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拉上I-Pace的Waymo,真能領跑自動駕駛嗎?

拉上I-Pace的Waymo,真能領跑自動駕駛嗎?

不管爭議有多大,在自動駕駛這個題目上,正反雙方從來都是有來有往,分寸甚佳,互有攻守但都能守住底線,走得不緊不慢。

如此友愛的大好局面,終止於Uber的那場事故。

不管是一貫堅定的主機廠還是暗流涌動的供應商,似乎都不願意在這個風口浪尖出來躺槍,你能聽到的,都是一片謹慎自省的聲音,紛紛表示要延緩甚至暫停自動駕駛的相關測試。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Waymo。

第一輛搭載了Waymo自動駕駛技術的I-Pace原型車將會在2018年年底之前開始公開測試,並將加入到Waymo將於2020年啟動的出行共享服務之中。Waymo和捷豹路虎的工程師們要面臨的挑戰是,這一批I-Pace必須生而具有自動駕駛的能力,而不是通過改裝一輛普通的I-Pace來實現這個目標。兩個合作方已經宣布,在開始的兩年中,他們將共同打造20,000輛能夠自動駕駛的I-Pace,以滿足潛在的每日1百萬次的出行服務需求。當然,這筆交易所涉及的金額及條件並未得到公開的披露。

在Waymo現有的自動駕駛車隊中,大概有600輛菲亞特克萊斯勒的Pacifica,在亞利桑那州,車隊中的一部分車輛會為加入了「Early Ride」計劃的人們提供日常的接送服務。車隊中的Pacifica是插電式混動車型,並由Waymo負責將其自動駕駛的相關硬體設備和軟體系統整合入內。

菲亞特克萊斯勒和Waymo在密歇根組建了一個共同協作的團隊,專門用於為這支自動駕駛車隊提供技術支持。除此之外,Waymo之前擁有的一隊由Lexus RX SUV組成的自動駕駛測試的原型車隊在這一批Pacifica完成組隊之後已經悄然退出了歷史舞台。當然,比起這一隊過渡產品,我們更懷念那隻在《就算謝幕,它也曾經是破曉的那一點微光》中曾經被詳細解析過的「螢火蟲」(Firefly)。

2017年11月,Waymo正式開始在鳳凰城測試它沒有配備安全駕駛人員的MPV自動駕駛車隊。最近幾周,Waymo開始邀請一些參與到「Early Ride」計劃中的會員開始體驗由這些自動駕駛車輛所提供的共享出行服務。

GIF

比起以實用見長的Pacifica,Waymo的確需要挑選一些性能和豪華程度更為出色的車型來充實自己的共享出行服務車隊。今年三月的日內瓦,捷豹的I-Pace一經亮相,其寬敞的內部空間,出眾的豪華感以及讓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動力及續航里程便成為了它被擺在特斯拉Model-X的對手位置上最為充分的理由。而捷豹似乎有意在推動這種競爭,在國外,定價為$69,500 — $10,000的I-Pace不僅比特斯拉的Model X 75D更便宜,甚至比特斯拉入門級的Model S還要便宜$5,000。

I-Pace加盟Waymo的自動駕駛車隊,還可以被看作是應對通用汽車的Cruise部門的一種策略。現在通用汽車正在舊金山和亞利桑那州測試由雪佛蘭Bolt組成的自動駕駛車隊,而參與測試的這些Bolt將會加入通用汽車將於2019年啟動的商業化計程車項目。對於通用汽車來講,自動駕駛和電動化都將是未來可選的方向。但是它的競爭對手比如福特,則迴避了這種過於絕對的選擇,轉而關注混動車型如何能夠打開一片局面。

關於Waymo到底會在哪個城市率先開始使用純電動的自動駕駛車隊還沒有更進一步的消息,但是它的確計劃會在2018年的下半年在鳳凰城正式開啟完全無人駕駛的共享出行服務。現在已經被納入測試範圍的地區包括密歇根、舊金山、華盛頓州和亞特蘭大。Waymo的CEO John Krafcik明確表示2018年晚些時候會開啟自動駕駛的第二個商用市場,而這次與捷豹路虎的合作使得英國也很自然地成為了候選地之一。

其實對於自動駕駛,捷豹路虎並不是新兵,它曾經在一條位於自己考文垂總部附近的一條44英里的延伸道路上測試過一些自動駕駛原型車。2017年的夏天,捷豹路虎向Lyft投資了2500萬美元用以支持這家共享出行公司的自動駕駛和車聯網業務。作為這筆交易的一部分,捷豹路虎也會利用Lyft的平台測試自己的自動駕駛車型,當然,Waymo本身和Lyft也有獨立的合作關係。

現在這個階段大概是自動駕駛發展的高度焦慮期,而Uber這場致死事故是美國境內第一起事關全自動駕駛的致死案例(之前特斯拉的事故從自動駕駛技術級別上還沒有達到這個層級)。Uber已經暫停了自己的自動駕駛測試,曾經最為寬容的合作夥伴亞利桑那州也宣布暫時不再允許Uber在該州範圍內進行自動駕駛測試,Uber接下來還要面對更為深入的調查。

Waymo的CEO John Krafcik上周在談到Uber的這場事故時明確表示Waymo的技術標準在同樣的條件下應該可以得到更好的結果,至少如果撞上的是Waymo的自動駕駛車輛,49歲的Elaine Herzberg現在應該還活著。雖然Waymo和Uber年初的世紀官司最終以貌似和平的方式收尾,不過其中的暗流涌動應該只有雙方自己能夠體會。

對於像豐田這樣的汽車製造商來講,在Uber這場事故之後,面對自動駕駛的態度變得更為謹慎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對Waymo來講,在這條路上似乎從來就不存在其他的選擇,基於技術上的信心,Waymo不退反進的策略我們可以理解,但最終是否能夠成就它領先的身位,還需要時間的驗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車製造 的精彩文章:

在臉書的數據危機中,你的車輛數據還安全嗎?

TAG:極車製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