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是否置於死地的選擇

是否置於死地的選擇

懸崖不勒馬

鑒於物極(甚、奢、泰)必反的道理,我們來倒推看看:

若想讓事物變得收斂,可將它推向極致張狂(助長它的囂張氣焰)

若想讓事物變得弱勢,可將它推向極致強勢(助長它的強硬)

若想讓事物報廢,可將它推向極致興盛(助長它的消耗)

若想攻克、奪取事物,可先極致地給予它所想要的(膨脹它的慾望)

反之,逆向思考就能得到對趨勢的洞見,

懂得了這個道理,就叫做微明。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

將欲弱之,必固強之。

將欲廢之,必固興之。

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是謂微明。

無為完勝妄作,

就像魚不能脫離它生存的根本——深淵源泉,

這叫做順應它的自然,這叫做柔弱無為。脫離了根本就叫妄作,就叫取強。

就像國家的殺伐利器不可以用之於民。(章31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物質,故有道者不處。)

不處者是輔萬物之自然的無為者,這叫柔弱,最終將自然而然地參與到萬物的循環往複中,生生不息;

示人者是取強妄作者。這叫剛強,終將自取滅亡。

柔弱勝剛強。

魚不可脫於淵,

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6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

將欲弱之,必固強之。

將欲廢之,必固興之。

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是謂微明。

柔弱勝剛強。

魚不可脫於淵,

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生死里的二八法則

選擇了脫離生機之地,就步入了死地。

那麼人們對生死的選擇佔比各是多少呢?

向生者,佔比三成,

向死者,佔比三成,

向生卻因為妄作最後向死的人,佔比三成。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這樣的人過度向生,結果物極必反。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

死之徒亦十有三。

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聽聞善於攝取生機的人,

在深山老林里遇不著犀牛、老虎之類的猛獸,參軍打仗不會被兵戈所傷。

犀牛、老虎、兵戈好像無處下手。

為什麼?因為他無死穴、無要害。

無作死之地、不會招來殺身之禍,又如何能夠毀其生機呢?

故而不會真正地對他造成傷害。

蓋聞善攝生者,

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

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50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

死之徒亦十有三。

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蓋聞善攝生者,

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

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以上,是對《道德經》章36、章50的解讀。

如果您有關於《道德經》的任何疑問和見解,歡迎留言,互通有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衛來身心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三)由此及彼(章33、章26、章53

TAG:衛來身心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