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菩薩戒本經》 四十一輕戒 十四、瞋打報復戒

《菩薩戒本經》 四十一輕戒 十四、瞋打報復戒

《菩薩戒本經》(22)

四十一輕戒(14)

十四、瞋打報復戒

文 / 觀諸法如

慈氏菩薩說?北涼天竺三藏法師曇無讖於姑臧譯

乙二、明四十一輕(分三科)

丙二、別列四十一(分四十一科)

丁十四、瞋打報復戒

若菩薩,罵者報罵,瞋者報瞋,打者報打,毀者報毀,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

第十四瞋打報復戒。

此戒包含罵、瞋、打、毀等四事。須注意者並非四事具足,才犯此戒,其中只要犯到任何事,即犯此戒,若四事具足,則犯四重戒。

若菩薩,罵者報罵,瞋者報瞋,打者報打,毀者報毀,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

「罵者報罵」即有人罵菩薩,菩薩即回罵。「瞋者報瞋」,有人對菩薩動瞋恨心,菩薩也對之動瞋恨心;「打者報打」,有人打菩薩,菩薩也打他;「毀者報毀」,有人毀謗菩薩,菩薩也毀謗他。以上四種情形,即俗謂「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無瞋恨心不會罵人、打人、毀謗人,故主要在瞋恨心。瞋恨心有非理瞋、順理瞋。所謂非理瞋,即有些人瞋心特重,不講道理,想罵人就罵人,要打人就打人;而順理瞋,是順於世間之理,對方傷害我們,對我們動瞋恨心,甚至打、罵等,我們才對他動瞋恨心。此戒所說,即因順理瞋所起之煩惱而犯之眾過。「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是屬輕戒中之重者。

「若菩薩,罵者報罵」,若有的眾生髮出語言來罵辱菩薩,菩薩就回罵,你罵我,我罵回你。「瞋者報瞋」,有的眾生看見菩薩就不高興,那菩薩也就這樣不高興他。「罵者報罵」,當然也忿怒,也是瞋,但是發出來語言來。「瞋者報瞋」,沒有發出語言,可是互相有感覺,你不高興我,我也不高興你。「打者報打」,若是這個眾生來打這位菩薩,菩薩也打回他。「毀者報毀」,《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一的翻譯是「他弄報弄」,不是用「毀」,這樣說,「毀者報毀」,就是愚弄。「弄」,就是愚弄他,也不是瞋,可能也有一點瞋,就是拿他開玩笑。那麼菩薩也這樣子,你拿我開玩笑,我也拿你開玩笑。「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

這樣說,若是罵菩薩,菩薩不報罵,瞋者不報瞋,打者不報打,毀者不報毀,這樣子就不犯這條戒了。

這可見菩薩平常一定要修止觀了,有定慧的莊嚴,遇見這個境界,心能不動。如果沒有定慧的修行,還是原來一般凡夫境界,能忍得住嗎?

此戒無開緣,沒有任何特殊因緣可發脾氣、罵人、打人,或毀謗人。因此只有犯相,並無開緣。此戒與「在家菩薩戒」二十八輕中之第十三條(為財打人戒第十三)同類,《優婆塞戒經受戒品第十四》:「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為於財命,打罵奴婢、僮僕、外人,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凈、有作」。在家居士,經營事業時,為賺錢或維護自己生命,而打罵自己的奴婢、僮僕(傭人),或「外人」指家人以外其他的人。總之,打、罵人,即犯此戒。兩者皆因瞋恨心而犯戒法。

眾生有什麼煩惱,佛菩薩就安立對治的法門,使令眾生修習這個法門脫離煩惱。瞋心的對治方法,就是慈愍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六:「云何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於相稱緣安住其心?謂彼比丘若唯有貪行,應於不凈緣安住於心,如是名為:於相稱緣安住其心。若唯有瞋行,應於慈愍安住其心。若唯有痴行,應於緣性緣起安住其心。若唯有慢行,應於界差別安住其心。若唯有尋思行,應於阿那波那念安住其心。如是名為:於相稱緣安住其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郵票上的四大佛教名山
參學在首爾正覺寺印象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