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東坡:當你的才華撐不起夢想時,就換一個

蘇東坡:當你的才華撐不起夢想時,就換一個

▲1 天下家國夢

我叫蘇東坡,年輕時候叫蘇軾。

我叫蘇軾的時候,曾有一個夢想——當宰相。

你們可能覺得我這個夢想太大。其實不算很大,因為我有才華。

我掐指一算,你們18歲參加高考。我18歲那年,我爹老蘇也帶著我上京城參加了一場重要考試,不是高考,而是大宋國家公務員考試。

你們肯定不知道你們高考的閱卷老師是誰。我就知道我考試的閱卷老師是誰,你們肯定也知道,因為那倆老頭兒太NB。

一個叫梅堯臣,號稱宋詩之祖。就算你們不熟他的人,也一定知道他的詩,比如這首,小時候一定背過:

《陶者》

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

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

走讀君註:養蠶衣粗布,燒瓦居茅屋。種稻炊無米,豢彘不食葷。當社會分工遇上社會分層,就是這麼讓人悲哀。

另一個叫歐陽修,你們一定認識。後世票選了唐宋最NB的八個讀書人,其中有我,有他,有我爹老蘇、我弟小轍,還有他徒弟曾鞏。他寫的大文章太多,我們還是看一首小詩吧:

《畫眉鳥》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山林自在啼。

走讀君註:寧去尋野趣,不養金籠雀。城裡的歐陽老師真會玩,而且段位挺高。

說回考試的事,我當時寫了篇申論作文,題目是《刑賞忠厚之至論》,寫得實在是NB。無奈那時候試卷已經有了密封線,我的名字被縫在了線里。

歐陽老師讀完老眼放光,「這麼NB的文章,一定是我徒弟曾鞏寫的,按道理該是第一名,但是不能讓別人說我偏私啊,對不起了徒弟,老師給你個第二名吧,既不讓別人說閑話,又不耽誤你前程」。

就這麼稀里糊塗的,到手的第一變成了第二,你說我冤不冤。

冤。但更冤的,還在後頭。我42歲那年,犯了「烏台詩案」。

那年,我由徐州市長調任湖州市長。循例,給皇上上了份謝恩表。其中有幾句「陛下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老實講,也算是發了兩句讀書人的小牢騷。

這幾句話被一個言官揪住,說我愚弄朝廷,妄自尊大,暗諷王安石變法。然後,順藤摸瓜,找出我很多詩詞都有類似毛病。很多人都跟皇上說,這個人可殺不可留。

好在也有不少人給我求情,就連他們說被我暗諷的王安石本人,都給我求情。皇上雖然給了面子,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我被貶到黃州當軍分區副司令(說得好聽,其實就是個虛職)。

一個被貶黜的異鄉人,沒啥朋友,沒肉沒酒,但我不怕,我有詩。

到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我作了兩首詩,並順手寫了下來,被後人叫作《寒食帖》,還說是「天下第三行書」:

其一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

卧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其二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

小屋如漁舟,蒙蒙水雲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

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

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

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走讀君註:住漏屋,燒濕柴,煮野菜。居寒,食寒,心更寒。大概就是寫完這篇書法,蘇老師的大夢醒了。

▲2 縱情山水間

畢竟,詩雖能排遣無友之寂寞,卻無法充抵無酒無肉之饑寒。此時,我的夢想,首先是填飽全家老小的肚子。

什麼?你說我的夢想太小?你是沒挨過餓吧。

於是,我帶著全家老小在村口東坡之下開了塊荒地,種糧食種蔬菜,吃不了的糧食蔬菜,拿去賣錢買酒肉,買酒肉剩下的錢,去旅遊。

至此,廟堂里,那個擅做大夢的蘇軾,死了;江湖上,多了個喜做小夢的蘇東坡。

是的,我隨著我那片東坡田,改名叫了蘇東坡。

我旅遊的時候,寫遊記。

黃州有處著名的名勝古迹——赤壁,我遊了好幾次,寫了三篇NB的遊記,你們肯定都背過。背的時候,可能還罵過我,就像你們學力學定律的時候罵牛頓那樣。

《前赤壁賦》

......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

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無盡,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

走讀君註:清風明月不要錢,雖無犬馬有聲色。泛舟江湖此分閑,困居廟堂不可得。寫完這篇,蘇老師算初悟。

《後赤壁賦》

......

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餚,月白風清,如此涼夜何?」

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

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

......

走讀君註:江湖上有酒,有魚,有好友,有賢婦,夫復何求?寫完這篇,蘇老師算中悟。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世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走讀君註:英雄如何,美婦如何,江山又如何?人生大夢一場,不如大醉一場。斟一杯酒,敬江水,敬月亮,敬自己。寫完這篇,蘇老師已大徹大悟。

▲3 滿足口腹欲

我旅遊的時候,還品美食。

以我名字命名的美食,相信你們都吃過不少:東坡肉、東坡餅、東坡肘子、東坡豆腐......

東坡,絕對堪稱千古第一美食商標。

只知道吃,是對美食的辜負。除了吃之外,總得干點啥,至少讓別人知道你吃了。

你們是在吃前,拍照、修圖、發朋友圈。等發完朋友圈,終於可以開吃的時候,熱食已經冷了,冷食已經化了,鮮食已經不鮮了,美食已經不美了。

而我,是在吃後,寫詩詞、發博客。字句滲透著唇齒間的余香,讓你們隔著千年讀了都能勾起饞蟲。

《豬肉頌》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走讀君註:晉惠帝曾曰「百姓無粟米充饑,何不食肉糜?」這在其他朝代是笑話,在大宋不是,因為蘇老師說了,若無肉糜,可拿泥土去黃州換豬。

《豆粥》

......

地碓舂粳光似玉,沙瓶煮豆軟如酥。

......

走讀君註:蘇老師沒抓住重點,據後世有個叫張悟本的老師講,豆粥不光軟爛可口,更重要的是包治百病。

《老饕賦》

......

嘗項上之一臠,嚼霜前之兩螯。

......

走讀君註:吃法如此奢靡,敢問蘇老師,您那塊東坡田,是開發房地產了么?

.

▲4 樂不思廟堂

就這樣,我遊了很多山水,嘗了很多美食。後來,朝廷幾次想重新啟用我,召我回廟堂,我雖然不敢堅辭,卻也著實不想回去。

你問我為啥?當然是因為江湖上風景太美,食物也太美。我有詩明志:

《惠州一絕/食荔枝》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走讀君註:一天吃三百個荔枝,而不上火。蘇老師大概是夜遊赤壁多了,體內寒氣太重。

於是,我就反覆跟朝廷解釋,我雖報效之心拳拳,歸朝之心似箭,奈何年邁體衰老寒腿,江湖路遠車馬慢。我的餘生便在常州、蘇州、儋州等地兜兜轉轉,走走停停,終究沒再回到京城汴州。

回首我的一生,當不了宰相,當不好市長,甚至當不好一個虛職的武官,但我可以寫書法,寫詩詞,寫遊記,寫美食博客。靠著書法、詩詞、遊記和美食博客,我名垂千古。

我想告訴你們的是,當才華撐不起夢想時,最簡單的辦法,是換一個夢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央行首談比特幣監管 區塊鏈應用層出不窮
業餘球隊,實現職業夢想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