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回歸「本真的自己」,佛教的本質規定

回歸「本真的自己」,佛教的本質規定

作者簡介: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母音老人蔘學。遵母音老人囑咐,2000年後,隨緣傳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門。若人發心,修持心中心法,如法修行,三五百座,即可打開本來,見到本性。有緣行者,莫失良機。

(一)回歸「本真的自己」

一切賢聖之教,皆以明心見性為根本大事。《金剛經》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個「無為法」,即是自心本性,而不是一個具體的方法。這個自心本性,或曰妙明真心,或曰圓覺自性,或曰無相真心,或曰無相法身,或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我」,或曰一切眾生皆有的「如來智慧」,名稱有異,實際無差。儒家稱為「一以貫之」的「道」,稱為「萬物皆備」的「我」,稱為蓋天蓋地的一點靈明。道家稱為無名無相的「道」,稱為應聲有響的「穀神」,稱為生髮萬物的「道」。耶教則稱為創造萬物的「上帝」,稱為主宰一切的「神」。創造萬物的是誰?某甲的天地萬物,是某甲的心創造出來的。某乙的天地萬物,是某乙的心創造出來的。乃至無量人的天地萬物,皆是他自己的心創造出來的。某甲的心,便是某甲的上帝。某乙的心,便是某乙的上帝,乃至無量人的心,皆是他自己的上帝。一人一世界,一人一上帝,上帝只是諸人「本真的自己」。迷真逐幻,故成墮落。若欲回去,只須放下,做個返本還源的功夫。其實,這個佛,這個道,這個我,這個上帝,不是一個對象化的人格神,而是遍含萬相、包羅萬有的良知心體,亦名諸人「本真的自己」。唐伯虎有云:

我問你是誰,你原來是我。

我本不認你,你卻要認我。

咦!

我少不得你,你卻少得我。

你我百年後,有你沒了我。

我們拜佛的時候,面對著那尊高大的佛像,問道:「尊敬的佛陀!你究竟是誰?」佛教告訴我們,「我就是本真的你」——我問你是誰,你原來是我。佛教不許人向外求佛,不許人向外求法,不許向外求僧,只是讓人找回「本真的自己」。

那麼,自己又是誰?是這個身體么?顯然不是。分明有個支配身體的。這個支配身體拜佛的人,他究竟是誰?

我們拜佛的時候,我們能見到眼前的佛像,也能見到周圍的情境。這個朗見萬相的是誰?

我們拜佛的時候,我們能聽到播放的音樂,也能聽到周圍的聲音。這個盡聞無住的是誰?

見色聞聲,俯身拜佛,百般作為,無量妙用,更無第二人,他原來是我。這個「本真的自己」,當人須親證,思量即不得。

眼前的形色,皆是過來過去的。耳畔的音聲,皆是過來過去的。心中的想法,皆是過來過去的。身體的動作,皆是過來過去的。過去的已經過去,皆不可得。未來的還未來,也不可得。乃至現在,剛說現在,已成過去,也不可得。一切現象,過來過去,皆不可得。然而,有個主人,他不隨萬相的生而生,也不隨萬相的滅而滅,他是一個永恆的當下,他是映現萬相的主人。他不是別人,他原來是我。

佛教的根本大義,就是引導我們覺悟這個「本真的自己」,回歸這個「本真的自己」,或曰回歸自性,見性成佛。所謂成佛,也不是把自己變成某個樣子,而是回歸「本真的自己」。

(二)佛教的本質規定

今人學佛,丟棄了明心見性,大談特談因果報應、三世輪迴、往生西方。今人學佛,丟棄了明心見性,大行特行放生積德、供養三寶、求佛接引。似乎相信因果、相信輪迴、求生西方就是信佛,似乎放生積德、供養三寶、求佛接引就是修行。其實不然,如此信仰,如此行動,大違佛義。

因果報應,三世輪迴,往生西方之說,若不圍繞著明心見性而說,這樣的因果報應、三世輪迴、往生西方之說,皆是附佛外道之說。

放生積德,供養三寶,求佛接引之行,若不圍繞著明心見性而行,這樣的放生積德、供養三寶、求佛接引之行,皆是附佛外道之行。

凈土宗的《阿彌陀經》《無量壽經》等經典,皆是明心見性、悟後修行之極談,只是教下採用了宗教隱喻的表達方式。譬如凈土宗「見佛」,就是禪宗的明心見性,就是儒家的「知天命」。「天命之謂性」,知天命,即是知自性,即是明心見性。再譬如《阿彌陀經》說的十方諸佛,現廣長舌相,讚歎阿彌陀佛。這就是告訴人們,十方萬相,無不顯示這個「阿彌陀佛」,無不顯示這個「自性法身」,無不顯示這個「本真的自己」。

諸佛所說,祖師開示,種種方便,無量教化,無非令人識得這個「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人,無非令人識得這個「本真的自己」。然而,迷人著相,向外求他,而不知向自心上領悟,而不知向自心上用功,結果背道而馳,漸行漸遠。

諸佛說法,不說他物,種種言說,唯示此心。學人修法,莫向外求,只向此心上體會,只向此心上用功。何以故?離心說法,即同魔說,心外別求,即是外道。祖師云:「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

一大藏教,只是令人盪盡心中的塵埃,露出本來的面目。塵埃盪盡,真常獨露,亦名魔軍退去,亦名獨尊之我,當下現前。獨尊之我,即是本然清凈的心,亦名本分天然的佛,亦名「本真的自己」。聖賢立教,種種方便,無不指向這裡。這裡是真佛,亦名「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我」,亦名「萬物皆備」的「我」,亦名具足萬法的「心」。佛家所謂的見佛,只是見這個「我」,只是見這個「心」,只是見這個「本真的自己」。除此心外,更無別見。若有別見,儘是呼聲捉響,造影自惑。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見心即是見佛,見佛即是見心。依此而觀,兩千年前的釋迦佛的諸大弟子,未見佛者,其數多矣。即今當前,若人識得自心,此人與佛陀,則一線不隔。

回歸「本真的自己」,佛教的本質規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宗文化 的精彩文章:

這個觀音的人
當贊則贊,當呵則呵

TAG:禪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