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勢而為」的驅邪途徑-汗、吐、下
學醫以來,不止一次閱讀《傷寒論》,說不清受什麼誰的影響,每次閱讀都是以條文為主,翻開書籍就從「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第五」篇,第1條:「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開始,直到「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證並治第十四」最後一條(398條)結束。反覆的閱讀,背誦。對於其他篇章如:
「辨脈法第一」
「平脈法第二」
「傷寒例第三」
「辨痙濕暍脈證第四」
這四篇還偶有翻閱,剩下的如:
「辨不可發汗病脈證並治第十五」
「辨可發汗病脈證並治第十六」
「辨發汗後病脈證並治第十七」
「辨不可吐第十八」
「辨可吐第十九」
「辨不可下病脈證並治第二十」
「辨可下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一」
「辨發汗吐下後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二」
這八篇內容基本沒看,更不會去思考了。直到通過一本書的閱讀,才讓我對此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這本書就是張岱年著的《中國哲學大綱》:
為了更好的了解中國的哲學思想,翻閱了《中國哲學大綱》這本書,在這本書中記述了,「儒」、「釋」、「道」三家的形成發展過程。通過閱讀使我有了些許認識:目前中醫認識疾病「病因學說」佔據很大分量,有「什麼原因」就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這種學說在哲學範疇中屬於「因果關係」,而「因果關係」是「佛」家的內容,即「釋」家。而佛教傳入中國是在東漢末年,與中國自身文化結合併指導生活是在南北朝以後了。由此可知在東漢以前的中醫學其主導思想不是「因果關係」,而是「道家」的思想。道家講究「道法自然」,「順勢而為」。
《傷寒論》東漢末年張仲景的書籍,其指導思想一定是道家的順勢而為:當邪氣侵襲機體正氣率先奮起抗邪,將邪氣由內向外驅除,採取的方式根據病位就近驅邪:在表者汗之;在里者下之;在上者吐之;其實在《黃帝內經》中這樣的論述隨時可見: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有詳細論述:「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其慄悍者,按而收之;其實者,散而瀉之」,全部為「順勢而為」。
至此重新閱讀《傷寒論》,發現本書「後八篇」的內容是對前面398條條文的高度概括。治療疾病要採取「順勢而為」的驅邪途徑----汗吐下。違之病不僅不愈,還會有更大的危害。
臨床上經常會遇到針對「小兒感冒,發熱」後引起咳嗽反覆發作的情況。大部分家長會抱怨說:自己小時候感冒了,熬點薑湯或用點偏方,發點汗就好了,基本不用花錢。現在小孩一感冒又是吃藥,又是輸液的錢也不少花,好不容易感冒好了,剩下咳嗽能反反覆復持續好長時間。殊不知「感冒了,熬點薑湯或用點偏方,發點汗」恰好就是採取「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的順勢而為的思想。反之沒有發汗,給邪氣找出路,通過治療癥狀暫時沒有,其實是邪氣內陷體內,繼續傷害機體,就會反反覆復持續咳嗽了。
TAG:謙雅國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