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學會面對你生活中的一切

學會面對你生活中的一切

一個人臉上笑容常固,他的心一定處於寧靜的狀態,身體也會放鬆、舒緩。

現代社會推崇知識、速度、效率,於是,每個人都要學習、工作,給自己充電,還要加班加點完成工作中的任務,每天都需要忙很多事情。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之事,芸芸眾生也都有著相似的境遇、煩惱和奔忙,看上去相差無幾,但是人與人之間的確存在著區別,其中最大的區別在於思維方式。

每個人都要度過一期生命,人生百態、酸甜苦辣都要嘗盡。

為什麼相似的日子有的人活得快樂,有的人卻整天愁眉不展?

相同的境遇里有不同的心境便會帶來不同的轉機,一個個微小的機緣慢慢組合成每個人的不同命運。

思維可以轉變,看待事物的眼光可以改觀,對生命、對世界的解讀也可以轉化角度,重塑對萬物的解讀方式便是修行。

其實修行很簡單,並非一般人想像的那麼高深,生活中的每時每刻都可以進行修行:

聆聽攝人心魄的音樂,閱讀發人深省的好書,看太陽升起、星輝沉落,在黑暗中點燃檀香,凝神靜氣,這些都是禪修。

如果手裡捧著書腦海里卻想著亂七八糟的事情,心就不能安住下來,身體端,坐心遊離在外,這種身心剝離的狀態就需要我們通過修行來調整。

怎麼調整自己,怎樣修為自己的心呢?

工作的時候專註工作,吃飯的時候專註吃飯,聽課的時候專註聽課,時時刻刻活在當下,安住當下,如此專心致志做好一件事情便是在進行修行了。

能時刻活在當下是一種快樂,活在當下才能安住當下,亦可以說安住當下才能活在當下,二者相輔相成、互為因果。

時時刻刻能安住當下、做好當下的事本身就是一種禪定,更是一種享受。

其實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很難像計算機一樣掌握精密的、複雜的、大量的知識,有時候把一個字詞用好了就會終身受益。

正如把「定」「安住」或「當下」這些詞學好了,整個人生都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如今有很多健康的理念很大一部分就來自「當下」,吃飯的時候要細嚼慢咽,食物進入胃裡後胃才不會難受;

睡覺的時候閉上眼睛、心無所系,自然就會睡著;

春天出遊,放慢腳步感受春天的氣息,體會花的美、葉的嫩、空氣的清新。

萬物復甦,心也應該像春天一樣滋潤,像鮮花、青草一樣生機勃勃,

如果我們沒有感受到春天的美,沒有一顆被春天喚醒的心,就錯失了當下的美好。

時刻感受當下的狀態,會發現生活中很多問題都可以輕鬆面對,解決這些問題也不再困難。

心糾結凌亂是因為我們的心一直綁得太緊,沒有放下,一旦放下胸口沉重的石頭去感受當下,我們的心就打開了,心打開了身體自然很輕鬆,健康愉悅也會隨之而來。

所以要想身體健康,就要隨時隨地保持心情的放鬆、喜樂,這就要求我們學會「調」,調整自己的身心、觀念、行為,而這個「調」就是修行。

「調」的重點是學會轉換。

人的一生會面臨很多問題,問題不斷出現,我們就要不斷地接受它,快樂地處理它。

任何問題,都要學會面對、接受、解決、放下,按這「四句真言」去實施一定沒錯。

人活在世上很多東西是不能逃避的,像健康、家庭、事業、人際關係、社會責任,等等,任何一樣都必須去面對。

面對問題,還要有一顆平常心,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好,練就從容不迫與氣定神閑的功夫。

很多時候心不寧靜是因為我們的欲求太多,老子說 「吾之大患,為吾有身」。

我們有這個身體就需要住宿,住宿就要買房子,要買房子就可能會和人產生攀比,如果別人住兩百平方米的房子,而自己住一百平方米的房子,心理自然不平衡。

衣食住行都是如此,如果你買十萬元的車子,人家買一百萬元的車子,你能心理平衡嗎?

你想要買好房、好車就要去努力做事業,而做事業自然避免不了競爭,如果競爭激烈,有多少人能保證自己發心正義、手段正當呢?

比較和計較的根源就是一己之身,身體的需求帶來了無窮的慾望。

擺脫無窮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放下,放下物慾與攀比之心,安住當下,享受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快樂,即使需要競爭,也不改變平和、安靜的心態。

放下輸贏,放下好勝之心,放下攀比與虛榮,回歸真實的自我,活在當下,慢慢你就會發現,這才是真正的生活。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分享轉發,自利利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拜佛去 的精彩文章:

最寶貴的「歡喜心」
再複雜的因果報應,不過是「自作」與「自受」

TAG:拜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