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就是這個日本人發現了單層碳納米管

就是這個日本人發現了單層碳納米管

◆ 高解析度電子顯微鏡法的初創期


2017年度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瑞士的雅克·杜波切特(Jacques Dubochet)博士、美國的約阿基姆·弗蘭克(Joachim Frank)博士和英國的理查德·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博士開發出了冷凍電鏡技術,成功實現了對生物體分子結構的原子量級解析。其中,亨德森博士師從1982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龍·克盧格(Aaron Klug)博士,並且來自與DNA發現者沃森和克里克的劍橋大學分子生物學研究室,其深厚的學術傳統令我感慨頗深。




名城大學大學院 飯島澄男




1970年代初,上述三位科學家嶄露頭角,開始活躍於學術界時,筆者剛剛修完東北大學的博士課程,作為博士後赴美,開始利用高解析度電子顯微鏡(HRTEM)進行無機材料研究。當時美國在HRTEM、分子生物學和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STEM)領域,正快速發展,目標是在原子量級掌握生物體和無機材料的結構。雖然無機材料結晶構造的原子量級解析在70年代末已經基本實現,但在生物領域,為了降低電子射線的照射對生物結構造成的破壞,將樣品冷卻至液氦溫度的冷凍電鏡技術備受關注。後來又耗時40餘年解決了上述問題,使得該項技術終於在2017年問鼎諾貝爾化學獎。上述三位獲獎者中,杜波切特博士負責低溫電子顯微鏡(冷凍電子顯微)、弗蘭克博士負責電顯圖像的統計處理演算法的開發,而亨德森博士則研究生物分子結構,彼此分工合作。日本也一直在利用冷凍電鏡進行分子結構的相關研究,對於一直跟蹤始於1970年代的先導性研究的筆者而言,此次的獲獎者的確實至名歸。




◆ 碳納米管的發現


2014年出版的《Nature》雜誌上刊登了一篇題為「The Top 100 Papers – Nature explores the most-cited research of all time」的文章。雖然名列前茅的大多是關於樣品製作方法和軟體的論文,但在其中,也強調了有一些講述真正的發現的論文,例如碳納米管(CNT)的發現(排名第36位,被引用次數22899)等。並且,截止2018年1月,該論文的被引用次數已經達到了45460次,幾乎增加了一倍。這也就意味著,發現CNT的報告儘管發表於1991年,但在27年後的今天,仍然有大量研究者參考這篇論文進行研究。




因為筆者經常被問到 「是如何發現CNT的?」,因此在這裡做一個簡單的介紹。要想發現納米級別的CNT,其前提是必須有電子顯微鏡。換句話就是說,除了從事電子顯微鏡相關工作的人除外,其他人是沒有發現CNT的機會的。在筆者發現CNT以前,剛好已經擁有20餘年利用電子顯微鏡研究的經歷,因此具備了發現CNT的先決條件。其間所進行的大多數研究,都與CNT不無關係。例如,在讀研究生期間,筆者曾經發現了直徑100nm左右的長絲狀銀結晶 「晶須(Whisker)」。通過電子顯微鏡觀察,明確了晶鬚生長的成因在於雙晶的產生。所以當20年後筆者遇到CNT時,立馬想起了銀須晶,也因此得以在短時間內搞清楚了CNT的結晶構造。(圖1)





圖1 碳納米管的幾何構造




◆ 利用高解析度電子顯微鏡的碳材料研究


本文開篇曾提到過的,在原子量級對無機材料結晶構造進行研究的高解析度電子顯微鏡(HRTEM)法,是1970年代由筆者等人開發出來的。採用這種方法,能夠對結晶缺陷等局部構造進行詳細的研究,這是利用X射線衍射法所無法實現的,並且作為硅等半導體電子元件開發所不可或缺的基礎技術沿用至今。




雖然筆者發現CNT的事實廣為人知,但是對於筆者做過的有關HRTEM法的先導性工作,人們卻知之甚少,這令筆者多少有些遺憾。應用HRTEM法,可以對氧化物結晶、礦物、半導體材料等各類材料進行調查研究,這其中也包括碳材料。雖然固體碳材料,例如鑽石、石墨、無定形碳、玻璃石墨等各類構造為人們所熟悉,但由於玻璃石墨屬於石墨結晶小片的連續體,因此無論從哪個方向看,都必然存在與石墨結晶的底面垂直的部分(圖2)。





圖2 存在著與玻璃石墨的底面垂直的部分



底面的柵格面間隔為0.33nm,作為當時檢測電子顯微鏡解析度的標準測試樣品,是使用HRTEM法的人們所熟知的。玻璃石墨與後來發現的多層CNT有著極其類似的HRTEM圖像,為CNT的發現提供了直接的知識。




1985年,克羅托、斯莫利和卡爾宣布發現了具有足球狀分子結構的富勒烯C60(也叫做 「足球烯」)。這一結果剛剛公布時,並沒有順利地被人們所接受。原因在於經質量分析僅僅提出了存在著由60個碳原子構成的晶體,還缺少有關分子結構的實驗數據。後來,筆者於1980年發表了 「洋蔥狀」 石墨的HRTEM照片(圖3)。照片上同心圓結構的中心部分能看到一個 「圓」 的形狀,克羅托等也屢次將這一HRTEM照片作為富勒烯分子結構的唯一證據。直到1990年找到了大量合成富勒烯的方法,通過X射線對由C60構成的結晶進行結構解析,才終於直接證明了此前一直假定的C60分子結構。在這一系列的研發過程中,筆者與克羅托等人逐漸熟悉了起來,1990年在於波士頓召開的美國材料學會上見到了克羅托博士,他建議筆者進行富勒烯方面的研究。數月後,筆者發現的不是富勒烯,而是CNT。





圖3 「洋蔥狀」 石墨的HRTEM照片



◆ ERATO(A)的 「超微粒子項目」


1982年筆者結束了在美國12年的研究生活,回到日本加入了1981年啟動的 「新技術開發事業團」 (現在的國立研究開發法人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的前身)的第一個ERATO—— 「林超微粒子研發項目」。該項目借用了位於名古屋市的名城大學物理教室的一角辦公。筆者在上田良二先生領銜的超微粒子物性研究團隊中任職,負責開發新的特殊電子顯微鏡,對超微粒子的生成和物性進行調查研究。在那裡,筆者發現了顆粒直徑2nm左右「金超微粒子」的特異現象—— 「結晶構造的不穩定性」,並因此獲得了 「仁科紀念獎」。該粒子的大小可以與單層碳納米管(SWCNT)相匹敵,在此階段筆者學到的針對納米級結晶構造的研究方法,也成為了日後發現CNT的條件之一。




在JST-ERATO研發項目中所進行的長達5年的超微粒子研究,與後來發現CNT有著重大的關聯和意義。該研發項目的目的之一,就是嘗試通過電弧放電法大量生產 「鐵」 超微粒子,將其應用於 「磁帶」。1980年代處於從氧化物磁性體向金屬磁體的轉換期,產業界十分關注超微粒子(現在叫做納米結晶)。我們的另一個目的,是製造出作為 「難燒結材料」 而廣為人知的碳化硅和氮化硅的超微粒子,並計划進行陶瓷燒結試驗。




◆ 與碳納米管的偶然邂逅

在該研發項目開發出的電弧放電法被證實與1990年發表的富勒烯的大量合成方法相同後,日本超微粒子合成方面的研究人員立即開始了追加試驗。其中一位研究者是名城大學物理教室的安藤義則教授,他將碳棒作為放電電極,生成了大量的 「煤煙」,從這些煤煙中提取出了富勒烯。在這些使用過的碳棒電極的頂端,發現生成了多層的碳納米管,這便是CNT的發現原點。




1987年,JST-ERATO研發項目結束後,筆者前往位於筑波市的NEC基礎研究所(現在的筑波研究所)任職。由於家人還留在名古屋,因此每個周末會回到名古屋,同時作為名城大學的外聘教師,與安藤先生合作進行物理實驗。一次偶然的機會得到了安藤先生的實驗室里堆積如山的 「碳棒」,回到筑波後,使用電子顯微鏡對其頂端進行觀察研究,一個偶然的機會,筆者發現了CNT。




筆者與JST之間的神奇緣分遠不止這些。最早的一篇關於CNT的論文刊登在《Nature》雜誌上之後,出現了關於利用第一原理計算對CNT的物性進行預測的報告。由於與納米級的結構體、圓筒形、手性結構、石墨結構等常見的納米結構相比,CNT的結構異常簡單,因此實現了對於電子能帶結構的細微部位的計算。但是,當初的CNT是兩層以上的多層結構體,直徑過粗,無法直接對計算結果進行比較,因此出現了能夠直接對計算結果進行對比的單層管需求。當時,CNT的生成方法尚未確立,這種在黑暗中摸索的狀態持續了兩年。前面提到過的JST的微粒子研發項目提供了解決這一問題的契機。




當時,作為生成金屬磁粉而生成了鐵微粒子,生成物會在與空氣接觸的瞬間燃燒(氧化)。為防止出現這種現象,我們嘗試了在微粒子的表面塗抹一層碳膜的方法(使鐵微粒子在甲烷中保持適當溫度)。6年後的某一天,當我翻看當時的鐵微粒子TEM圖像時,注意到在微粒子的周圍存在著大量細小的長絲(圖4)--而這正是單層CNT的發現瞬間。




如今看來,使用鐵催化劑的 CVD法(B) 是最廣為人知的生成CNT的方法,當時同樣的實驗則是出於截然不同的目的。CNT的發現完全出於偶然。如果沒有當初JST研發項目的經驗,單層CNT生成法的發現恐怕還會推遲數年。




圖4 鐵微粒子的TEM圖像。在微粒子的周圍存在著細小的長絲




縱觀科學史,大量偉大的發現許多都是出於偶然。碳納米管的發現也是一種機緣巧合。當然在這種偶然的背後,一定有著必然,那就是研發一線的努力。






  1. 戰略性創造研究推進事業的總括實施型研究。ERATO為Exploratory Research for Advanced Technology的縮寫。



  2. 化學氣相沉積(CVD :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是形成各種物質薄膜的沉積法之一,在利用石英等製成的反應管內,在經過加熱的襯底表面,提供含有目標薄膜成分的氣相化合物,通過襯底表面或氣相的化學反應堆積成膜的方法。除在常壓(大氣壓)和加壓狀態下可以運轉外,還可以以激活化學反應為目的,通過對反應管內實施減壓,產生等離子等。一般被用於切削工具的表面處理以及半導體元件的製造工程等。




文/飯島 澄男 (いいじま すみお)
名城大學大學院 理工學研究科 電氣電子、信息、材料工學專業 終身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客觀日本 的精彩文章:

【日本的飲食系列(蔬菜1)】——蔬菜的歷史、現狀與發展趨勢
擴大大田區優秀技術?技能的影響力!——「大田工業展覽會」總結報告

TAG:客觀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