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經濟學視角下農民參政的態度與行為選擇偏差分析

經濟學視角下農民參政的態度與行為選擇偏差分析

農民積极參与鄉村政治活動 畫/周喜悅

核心摘要:

除社會地位較高、有政治身份或處於東部地區等極少數農民群體外,其他大部分農民子群體政治參與態度與參與行為選擇偏差均很大。換言之,多數農民的政治參與態度對其實際參與行為基本不具有預測作用。受教育年限、家庭人均消費支出、政治面貌、社會身份、人際關係滿意度、就業地點以及是否知悉政治活動時間對農民政治參與態度與參與行為選擇偏差均有顯著影響。其中,僅受教育年限會拉大偏差,其他因素的作用方向相反,且是否知悉政治活動時間、社會身份和就業地點的影響程度最大。與前述同理,農民政治參與態度的行為預測性同樣受到以上各因素影響,且其中環境因素和社會資本起主導用。

在城鄉一體化背景下,傳統村務公開的形式和渠道已難以滿足農民尤其是異地就業農民對獲取村莊政治活動信息的需求,以電子信息化作為大數據時代村務公開的新途徑、新形式能有效解決當前農村面臨的村務信息時滯和信息盲區問題。政府可通過加大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搭建電子村務記實平台、提升農民(特別是村級信息員、村幹部)的信息素養及引導鄉村精英帶動等措施面向不同區域推進基層村務電子信息化,優化村務信息公開和傳播方式,推廣電子村務和網路參政形式,推進網路參政議政定期化、制度化和長期化,降低政治參與的信息搜尋、採集、加工、傳遞成本。深化農村基礎教育改革,同時將農民政治文化素質培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他們政治參與的效率和質量,防止其被邊緣化。推動農民就地就近城鎮化、市民化和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增加農民本地就業機會,減少他們政治參與的時間和空間成本。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後,農民異地城鎮化速度將放緩,地方政府可依託有條件的小城鎮和新型農村社區,探索農民就近就地城鎮化模式,並藉助「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契機,加快人口集聚、產業發展和產城融合,增強當地吸納農民就業的能力,促使農民就近就業,以便讓他們賺錢、顧家、政治參與三不誤。

文章摘自:《中國農村經濟》,2017年第12期。

原標題:郭君平等:經濟學視角下農民政治參與態度與行為選擇偏差分析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原作者:郭君平 曲頌 夏英 吳國寶

摘編:高建民

責任編輯:黃琲 排版編輯:黃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補齊資本、勞動力和生產率短板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