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3個月後破產?馬斯克的救命稻草,在中國!
導 讀
馬斯克的救命稻草,在中國!
作者:正解局
圖片來源於網路
文正解局原創,轉載務必取得授權
最近,特斯拉,很倒霉!馬斯克,很鬱悶!
就好比,躲在漏洞百出的茅草屋裡,偏偏遇到了一周連下兩場雨的鬼天氣。
一場三天,一場四天,慘遭七連擊
第一擊:巨額虧損
特斯拉2017年財報數據顯示,虧損高達19.61億美元,創下了歷年紀錄。
第二擊:高層離職
特斯拉高層出現離職潮,首席會計主任Eric Branderiz跳槽,全球銷售和服務總裁Jon McNeilll離職,財務副總裁Susan Repo最近也被爆離職。
第三擊:致死事故
特斯拉在加州發生撞車致死事故,美國監管部門已介入調查。
(特斯拉撞車致死事故)
第四擊:評級下調
知名信用評級服務機構穆迪,將特斯拉的信譽評級從B2級下調至B3級。
第五擊:股票被拋
特斯拉前十大股東中,有3位拋售了股票。
第六擊:股價暴跌
今年3月以來,特斯拉股價下跌了24.86%,創一年以來新低。
(特斯拉股價暴跌)
第七擊:將被做空
因做空安然公司而一戰成名的大空頭吉姆·查諾斯盯上了特斯拉,美國知名對沖基金經理約翰·湯普森也發布了做空特斯拉的公司內部信。
牆倒眾人推,鼓破萬人捶。甚至有人已為特斯拉算好了命:特斯拉離破產,只有3個月!
這絕非危言聳聽,事實上,按目前的燒錢速度,特斯拉的賬面資金只能支撐3個月。
離破產,確實不遠了
技術上遭遇故障之痛,資金上面臨斷裂之虞,特斯拉可謂是流年不利,內憂外患。
然而,技術故障、資金短缺不過是「疥癬之疾」,產能不足,才能決定特斯拉生死的「心腹大患」!
2008年,特斯拉第一款汽車Roadster橫空出世,驚艷世界。2016年,Model 3發布,三天內就收到28萬輛訂單,價值116億美元以上。
(Model 3)
對企業來說,最悲哀的不是沒有好產品,而是有好產品,卻無法大規模量產。
很不幸,這事,就發生在特斯拉身上。
2017年7月,首台Model 3下線,馬斯克放出豪言:2018年,Model 3的周產量將達到1萬輛。
然而,截至目前,特斯拉生產的Model 3,還不到8000輛。
訂單暴增,喜出望外;產能不足,愁眉苦臉。
馬斯克也想擴大產能,位於美國費利蒙市和內華達州的工廠加班加點,卯足了勁生產。可惜結果讓人失望,效率很低,良品率很差。
(特斯拉工廠)
「鋼鐵俠」也沒想到,造汽車,比造火箭還難!
局長想說的是:在美國很難,在中國很簡單
特斯拉,應該向大眾和蘋果學習。
你看大眾。
1970年代,中國想與外國汽車成立合資公司。
美國通用,拒絕;
日本豐田,不來。
德國大眾,來了,
為中國帶來了技術,也擁有了中國的市場。
2017年,大眾賣了862.6萬輛,中國貢獻一半力量。
你看蘋果。2009年,蘋果發布iPhone,世界為之瘋狂。蘋果果斷在全球布置產業鏈,其中,尤以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為重。中國強大的製造能力和低廉的製造成本,確保了iPhone暢銷全球。
(IPhone全球產業鏈)
特朗普一直想讓蘋果把生產線搬回美國,蘋果死活不肯,不是不愛國,是成本高的嚇人。如果在美國生產,僅人力成本一項,每台就將增加50美元。這只是九牛一毛,設備和廠房成本的增幅更為驚人。
中國製造的優勢,早已不僅僅是成本低廉。
同樣是蘋果, 2011 年,奧巴馬問喬布斯為什麼不在美國設廠。喬布斯表示,蘋果在中國招了 3 萬名工程師,去支援廠內 70 萬名工人;如果在美國能找到這數量的工程師,那蘋果也能在美國設工廠。
言下之意,全世界,只有中國,才能提供如此巨量的人力資源。注意,這裡的人力資源,既包括組裝工人,也包括工程師。
正如美國無法低成本、高效率地生產iPhone一樣,美國也解決不了特斯拉的產能問題。
馬斯克的救命稻草,在中國
(馬斯克)
蘋果放眼世界,深諳整合之道,利用中國的製造優勢,才鑄就了今天的豐功偉績。
特斯拉固守本土,非要大包大攬,放著中國的製造優勢不用,終於深入了窘境。
同樣是企業家,馬斯克還是差了喬布斯一個段位。
你看庫克,深知中國之重要,動不動跑到富士康工廠視察,與富士康女工親切交談。
(庫克與富士康女工聊天)
再看馬斯克,3年前,就提出要在中國建立生產基地,現在,連個影子都沒有。
不是中國不願意,而是特斯拉太「高冷」。
眾所周知,中國的合資車企,必須遵循不低於「50-50」的股比規定,大眾、豐田、通用皆是如此。馬斯克卻要100%控股工廠,胃口實在太大。
結果只能是,胃口很大,產能很小,特斯拉快把自己活活「餓死了」。
局長建議特斯拉放低姿態、入鄉隨俗,畢竟,保命比賺錢更要緊。
— END —
TAG:正解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