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場燒了三天三夜的大火,竟是由於皇帝的「小心眼」,知道真相後令人憤怒

一場燒了三天三夜的大火,竟是由於皇帝的「小心眼」,知道真相後令人憤怒

大家都知道英法聯軍搶了圓明園,之後又一把火把它燒了,雖說事情的結果是這樣,但是過程卻有著很大的不同!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衝進來圓明園,在瘋狂的HIGH了三天三夜後,各自懷揣價值不菲的奇珍異寶,高高興興的撤出了被洗劫一空的圓明園。顯然,這這幫匪徒離開時,圓明園還是完好的,但是為什麼在幾天後卻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被大火付之一炬了呢?

1860年10月18日,英軍第一師約3500名英軍浩浩蕩蕩地又折回了圓明園,有條不紊地燒了園子。既然寶貝都已經被洗劫一空了,為什麼還要回來燒一個空的園子呢?是為了掩蓋罪行?只為發泄報復?為什麼不是搶完了就直接燒掉,而是要在十天之後再回來呢?這十多天的時間裡,究竟發生了什麼?

一開始英法聯軍搶劫圓明園,完全可以理解為是一場政治活動,那麼後來點火燒園子,那就是典型的報復行動。為什麼這麼說呢?這還要從一開始英法聯軍派巴夏禮等人前往通州談判,談的內容如什麼開放天津口岸啊、允許外國人內地旅遊啊、協定關稅保護啊、保護傳教士行為啊、賠款啊、領事裁判權等等,這些條款對於手操生死予奪大權的皇帝來說,都是可以隨意處置的小事一樁,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雙方很快就在這些小事上達成了協議。

但是改變歷史進程的卻在另外一件「小事」,說起來是小事,但在在皇上面前,可這是通天大事了,甚至是讓咸豐皇上心中大怒,以至於做出了關押和處決談判使者這樣的舉動。這究竟是什麼事情呢?通俗的講就是既然我們英法的使者來了,也和大清朝的官員談判了,並且也談妥「合同」條款了,按照西方的流程,英法使者需要親自向皇帝遞交國書。但是咱們滿清政府提出來皇上可以見,但是見皇上必須得磕頭,否則免談,雙方最後竟直接到「磕頭問題」直接端上了談判桌,當時的官員決定不在磕頭問題上退讓半步,後果我們也可想而知了。

在通州談判破裂之後,按照事先的部署,當場拘禁了以巴夏禮為首的英法談判使團共39人,立刻押送北京,以「叛逆罪」投入大牢。這個罪名也是很有創意,這個「叛逆罪」,再好不過的說明了滿清王朝所堅持的「天下一統」觀念之荒謬。他們仍然認為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是滿清王朝的屬國,因此,英法聯軍對中國的進攻並沒有被看成是侵略或是戰爭,而是被當作是「叛亂」;滿清政府對英法開戰則被理直氣壯的宣布為「討逆」,大清國也是夠局氣的。滿清政府完全把自己看作全世界的「家長」了,英法就像是不聽話的「孩子」鬧事情,我可以給你錢「平事」,但你還要「懂禮貌」。

後來儘管巴夏禮等人最後並沒有被處死,但一個月後當滿清政府被迫釋放他們的時候,在被監禁的39人當中,已有21人被虐待致死,18人存活下來。英法兩國也被徹底激怒,可以說是怒不可遏,為了報復,英國專使額爾金準備燒毀紫禁城,後來為了照顧滿清王朝的臉面,另外選擇了圓明園,才有了後來的10月18日火燒圓明園的血案。

咸豐皇帝為了他所認為的屈辱而不惜一戰,卻是以國家的利益及人民的生命為代價,任何諸如磕頭之類的煩瑣小事,只要看起來像是能夠證明皇帝及滿清王朝統治的合法性,都成了不惜為之一戰的重大利益。其實這反而讓皇帝受到了更大的侮辱,也讓百姓遭受到了更大的傷害。

由此看來,這場戰爭的真正原因就是奉行「磕頭外交」的滿清政府與奉行國際法準則的英法兩國在國與國之間行為方式上的衝突。一方是天下一統的思想,而另一方是國家平等的觀念,在這完全不相容理念的背面,則是由不同文明所構成的知識背景。當然也正是由於這種文明的差異,使得雙方對於對方行為完全無法理解,只能按自己的利益去猜測對方的動機與目的,最後得出錯誤的結論。

磕不磕頭這種事,竟然也釀成了一場火燒圓明園的悲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豆芽科的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古代日本宮廷為啥沒太監?竟然跟日本人喜歡吃的食物有關!
1945年,此人一次性幹掉20萬日本人,還聲稱事後睡得更香甜

TAG:豆芽科的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