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勳章」獲得者遭學術不端調查,國內葯企受牽連
英國卡迪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醫學院華人科學家姜文國遭學術不端調查,以嶺葯業被捲入。圖/視覺中
《財經》記者 孫愛民/文 王小/編輯
英國卡迪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醫學院華人科學家姜文國,最近身處輿論漩渦。去年底,一位化名Clare Francis的人舉報,稱其在癌症研究論文中存在學術不端行為。
該舉報人向校方提交了一些證據。2017年11月10日,卡迪夫大學調查小組完成了第一輪審查。科學網站「For better science」發布了這次審查的報告:調查小組認為,有足夠的證據支持對姜文國12篇論文學術不端的指控,包括圖片直接重複使用於不同實驗條件、對圖片進行修改(調整曝光度、水平翻轉等)及其他有意行為,建議進一步調查。
此後,卡迪夫大學理事會的一名獨立法官、該校一位教授和來自雷丁大學的一名教授,共同組成調查委員會,啟動第二輪調查。
由於卡迪夫大學在此研究領域的知名度,及姜文國肩負多職,包括卡迪夫國際學術交流主管,「卡迪夫-中國醫學合作中心」主任、「英國卡迪夫大學—以嶺醫藥研究院研究中心」英方主任等,且在2017年還被王儲查爾斯授予「大英勳章」,該事件在科學界備受矚目。
圖片修改爭議
「沒有正式的聽證會之前,全世界就在對我進行有罪推定了。」姜文國對舉報者把第一階段的審查結果發布到網上,表示不滿。據他說,因此學校決定不再跟舉報人正式聯繫,而是按照學校的規章進行正式調查。
《財經》記者向上述三名調查委員會成員,以及卡迪夫大學負責學術不端調查的部門負責人郵件詢問,截至發稿未得到回復。
自2017年7月開始,在國際著名同行評議網站Pubpeer上,就陸續出現對姜文國的署名論文的質疑。目前,已經有32篇論文受到「修改圖片、濫用實驗數據、掩蓋合作者利益衝突關係」等指控,在該網站被舉報。
對於撲面而來的評論與舉報,姜文國並沒有回復,「這個網站上已經掛了8萬多篇文章,我如果回復的話,很容易引發對個人的攻擊。」姜文國對《財經》記者說。
成立於2012年的Pubpeer,鼓勵科研人員對已發表的學術論文進行批評、質疑、提出改進建議等。該網站的舉報信息引起的學術調查,曾導致美國Wayne州立大學癌症研究院Fazlul Sarkar辭職、日本科學家小保方晴子博士學位被取消。
「For better science」創辦人Leonid Schneider稱,發布到Pubpeer的一些舉報,成為了卡迪夫大學調查採用的證據。姜文國於2010年發表於《腫瘤學報告》的一篇題為《生長和分化因子9通過Smad依賴性通路上調FAK和Paxillin促進前列腺癌細胞粘附和運動能力》的論文,被舉報「相似圖片重複使用和過度曝光」。
第一輪調查結果認為:證據可以支持篡改圖片的指控;但需要進一步調查。
對姜文國的指控,多數指向實驗圖片使用不當。
對此,姜文國接受《財經》記者採訪稱,「500多篇文章,怎麼能一點點小錯都沒有?」他說,在第二輪調查聽證會之前,已在做糾錯工作,其中某一篇文章是用圖排序錯誤,已經跟期刊編輯部溝通修正,「圖片都太相似了,(刊發前)這麼多步驟,一步步查也沒發現,很多犯錯都是因為Photoshop出問題,是無意的」。
據姜文國介紹,很多被舉報的圖片,是因為十幾年前的實驗操作與現在不一樣,以前跑一個膠(編者註:生物實驗中的步驟),裡邊有很多條帶,為了讓讀者能互相比較,同一個膠里的不同條帶,用IT方法弄到一起重新編很常見。「當時沒有人說不對,都這麼做。網站上舉報的絕大多數文章,都是這個原因,他們找出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文章都是這種情況。」姜文國說。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正是相同的舉報人Clare Francis,曾舉報時任卡迪夫大學醫學院院長Paul Morgan涉嫌學術不端,八個月後,經正式調查,該校駁回了舉報人的所有指控。Paul Morgan在五年前接受調查時,同樣面對過跑膠條帶的問題。事件後,調查小組曾建議學校對這一學術流程進行規範。
利益衝突聲明與企業關係
除了上述爭議,舉報人對姜文國部分文章的「利益衝突聲明」也頗有微詞。
2017年的《藥物》期刊(Medicines),發表了姜文國任通訊作者的論文《參靈藍通過GSK3通路影響卵巢癌細胞的粘附和遷移》,石家莊以嶺葯業股份有限公司(002603.SZ)的四名科研人員為共同作者。文章聲明「沒有利益衝突」。
Pubpeer上的舉報者認為,上述論文中的四名共同作者來自於生產、銷售參靈藍膠囊的以嶺葯業,這與上述聲明存在矛盾。國家食葯監總局(CFDA)的查詢信息顯示,參靈藍膠囊於2015年7月獲准生產,生產單位是以嶺葯業。除了關於參靈藍膠囊,還有若干篇以養正消積膠囊為研究對象的論文,同樣註明「沒有利益衝突」。
姜文國認為,該說法「也合理、也不合理」。「有些雜誌必須有一段申明作者是否有利益衝突,有些則沒有。我以為,論文中註明了合作者的工作單位,就已經算是利益衝突的聲明了。」姜文國告訴《財經》記者,「我有點忽略了。」
「雙方合作沒有問題,但是必須披露其中利益關係。如果不僅不披露,且聲稱沒有利益相關,就是撒謊,嚴重學術不端。」一位美國某大學醫學院的教授告訴《財經》記者,對於研究者與葯企合作的論文,需要披露是否存在資助關係、是否自己擁有所研究藥物的專利等。
英國卡迪夫大學與以嶺醫藥研究院合作成立了醫藥研究中心。一位以嶺葯業內部人士對《財經》記者介紹,以嶺葯業從2013年開始給卡夫迪大學合作資金,用於設置獎學金和科研項目資助。
那麼將以嶺葯業獨家生產的藥品作為研究對象的論文,是否得到了以嶺葯業的資助?「大學不會給我們資金使用清單,我們也不清楚這筆資金是否資助了姜文國教授的研究。」上述內部人士同時表示,姜文國和以嶺葯業科研人員合作的論文,由以嶺葯業提供試驗所需藥品,但試驗是在卡迪夫大學完成的。
出版超過2000多種科學期刊的德國斯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將「利益衝突」定義為:如果文章內容對第三方組織有正向或反向的影響,而作者與該公司有財務或人際關係時,即存在利益衝突。斯普林格在《倫理指導》中舉例:文章中若提到生產或銷售某種藥物的製藥公司,文章即與公司存在財務關係;作者與公司有僱傭關係時,亦存在利益衝突。上述利益衝突,均要註明。
發表姜文國論文的期刊《藥物》,其常務編輯Bonnie Yang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論文作者中有葯企科研人員,需在利益衝突聲明中註明是否接受葯企的資助,或在致謝部分聲明,「聲明由作者提交,編輯部一般不會審核,責任由作者自己承擔」。
1997年成立於英國的出版倫理委員會(COPE)推薦:當存在利益衝突時,作者必須向期刊編輯表明;須註明研究的資助方,當資助方可能從研究成果中獲得巨大利益時,所有財務資助都必須揭露。
Pubpeer上的匿名舉報,還披露了另外一篇題為《防治癌症與癌轉移中的中藥》的論文,其2015年發表在《腫瘤學通訊》,包括姜文國在內共有8名作者。
舉報者指出,該論文與2014年姜文國和合作者發表在《腫瘤學新聞》上的另一篇論文,對於某項試驗的表述相似、數據一致,兩篇論文中均提到「源自中藥配方的養正消積膠囊,在一項有關肺癌的隨機雙盲試驗中,有著傑出的抗癌表現」。
在描述上述隨機雙盲試驗時,對照組與實驗組人數、緩解率、置信度表述、效果等完全一致,而這些內容都被註明引自同一篇有關「肝癌臨床研究」的論文,這篇名為《養正消積膠囊輔助介入化療治療原發性肝癌的隨機雙盲多中心臨床研究》的論文,2009年發表於《疑難病雜誌》,作者之一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嶺葯業董事長吳以嶺。資料顯示,《疑難病雜誌》出版地為河北石家莊,吳以嶺為該雜誌編委會總編輯。養正消積膠囊,是以嶺葯業的產品。
對於肝癌研究數據,姜文國在引用時作為肺癌數據出現,上述以嶺葯業內部人士告訴《財經》記者,「我們的論文被別人引用如何表述,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不可控的。」
姜文國向《財經》記者確認,「與以嶺葯業的合作,是基於2013年卡迪夫大學與以嶺簽訂的合作協議。」《科技日報》曾報道,2013年10月20日,英國卡迪夫大學與以嶺醫藥研究院合作成立醫藥研究中心。英國卡迪夫大學校長和中國工程院吳以嶺院士、程書鈞院士等出席中心揭牌儀式。
姜文國稱,他對中藥一直感興趣,但是2011年以前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方法去了解,「後來聽說國家批准了養正消積(膠囊),就開始重點研究」,他對《財經》記者說,「我參加的很多活動,被人以為是給企業做廣告,實際是學術活動。有人在借這次機會做文章,攻擊中醫、中藥。」
學術調查流程
姜文國稱自己心情比較平靜,他期待校方的正式調查能恢復他的清白。
卡迪夫大學處理學術不端指控的調查流程是,當有學校職員面臨實名或者匿名學術不端指控時,啟動四個流程來處理:準備審查階段、審查階段、正式調查階段、上訴階段。
其中,審查需要在任命完審查小組後,30天內完成;正式調查,需要在上一步的審查報告完成後,30個工作日內啟動,整個調查過程沒有規定時間。調查結束後,調查召集人需將調查結果發給相關的學術期刊、學術團體,以及相關實驗的醫生與患者。
如果調查結果不支持指控,將終止調查。
若全部或部分支持指控,按照卡迪夫大學的章程和條例,對於職員的處罰有口頭警告和書面警告,當調查的報告情節超過上述兩種處罰時,學校理事會將組建臨時機構,來裁決是否對職員解僱或者罷免。
2014年的日本科學家小保方晴子學術不端事件廣為人知。小保方晴子所在的日本理科研究所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小保方從她的博士論文中拷貝編輯了一張數據圖片,放於發表在《自然》的論文中,而這兩篇論文做的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實驗,她的行為屬於編造論文數據;在一個組合圖裡面,小保方對其中的一個條帶做了特別的縱向放大處理,屬於篡改實驗數據。
在對姜文國的指控中,也有多個指向論文中圖片縱向、橫向編輯處理的。
舉報者提供的材料中,審查委員會著重審查了其中的19篇。2018年3月9日,姜文國在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稱,自己接受了聽證會詢問,正式調查階段已經完成,「調查小組正在寫第二輪的調查報告」。
不過,「For better science」網站創始人Leonid Schneider稱,Clare Francis提交了更多的證據,正式調查將進行數月。
在生命科學領域,出現學術不端的事件頻次較高。Pubpeer的創始人Brandon Stell曾表示,和其他領域相比,生命科學領域的論文問題、數據造假更多,「對於一些圖像數據,人們更容易發現問題,而生命科學領域的圖像數據較多,25%的癌症研究文章存在圖像數據錯誤」。
生物化學博士方舟子也表示,生命科學領域比其他科學領域活躍,科研資金、科研人員、論文數量比其他領域多,造假數量也相應多;而且,生命現象比較複雜,造假較不容易被發現,被發現也容易找到借口說是失誤。
如果確認存在舉報中的問題,那麼「文章撤掉是肯定的事情,終止和撤回資助也有可能。」原中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腫瘤學專家王晨光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認為,「學者的學術聲譽相應也會大大受損。」
(本文首刊於2018年3月19日出版的《財經》雜誌)
※移動端日活1.58億 愛奇藝遞交納斯達克IPO申請文件
※中美貿易戰反思:是「經濟侵略」還是 「文化偏見」?
TAG:財經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