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帶來的危害
最近看了一部搞笑的電視劇,劇中男女主角因為受到詛咒,只要超過了安全距離就會各種鼻血直流、頭暈目眩,最開始2人都想到了手機,可是當接通電話的瞬間,2人皆是出現了難以抵抗的身體狀況,不禁讓人想到手機使人距離。確實,隨著時代的進步,已經過了寫信的時代,手機已經普及到人手一部,甚至2-3部。然而,在手機為我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為我們帶來了一些難以察覺的健康問題,下面我們就來細數一下手機為你帶了的各種問題。
細菌:首先,我來問你一個問題,你多久清潔一次自己的手機表面?手機現在就如同人身體的一部分一般,幾乎就是長在手上的一樣。眾所周知,手是很髒的,因為要不斷的到處接觸各種細菌,所以我們也會養成各種洗手的習慣,但是你卻忽視了一個嚴重的問題,你的手機也是如此的,可是你有木有經常清潔你的手機呢?雖然你的手機表面不會很容易沾上各種細菌,但是這還是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一項來自倫敦大學衛生及熱帶醫學學院2011年的研究發現,16%的手機上含有大腸桿菌。
簡訊脖:低頭黨所說的就是一些經常低頭看手機的人,隨著看手機的時間延長,會使你的頸部肌肉緊張或痙攣,甚至會感到神經疼痛,當然這也會影響到你的背部、肩膀和手臂。你需要做的就是儘可能減少低頭的時間,然後休息一下,做一些舒展背部的動作,也可以活動一下你的頸部。值得注意的一點,你在行走的時候盡量不要玩手機哦!有時候必須需要應用手機的時候,你可以把手機放在高一些的位置。日常你也可以通過瑜伽等鍛煉來減少頸部的損傷。
歪脖子:如果你的雙手正在做家務或是打遊戲時,這個時候的電話時機不得不說尷尬。通常我們會把手機夾在胳膊和耳朵之間,要知道這可不是一個自然的姿勢,若是恰好煲個電話粥,那你的脖子會非常痛。首選就是避免這一切的發生,你可以選擇在雙手脫離工作之後再接,要是不得不接,可以用耳機啊,雖然感覺很有道理,但是電話的到來經常會讓你猝不及防,來不及去找耳機。如果不可避免的完成了一個電話粥,這時候怎麼辦呢,你可以先休息一下,然後試著向其他方向移動你的脖子以保持鬆弛,也是可以緩解的。要是還不好,你就需要熱敷、鎮痛等治療了,如果一直不好記得看醫生。
文本手:與簡訊脖一樣都屬於手機相關綜合征的大家庭,長期保持你的拇指在一個彎曲的姿勢,你會感到手指的不適,久而久之,沒準你就會得上腱鞘炎,當你治療時首先的就是要減少你的手機使用。
肘管綜合症:當你把手機放到耳邊時,你的肘部會成歪曲姿勢,這會刺激到肘部的尺神經,你有可能會感覺到小指的麻木與刺痛感,以及肘部或前臂內側的酸痛。盡量不要讓你的肘部一直保持這個姿勢,也可以為你的肘部找個支點。結束這個動作或你可以使雙臂向不同的方向移動,在夜間睡眠時保持你的手臂伸直也會有所幫助。
車禍:千萬不要在開車的時候去碰你的手機,也許你的手速很快,5秒鐘就可以回復一條消息,但是不要小看這5秒,5秒就足夠發生點什麼了。這時候就不得不提某些人的一些心理了,總是以為禍事不會那麼巧的發生在自己身上。開車接電話可是違反交規的啊,雖然你可能帶著耳機,但是當你分心去處理另一件事時,你對開車的注意力也會減弱,你出車禍的概率會瞬間增加4倍,總之小心點,我可不希望你們出事,當然更不想因為你們的過失導致別人的生命受到傷害。
意外傷害:雖然已經提了一嘴千萬不要在走路時玩手機,但是我還是不放心,還是再來說一遍吧。低頭玩手機不小心絆到或者撞到樹上,其實已經很好了,試想你在綠燈時抬頭看了一眼繼續低頭玩,然後等變紅了,我已經不忍心往下想了。當然不僅在外面,在家中也一樣,一個不小心也會撞到茶几、桌子等等。
睡眠問題:其實,在夜間任何的強光都會導致睡眠障礙,而且這也會導致糖尿病、肥胖、心臟病和其他各種健康問題,智能手機所發出的「藍光」尤為嚴重。你需要保持卧室的昏暗來獲得更好的休息。
眼睛問題:智能手機發出的藍光波長越短,越會增快你的眼睛疲勞並導致疼痛,更有甚者還會損傷你的角膜。如果出現這種狀況,你最好趕緊休息並減少使用手機的次數以及時長。
干擾設備:如果手機離起搏器或植入式除顫器等醫療設備非常近時,這會對它們造成干擾,當然手機也可能會干擾助聽器等,一旦發現你的醫療設備出現一些問題,及時的聯繫醫生來解決。
癌症風險:目前並沒有研究表明手機輻射與癌症有什麼聯繫,但是這會使科學家們持續研究的一個熱點,如果不想成為實驗品,你需要減少你的手機使用時間。
社交:如果你與人交流時,你並不看著她,而是時不時的盯著手機,這很容易讓人以為你對她的不以為然,即便你有著很正當且重要的事情需要現在解決,我覺得你最好還是先說清楚再專心做一件事,這樣也會讓對方感覺到你對她的尊重,如果你要注孤生,當我沒說過。
作者:劉鑫 首都醫科大學 急診醫學碩士
審稿人:郭樹彬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導
中國科協中華醫學會醫學科普傳播專家團團長
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候任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醫學科普分會會長
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副會長
中國醫師協會醫學科普分會 醫學媒體聯盟主任委員
北京醫學會科普分會會長
北京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副會長
本期編輯:老馬識途
注:圖片來自網路
本文系微信公眾號「中華醫學科普聯盟」獨家用稿,
轉載前請先與我們取得聯繫,
歡迎您給中華醫學科普平台投稿:
並轉發我們的作品
您可以直接留言與我們取得聯繫。
TAG:中華醫學科普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