時間。老師會來隨機回復~
@草長鶯飛:
老師您好,您一定也是一位村上迷吧~
1.請問作為讀者和作為編者,閱讀體驗和心境有什麼不一樣呢?
2. 大陸的出版時間相對台灣來說更為滯後,對於新書來說是不利因素嗎?該如何處理呢?
@姚東敏老師:
作為讀者的話,我肯定是可以最大限度的沉浸在故事情節和作者的創作手法當中。但是作為編輯的話,肩上有著更多的責任,得對咱們廣大的讀者負責,所以在審稿的時候可能就沒有辦法以享受的姿態,單純地沉浸在作品的情節當中。更多的是要校對每字每句是否跟原文相匹配;看中文是否符合我們的表達習慣,以及作品當中應該加註釋的地方;是否符合邏輯啊等等,全方位的來審稿。
然後大陸的出版時間相對台灣來說滯後的問題。因為我也是從近兩年才開始接手村上春樹的出版工作。那之前的情況呢,就是在這個出版時間方面我不是特別了解。就這本書來講的話,台灣確實是比我們早出版了,大概兩三個月的樣子。但是,我想說的是,有可能本身在版權的交涉階段就已經拉開了差距。像我們拿到合同拿到這個版權的雙簽合同已經到了去年七月底的樣子,那按照規定的話應該是拿到雙簽合同之前是不能開始任何出版工作的。
有可能台灣地區的同行在交涉版權的時候就沒有遇到這個問題,拿到版權的時間就會比較早,所以翻譯和編輯出版開始的時間就比我們要早很多。
其實請大家相信我們,我們譯文在拿到版權之後真的已經是以火箭的速度開始,在推進各個環節,我們也非常想早一點讓這本書面試,絕對不會有任何拖拉的。
《刺》第二部校對完畢後
然後,對於這是有利還是不利的問題,其實我們是沒有過多的考慮的,因為我們首先選擇對這本書本身的內容負責,對它的質量負責,雖然在時間壓縮的非常短的時間,但是仍然是哪怕是加班加點也要盡我們的能力,把它做好。
但是,也不敢保證說是百分之百沒有問題的,肯定也是有一些問題存在。所以,如果讀者朋友們發現有一些不是特別準確的地方啊,或者是有什麼需要修訂的地方呢,也特別歡迎大家跟我們提出來。我們會以非常謙遜的態度來接受。並且爭取在重印的時候,能夠一一修訂過來給大家一個更加完美的版本。
@特立獨行的王C:
作家寫作是靠靈感還是靠固定的習慣推動呢?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編輯的工作很有意思么?需要什麼樣的條件呢?
@姚東敏老師:
作家寫作,是靠靈感還是靠固定思維推動這個我就不是特別了解了(笑)。因為我自己不是作家,然後寫作也非常少。
但是就我看到的一些關於村上的訪談呢,就他《刺殺騎士團長》這本書來講的話,他自己是覺得,他是被靈感帶著走的。
就是某一天,他的頭腦當中出現了一段文字,也就是咱們書中第一章一開始的一段關於風景的描寫:就是他這個房子是建在山頂上的,然後經常是房子這邊兒下雨那邊兒晴天,就是有點兒像「東邊日出西邊雨」的這種情況吧。
就這段文字出現在了他的腦海當中,他就是非常偶然地覺得,騎士團長這個詞很有意思,然後包括這個詞的發音也很有意思,然後它也是只存在於歐洲中世紀的一個特殊的身份的一個人物。於是他就產生了說要把這個人物寫進作品當中的這麼一個想法。
其實村上一貫是比較否認在自己寫一部作品之前,有一個基礎的框架呀,提綱啊,這種東西。他一直說自己下筆的時候其實是沒有計劃的,然後一直是被情節推動著走的。
但是呢,我相信作家的寫作方法是有各種各樣的。肯定有很多作家在下筆之前是已經有了一個比較成熟的框架,胸有成竹了才開始下筆如有神。那就為我們讀者來說的話,只要是看到了精彩的作品,那都是我們的福分吧~
@弘道君:
弘道書店獨家策劃「編輯駐店計劃」第二期分享會到此結束啦~感謝姚老師詳盡的回答,也謝謝上海譯文出版社與各位書友的支持。
之後弘道還會再邀請到全國各大出版社的優秀編輯來舉行線上線下的分享活動,請大家關注我們的公號[弘道1992],隨時了解最新的活動近況。
另外,還有個大彩蛋,就是弘道書店x金鷹955電台聯合的推出譯者林少華老師的採訪,將在明天放出,請大家繼續關注哦:)
特別感謝讀者:
@Qoo~ @figo104 @莫妮卡
識別下方二維碼
進入弘道文創館 網上商城
※當作者背後的編輯們開始寫書
※蔡瀾:愛是一種好得不得了的病毒
TAG:弘道書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