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水草冒泡與光合作用的關係

水草冒泡與光合作用的關係

會養魚,造景,懂生活的人都關注了

水族圈!





來源:龍巔水草



隨著人們對於養殖觀賞魚的深入了解,越來越多的魚友開始對水族箱的布景以及水草養殖知識越來越多的需求,就在此時超白缸漸漸進入人們的視野。




今天咱們就說說這布景所必需的水草。很多魚友問:為什麼自己的水草不想別人的那樣生長旺盛,或者見到別人水草冒泡就羨慕的直流口水,是自己的水族箱放置的位置不對導致水草光照時間短,還是水族箱內二氧化碳濃度不足導致光合作用不好?當然,作為入手級的菜鳥依照水草是否冒泡來判斷水草的健康狀況也是鄙人經歷過的階段。




話歸正傳,水草在生長時所需的能量來自光合作用人所共知,因此在栽培過程中設法加強光合作用所需的的光照就可以促進植物生長,這是水草栽培的基礎。根據初中時代的生物課本可知,光合作用就是水草在可見光的照射下,將二氧化碳與水合成糖及釋放氧氣的過程。因此水草冒泡之多少常被人們理解為評估光合作用的唯一指標。其理論基礎是,水草冒泡的速率越快其光合作用效率越高。實際上,雖然冒泡是植物釋放氧氣的一種光合作用結果,卻並非必然。若水草無泡不代表其並未進行光合作用,或者效率低下。水草在光合作用的同時呼吸作用也是進行的,只有未被消耗的氧氣才會被以氣泡的形式代謝出來。因此,水草冒泡一般還會受水溫、水壓以及水中氧氣飽和度等條件制約。根據邏輯學理解此命題,反過來若水草冒泡,則其光合作用正在有效進行中。前提是貌似水草葉面冒出的泡乃是真正光合作用的結果,而非其他。



真正的水草泡自有其特點,如:有規律,受日照影響明顯。較全面,普遍冒泡而非一兩片葉。很固定,如常在葉片破損處有連串的氣泡冒出。







那麼什麼情況下的葉面泡泡是非光合作用的結果呢?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在每次換完水之後,總會有水草冒泡的壯麗景象,也許有人會理解為是新水注入時衝擊產生的,這不全對,新舊水的溫差造成含氧量的變化同樣會使析出的氣體附著在葉面及缸壁上。眾所周知,固體與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正好相反,比如鹽和氧氣,海邊的人都知道,冬季海水會析出鹽分,而夏季則少。養殖水產的朋友則明白天氣越熱越需要開加氧泵的道理。再有就是早先養燕的朋友是需要調節PH值和硬度的,基於對PH值的降低需求添加人工的酸劑,結果每次處理過後就會出現氣泡現象,不明真相的朋友會誤認為那就是光合作用增強的結果。其實不然,那是水中的碳酸氫根在受到氫離子的作用時,發生化學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而非氧氣。因此,在調節PH值時,需要加大氧氣泵的功率是所有早期飼養七彩的朋友的共識。






此外,在水草破損的傷口處,往往會冒出珍珠項鏈般的連珠泡。相信許多魚友對此都不陌生,特別是在修剪過的水草缸內最為明顯,若真的以為常修水草就能增強光合作用,那可就大錯特錯了。植物體內脈絡(此處特指輸送存儲氣體的脈絡)包括海綿組織,是植物儲存能量的地方,只有植物體內能量飽和才會由葉面表皮出毛孔最大的地方釋放。對於完整的葉面,其釋放氧的釋放壓力是很大的,只有在特彆強的光照和植物體海綿體完全飽和時才會釋放氣體,一般的光照是很難做到的。但是,受傷的植物表皮對於氧氣的釋放無疑是個「漏斗」。因此,修剪過的植物起儲存能量的能力會大幅下降,但不必擔心,就像人的傷口一樣,植物自身有修補的能力,大概幾天幾之後,植物就能主動將破損之處修補完好,以繼續儲存能量,也就不會再有大量氣泡冒出。





(水草破損的傷口冒泡)





雖然以冒泡的多寡來判斷水草光合作用的強度不免偏頗,但若說冒泡與光合作用全然無關那就又走上了極左極右的老路。可以肯定,以冒泡來判斷光合作用強度所得出的結論絕對有著重要的價值。




雖然超白的布置以水草冒泡為終極挑戰目標,但是對於大多數還沒有相當經驗與實力的魚友,能種活水草就算邁進了一大步。最後祝各位超白迷水草泛濫、魚兒成災!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族圈 的精彩文章:

蘭壽專輯史上最全 |【水族圈低調分享】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為土豪卧室打造的超級海水魚缸!

TAG:水族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