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天佑之機:日本狼子野心擴張在華之利益

天佑之機:日本狼子野心擴張在華之利益

原標題:天佑之機:日本狼子野心擴張在華之利益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歐洲主要國家都被捲入戰爭,列強暫時無暇東顧。戰爭卻給日本帶來了在東亞大舉擴張的絕好機會。日本政府認為這是提高其國際地位的好機會,外相加藤高明主張,日本「一可以應英國的要求,出於同盟友誼參戰;二帝國可以利用此機會掃除德國在東洋的根據地,提高日本的國際地位。從以上兩點看,是參戰的好機會」。日本政府、軍部都一致認為歐洲大戰對日本來說,是「千載一遇」的好機會,8月10日,元老井上馨向首相大隈重信建議:「這次歐洲大戰,對於日本的國運發展來說,是大正新時代之天佑。


加藤高明


在大戰中,日本要進一步加強與英、法、俄三國的團結,以確立日本在東洋的利權」。日本決定借出於對同盟國英國友誼之口實參戰,以擴張日本在東亞的權益,提高在遠東的影響力。參謀本部第二部長福田雅太郎少將擬定了《日支協約案要綱》,以大戰需要日中共同防衛為名,提出「滿蒙自治」、中國利權不得讓與他國,中國向外國借款需經日本同意等要求。日本參謀次長明石元二郎中將更直接提出了「滿蒙合併」的方針,後來日本提出的對華「二十一條」,就是這個方案的具體化。


8月23日,日本正式對德宣戰。9月,日本出兵中國山東,先後佔領濟南、青島,控制了膠濟鐵路西段等德國租借地和勢力範圍。10月 ,日本海軍佔領赤道以北德屬太平洋上的諸島嶼。日本參戰的目的,就是要獨佔在中國的利權,解決滿蒙等「懸案」。因此,歐洲正酣,1915年1月,日本政府向中國政府提出了「對華二十一條」。「二十一條」 共5號21款,核心是要中國承認日本在「南滿」、「東蒙」的獨佔權,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等等,這是對中國主權的嚴重侵犯。日本政府以武力為後盾,對中國施加壓力,要求中國絕對保密。1月下旬,「二十一條」消息被報道出來,激起了中國人的強烈憤慨,全國掀起了反日運動,提出抵制日貨、救國儲蓄等口號。袁世凱最終在日本政府的壓力下,5月9日答應了「二十一條」中1-4號的內容,5月25日,袁世凱與日本在「二十一條」的基礎上,正式簽訂了《民四條約》。日本通過「二十一條」及《民四條約》,取得德國在山東的全部利益,並使山東與遼東半島形成犄角之勢,便利了進一步向長江流域擴張。此後,日本又在中國設立交通金融機構、實施政治借款、產業投資等擴大在華利益。1919年日本對華投資為14.39億日元,比戰前增長近2倍。對華貿易總額達11.424億日元,比戰前增長2.6倍。而日本對東北的經濟侵略發展更加迅速。1916年起,日本對東北貿易由入超轉為出超,1919年日本對東北貿易額達到1億6379萬海關兩,比1913年增加了3倍,大有獨佔中國之勢。通過對華經濟侵略,日本財政收入增加,國力提高,1915年日本從戰前的債務國一舉變為債務國。


一戰期間日本在華利益的迅速膨脹,使遠東關係發生了微妙變化,這引起美國等西方列強的警覺,日本不能不有所顧忌。1916年12月,日本外相本野一郎提出對華方針意見書,特別提示日本,在中國「要儘力與列國保持協調,同時逐漸使列國承認我國的優越地位」。大戰正酣,日本政府就制定了《帝國政府在戰爭中應執行之外交方針》,通過外交努力,獲得列強對日本山東權益的諒解。由於列強忙於歐戰,無精力顧及遠東,對日本在東亞的大舉擴張,採取了暫時容忍的態度。1917年11月,日美簽訂《藍辛---石井協定》,日本承認美國對中國的「門口開放」政策,承認美國有「機會均等」權利,美國則承認日本在中國有「特殊利益」。美日兩國拿中國的主權做交易,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利益,激起了中國人的憤慨,中國政府也不予承認。為阻止日本對中國的金融、經濟、政治等方面的控制,1919年5月,美國還提議建立美日英法新四國對華借款團,使日本停止一戰期間對華政治借款,美國藉機插足中國,阻止日本獨佔中國利益。



本野一郎


1918年1月,在大戰即將結束之際,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了「十四點計劃」,倡導建立「公正而持久的和平」。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戰敗而告終。一次大戰造成3000萬人的傷亡代價,戰爭帶來了巨大災難。為了重建「和平」,列強計劃召開和平會議。日本作為參戰國是和平會議的重要國家。為了在法理上得到列強對日本一戰期間擴張利益的承認,日本政府反覆討論日本的目標、提案。1919年1月18日,日本內閣通過了《關於與日本單獨利害相關講和條件案》,提出將德國在赤道以北太平洋諸島嶼的權利讓給日本,「德國根據條約及依其他慣例取得的山東省的領土領水租借、鐵道、礦山等一切權利、特權,以及與上述權利、特權的山東省以外的一切權利、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德國將青島濟南間鐵道及其一切支線、屬於鐵道所經營的礦山及附屬於鐵道和礦山的其他一切權利、特權及財產,轉讓給日本」。顯然,日本參加和會的最主要目的,是取得德國在山東和太平洋諸島的權益。日本認為:它要求這些權益是正當的,因為日本靠自己的武力將德國勢力從山東驅逐出去,取代德國在山東的利益理所當然。中國作為戰勝國,也派代表參加巴黎和會,中國目的在於收回德國在中國的權益。日本代表在巴黎和會上提出了山東權益轉讓給日本等要求,中國代表則提出廢除二十一條、收回戰前德國侵佔中國膠州灣、膠濟鐵路和山東的一切權利等要求。中日雙方在山東問題上針鋒相對。


巴黎和會開會情形


當時,日本為提高在遠東地區的影響力,以有色人種的代表自居,提出了廢除種族歧視提案。當時,歐美各國視有色人種低人一等,即使英國這樣日本的盟友,也對黃種人保持著優越感,日本的提案受到西方各國的強烈反對。日本最關注的是山東利益,它決定丟卒保車,將廢除種族歧視提案擱置起來。美、英、法等國正在醞釀成立國際聯盟。日本代表提出:如果日本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日本就不在講和條約上簽字,也不參加國際聯盟。為了拉住日本,英、法表示支持日本關於山東的要求,美國也擔心日本不參加國際聯盟而向日本讓步。列強最終在山東問題上,滿足日本的要求。巴黎和會上列強無視中國收回主權的要求,決定將德國在山東權益轉讓給日本,直接導致了五四運動的爆發。巴黎和會上中國代表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拒絕承認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權益,巴黎和會後,日本繼續擴大在東亞地區的「優勢」地位。

編輯 |閆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甲午戰爭之後,北洋水師的後續發展如何?
清代名儒阮元一生經歷如何?其有哪些重要成就?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