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北船合併相關上市公司6股解析

南北船合併相關上市公司6股解析

中國船舶:重組落地涅槃重生,船舶製造龍頭或迎反轉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鄒潤芳 日期:2018-03-23

負債降低與虧損業務/資產剝離,中國船舶製造龍頭輕裝上陣PB 觸底公司以21.98 元價格發行股份收購外高橋造船36.27%股權和中船澄西12.09%股權,交易對價54 億元。交易完成後,公司債轉股將成功落地,公司負債率將從69.36%下降至59.39%,按照2017 年9 月30 日合併財務報表情況,交易完成後凈資產將從166 億元上升至220 億元,按照近日價格,考慮到本次發股收購,公司PB 將從2.09 下降至1.63x 觸底歷史底部。2017年12 月,公司同時置出大額海工合同,現金流迴流74.84 億元,為後續公司以優質資產輕裝上陣減負明顯。

中船下屬民船造船龍頭覆蓋完整船舶產業鏈中國船舶是中船集團核心民品主業上市公司,整合了中船集團旗下大型造船、修船、海洋工程、動力及機電設備等業務板塊,產品覆蓋三大主力船型、靈便型散貨船和特種船、船舶改裝、中低速柴油機、海工平台等。

2016 年船舶行業觸底開啟反彈,目前處於現代造船業歷史底部區域散裝船運市場的波羅的海乾貨船綜合指數(BDI)指數16 年2 月16 日跌至306 點,創造了30 余年來的最低點,行業新接單量也在2016 年觸底。

2017 年BDI 指數(1122 點)、全球訂單量均出現回升。工信部,2017 年全年,中國造船完工量4268 萬載重噸,同比增長20.9%,新承接船舶訂單量3373 萬載重噸,同比增長60.1%;行業逐漸走出底部。

南船混改&軍工集團資產整合有望破局中船工業集團目前證券化率在30%左右,是首批混改試點單位。集團具備國內最核心的軍船製造企業中三家的兩家(江南、滬東兩大造船集團,以及中船桂江、中船西江兩個中小型船廠),且均未實現資本化。我們預計未來中國船舶或將作為整船平台注入上述主機軍船廠。同時國資委多次推進「央企兼并重組」及中央供給側改革考量下,公司或在中央政策下受益。

投資建議:根據公司預虧公告,我們下調公司業績預測從17-19 年0.07.29.74 元至 -1.54.09.15 元,對應PE -14.4252.86151.96x,收入從225.3247.8285.0 億元下調至169.5161.0177.1 億元,主要原因為2017 業績預虧公告及公司三季報提示收入下降29.43%,我們下調公司業績預測,將收入由增長下調至-21%,凈利潤調整至預虧公告區間,因公司近期公告顯示,後續將持續對海工業務進行剝離,因此下調2018 年收入增長,2019 年調整為小幅增長。由於公司重組、降本公司迎來底部配置機遇,給予買入評級。我們參考兩大對標船舶主機廠企業,已完成整體船舶資產上市的中國重工(PB1.46)同南船旗下中船防務(PB3.35),考慮到公司將更名ST,我們給予公司在對標PB 區間內30%分位估值即2.2xPB,目前重組完成PB 為1.63x,32 元下調至目標價29.96 元。

風險提示:公司主業持續低迷,公司存在退市風險,資產注入不確定性。

中船防務:公司業績表現符合預期,看好公司未來防務平台價值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申萬宏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周海晨 日期:2017-09-11

事件:公司公布2017年半年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4.18億元,同比減少8.30%;實現營業利潤0.41億元,同比增長529.33%;實現歸母凈利潤0.44億元,同比增長18.61%;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0.19億元;EPS為0.0311元,公司業績表現符合預期。

點評:公司營收同比下降主要是受船舶行業景氣度低所致,營業利潤同比增長主要原因為毛利率水平提升,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加主要歸因於毛利率的提升及非經常性損益項目的金額較大。公司營收同比下降8.30%,主要是受船舶行業持續低迷及行業競爭加劇的影響。由於產品結構變動影響,公司毛利率由16H1的6.38%提升至17H1的8.14%,毛利率水平提升帶動公司營業利潤大幅增長;上半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增長,一方面是因為公司毛利率的提升;另一方面是受益於本期0.63億元的非經常性損益項目收入。

公司上半年三費率由6.21%上升至7.72%,三費率上升主要原因為財務費用提升所致。上半年公司三費率同比去年提升24.31%,三費率提升主要受財務費用增長所致,財務費用增加1.89億元,同比增長1953.32%,財務費用增長主要是由本期已過保修期的船舶保修費到期回沖較多以及計提數減少導致的。

受益民船供給側改革與遠洋海軍建設,公司依託強勁艦船建造能力及產品結構優化布局,將持續收益。當前,國內民船製造行業仍處於築底階段,海軍艦艇的建造空間仍有較大提升空間。隨著政府穩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及遠洋海軍裝備建設的推動,預計國內軍民船市場空間廣闊。公司作為世界一流大型綜合性海洋和防務裝備製造商,擁有大型軍民船生產建造能力,同時公司也在努力優化產品結構,預計未來盈利能力和競爭力將不斷提升。

集團混改背景下,公司資產整合進程值得關注。中船集團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時在資產整合和資本運作進程中充分發揮旗下三家上市公司的平台優勢地位。當前,集團旗下仍有尚有大量軍品核心資產在上市公司體外。我們判斷,在集團混改的大背景下,中船防務作為中國海軍在華南地區最重要的軍用艦船及特種輔船生產保障基地,未來資產整合進程值得重點關注。

維持原有盈利預測及買入評級。預計公司2017-2019年凈利潤分別為1.02億元、1.58億元、2.24億元,EPS為0.07元/股、0.11元/股、0.16元/股,當前股價對應PE分別為396、252、173倍,而同期與公司業務相似的可比公司平均PE為129、40、27倍,考慮到公司未來資產整合平台價值凸顯、軍品業績高成長性、民船業績的景氣度有望提升,公司有望享受較高估值,維持買入評級。

中船科技:中標708所工程項目,高價值業務積極開展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胡正洋,趙炳楠 日期:2017-12-01

子公司中船九院中標708所總部研發中心工程項目。11月30日公司公告,全資子公司中船九院收到708所中標通知書,確定中船九院(設計)、中船勘察院(勘察)、中核華興(建設)組成的聯合體為708所上海總部研發中心工程項目中標單位。中船九院為總包單位,中標金額約6.11億元,占公司2016年營收的11.51%。項目設計周期45天,勘察周期15天,施工周期860天,地上地下面積合計約8.7萬平米。

成功轉型後高價值新業務積極開展,提升公司業績。公司此前已剝離中船鼎盛、綠洲環保、芮江實業等資產,並於2016年11月10日完成中船九院的注入。中船九院從事工程諮詢、工程設計、工程項目總承包的骨幹單位,能承擔多類大型項目的工程總承包業務。公司成功轉型後,新業務積極開展,主業向高附加值環節延伸。此次中標708所總部項目,是對中船九院工程總包能力以及公司成功轉型的印證,同時也將增厚公司業績。

公司是中船工業集團科技平台,關注其平台價值。根據16年報,完成重大資產重組後,公司戰略定位為「逐步成為中船集團下屬高科技業務的上市平台」。中船工業集團旗下除中船九院外,仍有系統院、上船院等優質資產,具備進一步整合空間。

盈利預測及投資建議:預計公司17-19年凈利潤為5.3/14.2/22.2千萬元,按最新收盤價計算對應PE為198/74/47倍。考慮公司在中船工業集團的平台定位以及中船九院的成長空間,維持公司「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新業務增長低於預期;科技平台資產整合預期降溫。

華舟應急:應急交通裝備業績增速明顯,民品外貿市場拓展迅速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黎韜揚 日期:2017-11-13

主營業務業績增速明顯,成本控制提升盈利水平

公司主營業務為應急交通工程裝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軍用應急交通工程裝備領域中規模領先、產品線齊全和研發實力突出的專業製造商之一,也是軍方應急交通工程裝備的重要供應商和總裝單位;公司的民用應急交通工程裝備主要用戶為政府、大型工程建設企業和大型機械製造企業。 前三季度,公司應急交通工程裝備業務不斷擴大,同時公司降本增效管理效果明顯,主要經濟指標達到了全年經營計劃的一半以上。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45億元,同比減少18.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791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38%;凈利增速高於營收增速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一是應急交通工程裝備毛利率比去年同期提升2.56%,二是研發投入大幅降低75.68%,管理費用同比下降11.56%,三是營業成本大幅下降,當前營業總收入中營業成本的佔比為71%,同比下降13%。

市場開發取得新突破,民品外貿拓展迅速

公司在滿足軍方與政府現有需求的條件下,積極開發新市場。國內市場方面,公司堅持軍民深度融合,積極開拓民用市場;國際市場方面,公司積極對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面向亞非拉市場,擴大產品出口國,增加軍援軍貿國家。 2017年上半年,公司成為全國應急產業聯盟理事會成員,穩固了公司在應急交通市場的主導地位;四型裝備參加了湖北省水利廳、武警交通支隊聯合舉辦的2017年湖北省防汛抗旱軍地聯合演練,申報了交通戰備科研三個課題,向公路局標準處提交了1項國家行業標準立項申報書;簽訂了巴基斯坦動力浮橋項目合同,同孟加拉等多個國家應急部門簽訂了應急裝備出口合同,民品外貿市場拓展成績顯著。

科技研發取得新進展,積極拓展應急裝備產業公司研發方向正由滿足市場需求向創造市場需求轉變。在軍隊裝備領域,以滿足多樣化軍事任務和戰備保障為著力點,主動提出裝備發展新思路、新方案,推出新產品、新裝備,引導軍隊後勤保障需求;在政府採購領域,以滿足政府公共安全需求為著力點,研發應急救援、消防等成套設備,提供應急管理系統解決方案,引導政府公共安全需求。另外,公司在鞏固和擴大應急交通工程裝備領域的優勢地位的同時,大力發展應急裝備產業,力爭成為應急裝備產業先鋒。

公司全年計劃開展新產品研製20項,在研16項,正在進行鑒定試驗項目2個,新型動力舟橋、新型公路應急機械化橋等正在開展樣機試製;車載應急箱已完成首批試製,家用型應急箱已完成方案設計,進入首批件試製階段;積極推進對外合作,上半年對外申報了市場合作開發項目共15個。

應急產業的龍頭企業,未來成長空間巨大應急相關產業在中國尚屬朝陽產業。該產業的全面發展有利於合理平衡政府和市場的作用,增強全社會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能力,減少政府財政支出的壓力和應急管理能力的匱乏。此外,應急相關產業的成熟也將創造一個全新的產品、服務消費市場,對於中國這個災害頻發、處於工業化和城市化加速過程的經濟大國來說,所需要的救援設備需求龐大,按照國際發達國家救援裝備水平來測算,僅裝備一項每年中國就會產生數百億元的市場需求,是國民經濟的新增長點。公司作為應急裝備龍頭企業,未來的成長空間巨大。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業績有望持續較快增長,維持增持評級公司在應急交通工程裝備領域行業地位突出,隨著軍民、國內外市場的進一步拓展,公司營收凈利有望持續較快增長;應急相關產業在中國尚屬朝陽產業,公司有望受益於中國應急產業未來的快速發展。預計公司2017年至2019年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79、2.

13、2.64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15.21%、19.45%、18.91%,相應17至19年EPS 分別為0.37、0.44、0.52元,對應當前股價PE 分別為71、60、51倍,維持其增持評級。

中國重工:公司重組獲批複牌,大船武船成為全資子公司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鄒潤芳 日期:2018-01-08

12月28日,中國重工發布公告,宣布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

事項獲得有條件通過,公司股票自2017年12月29日(星期五)起複牌。根據公司11月4日公告,公司擬以5.78元/股的價格,向中國信達、中國東方、國風投基金、結構調整基金、中國人壽、華寶投資、招商平安和國華基金等8名交易合計發行37.99億股,作價為219.63億元購買其持有的大船重工42.99%股權和武船重工36.15%股權。

中國重工混改落地,開啟軍工央企混改新模式。

公司開創了軍工央企業市場化債轉股的先河,具有標杆意義。公司債轉股的操作流程或包括五個步驟:第一步,引入一般合伙人或者有限合伙人(引入中國信達等8家股東);第二步,債權轉移,基金以債權或者現金的形式對於子公司形成注資,用於償還貸款;第三步,債股轉換,按照定價將公司的債權轉換為公司股權;第四步,上市公司實現股權多元化;第五步,通過二級市場或協議轉讓形式退出。公司混改落地,成功開啟軍工央企混改新模式。

促進母子公司協調發展,有望增強合併盈利能力。

本次交易完成後,大船重工和武船重工將成為中國重工的全資子公司。資料顯示,截至4月,大船重工和武船重工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8.75%、72.55%,本次交易將有利於降低部分子公司資產負債率,減輕財務負擔。

同時,也有利於進一步增強中國重工對子公司的控制力,提升經營效率促進子公司與母公司協調發展,進而增強中國重工的持續盈利能力。母子公司的協同發展,也將為公司未來的技術研發、產品拓展、產業升級贏得發展機遇。

積極推進集團公司改制,增強企業資本實力。

央企層面的國企國資改革預計將是貫穿「十三五」的主題,年內完成的軍工集團改制任務將持續推動各大軍工央企集團建立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權責更加分明、人事勞動分配方式得到提升;市場化的股權激勵政策將被加快推行;體內事業單位的企業化改制、資產證券化也將從頂層建設思路上得到推進。公司本次交易也是積極響應供給側改革,將有效地去產能、降低財務槓桿率,改善盈利情況,也有利於推動企業股權多元化,有利於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進一步優化融資結構。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預計2017-2019年凈利潤為11.3/13.6/11.9億元,EPS分別為為0.06/0.07/0.06元,對應PE 分別為103/85/98倍,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民船市場持續低迷;原材料價格波動。

中國動力:軍民兩翼協同發展,龍頭價值將逐步體現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方正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段小虎,韓振國 日期:2018-03-13

打造綜合型艦船動力平台。公司於2016年7 月完成重大資產重組,主營業務涵蓋以燃氣動力、蒸汽動力、化學動力、全電動力、海洋和動力、柴油動力、熱氣機動力等七大類型,成為為船舶及民用工業領域提供動力系統的綜合動力平台。其中化學動力業務營收佔比超過40%,其次為柴油動力、蒸汽動力。公司2016年軍品業務收入佔比約為18%。

軍品受益於海軍裝備建設及艦船動力系統升級。公司主要承擔我國海軍艦船動力系統研製和生產任務。根據中國軍事戰略白皮書,我國海軍戰略將逐漸向近海防禦與遠海護衛型結合轉變,無論在數量層面和技術層面都對我國軍用艦船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軍費投入在結構上向海空裝備傾斜間接帶動艦船動力市場的穩定增長,其中全電動力、核動力作為未來艦船動力的替代方向,市場空間廣闊。

民品業務多領域齊頭並進。公司年內整合低速柴油機業務,從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擴大產能,提高在此細分領域的綜合競爭力,為低速柴油機業務的穩定發展奠定基礎。其次,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大力推進,管線建設形成對燃氣壓縮機組的較大需求。子公司廣瀚動力自實現30MW燃氣輪機的國產化,已獲得天然氣管道輸送市場的批量訂貨。化學動力方面公司同時為賓士、寶馬、大眾、通用等大型車厂部分車型提供蓄電池,業務格局良好,增長穩定。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考慮到公司艦船動力業務的市場壟斷地位,並大力投入各類新型動力系統的研發。現有產品增長穩健,新品市場前景廣闊,我們給予公司「強烈推薦」的評級。對應2017/18/19年EPS的預測為0.74/0.90/1.11元/股,對應2017/18/19年PE為34/28/23倍。

風險提示:海軍裝備建設不達預期;民品市場開拓不達預期。

轉載自:騰訊證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大嘴說證券 的精彩文章:

招商證券國際:中軟國際前景樂觀 新目標價為8.5港元
第一上海:予中國海外發展「買入」評級

TAG:李大嘴說證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