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軼事:康熙能擒鰲拜,漢獻帝為什麼鬥不過曹操?

三國軼事:康熙能擒鰲拜,漢獻帝為什麼鬥不過曹操?

在一些影視劇中,我們能看到少年天子鬥倒權臣的劇情,比如康熙皇帝勇擒鰲拜,崇禎皇帝智殺魏忠賢。那麼,一樣是少年帝王,漢獻帝劉協為什麼鬥不過曹操?

漢獻帝

影視劇往往為了觀影需求,劇情的設計一般都符合大眾平均智商,人物個性鮮明而簡單。而歷史上的漢獻帝,根本不似三國劇中表現的那麼懦弱,袁術曾評價過「聖主聰叡,有周成之質」。小小年紀就在兵荒馬亂中磨礪,面對複雜的局面,沉著應對,普通之資根本無法做到。

曹操

康熙和崇禎能夠做到,是因為鰲拜和魏忠賢雖然是權臣,但是有一個共同特徵,他倆的關係網和勢力範圍依然處於中央朝廷。鰲拜被擒拿時,他只是四個顧命大臣之一,而且地位並不是最高,八旗中真正肯為鰲拜賣命的未必有兩旗。魏忠賢更不用說,宦官的權利來自於帝權,崇禎想要下手,並不難。

漢獻帝

劉協之所以做不到,是因為曹操與鰲拜、魏忠賢都不相同,他是一個地方軍閥,許都就是他的根據地,在這裡,曹操說一不二,他的軍隊和臣子,只認曹操不認劉協。漢獻帝也嘗試過反抗,就是名揚後世的「衣帶詔」事件,可惜慘敗。

漢獻帝

如果我們假設一下,劉協與康熙相互換個身份,相信劉協一樣可以鬥倒鰲拜,而康熙一樣干不過曹操。

參考文獻:

1.《後漢書·孝獻帝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鴻門宴:六個明白人陪著一個糊塗人喝酒的故事
傳奇名臣金日磾:從匈奴王子到漢武帝託孤重臣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