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真實數據看2018年區塊鏈市場形勢!

從真實數據看2018年區塊鏈市場形勢!

版權聲明

-----------------------------------------

為什麼2018年年初不明不白就暴跌了?

94事件ICO被打擊後,比特幣跌到谷底,出乎意料的是,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就直接衝擊到達了兩萬美金,而正當大家在「三點鐘區塊鏈群」聊得火熱,都無限看好區塊鏈時,比特幣又腰斬再腰斬到了六千多美金——都是些萬萬想不到啊!

整個數字貨幣市場在17年經歷了爆炸式增長,而在最後兩個月,增量佔據了全年增量的80%,這就像是你開車爬坡一樣,前面的坡都是有規律向上的,突然之間坡就被劇烈拔高了。

?(2016 年12月底—2017年12月底的區塊鏈資產漲跌走勢圖)

數字貨幣沒有實體資產的支撐,它類似精神資產,是由共識驅動的。

大眾情緒主要容易被外界事件所影響,有利好時:比如電商平台、線下零售店支持數字貨幣、主流金融機構如芝加哥交易所開通數字貨幣期貨,被這些消息一衝擊,大家就容易都看好,價格也就上去了。

如果出現各種黑天鵝事件,比如交易所被盜、美國國稅局IRS稅務加碼、各國政府輪流發聲監管等,都會讓大眾信心受挫,導致幣價下跌——要知道,大多數人都是看新聞來投資(來炒幣)的。

共識驅動的資產價格通常不會穩定,市場會隨著大眾的市場情緒而過上車,這一點可以用比特幣搜索指數來參考。

(Google 「Bitcoin」 搜索指數圖)

(比特幣價格最近一年走勢圖(2017年4月初——2018年3月底))

比特幣指數搜索與比特幣價格曲線無論放大還是縮小,其走勢都基本同步。但,這並不意味著兩者之間有誰決定誰的關係,有可能是因為很多人來關注比特幣,所以比特幣漲了,也有可能是因為其他事件讓比特幣價格劇烈波動,吸引了更多人的關注——它們之間更可能是一種相互作用的關係。目前比特幣價格萎靡,比特幣的搜索指數也降到了近半年的最低點。

- 除了社交媒體,比特幣價格也和鏈上交易額呈正相關。

(比特幣鏈上交易額曲線圖)

大眾交易熱度高的時候,比特幣價格也高,熊市大家交易意願低,比特幣價格也低。

一個現象:牛市的時候,數字貨幣的場外交易價格通過有溢價,可能會高於10%;而熊市的時候,場外交易價格通常機會沒有溢價,甚至是負溢價。

納斯達克的的日均波動率為0.89%,而比特幣的日均波動率為4.8%。數字貨幣目前是一種高波動率的資產,其中比特幣還算是最「穩」的(不穩的短期可以短期跌/漲很多倍),而比特幣50%的回調也並不罕見(6年出現過6次)。

(比特幣歷史跌幅圖)

圖中可以看到,比特幣歷史上出現過兩次>80%的回調,2018年初的回調,也並非新鮮事。

即便2018年初,區塊鏈泡沫破滅,但從泡沫的規模來看,可能不是最後的那個泡沫。

2018年4月1號時數字貨幣總市值約為$263billion(十億), 與DOTCOM(指互聯網泡沫)泡沫時的$7trillion(萬億)還相差26倍。

(幣種市值排名圖)

甚至,比特幣的市值還比不過我國的大茅台——非小號網站4月1號把茅台市值給添加上去了(估計用作對比吧)。

小結:

數字貨幣是高波動性資產。

數字貨幣的價格受消息面影響很大、受各國監管影響很大。

數字貨幣與股票財務報表不同,對價格的預測可以從鏈上交易量、交易所交易量、社交媒體的關注度、討論熱度等數據做多因子歸因分析。

如何看ICO?

ICO本質是早期互聯網項目預售軟體使用權的行為,參與者通過虛擬貨幣對項目方開發者進行支持,同時獲得該產品使用權的流通溢價機會。

區塊鏈領域,去年底ICO融資額超過40億美金,超過傳統VC融資。

(2015年—2017年的ICO和傳統投資對比圖)

2015年-2017年發起的ICO項目規模相當於VC的兩倍。

由於財富效應的展現,大量的散戶跟隨進場。

(史上獲利最高的ICO Top12圖)

因為害怕錯過(FOMO),導致市場瘋狂。

(幾個高熱度項目眾籌時間圖)

Brave的ICO,30秒籌集35Million, 讓人印象深刻。2017年5月到9月之間,各種高熱度ICO均需要爭分奪秒地搶投, 眾籌時間不斷被刷新記錄。

- Token不同於公司股票,沒有現金流,估值缺少DCF(現金流折現法)、P/E等估值方法。由於缺乏理性的估值辦法,上市後波動極大。

上圖為部分區塊鏈項目上線交易所後的價格差,部分項目上線後就有上十倍漲幅,而部分項目卻直接跌破發行價,在ICO初期,沒有什麼好的估值辦法,導致各個項目上線交易所後出現巨大的價格反差。

- ICO火爆,2017年的最大贏家卻是以太坊。

(以太坊價格走勢圖(2017年1月—12月))

儘管2017年出現了大量上線幾十上百倍的ICO,但以太坊本身的一年一千倍的漲幅笑傲群雄。

2017年收益最大的仍是公鏈、以及區塊鏈基礎設施相關項目。

(各種區塊鏈類別下的漲幅收益圖)

如圖、2017年最大漲幅的項目類別排行為:以太坊、區塊鏈基礎設施相關項目、金融類、社交/內容/廣告類、交易所、資產交易類、預測市場、身份認證….後面如:賭博類、數據存儲類、數字貨幣基金、健康、遊戲、VR等領域基本都沒什麼收益。

中國與世界區塊鏈市場

94之後,中國在世界的比特幣交易中不再起決定性作用

(各種法幣交易佔比圖)

過去30天,全球數字貨幣交易所中,法幣交易額的比例依舊是日元第一,RMB已然退出市場。

而原有的中國各大交易所紛紛轉移到海外,加上部分交易所對中國IP的限制,中國佔世界的數字貨幣市場份額已經無從查起。

儘管據說中國擁有比特幣80%的算力,但74%的比特幣節點在歐美。

(比特幣算力的節點分布圖)

由於2018年初中國政府對於數字貨幣的微妙監管,大量國內礦工向周邊國家以及加拿大遷徙。

美國是最大的ICO市場

美國、俄羅斯、新加坡、中國、香港、以色列在發起ICO上最積極。

如圖,美國在ICO發起與參與上熱度最高。(除中國被禁止ICO外)

大規模的ICO多數在歐美髮生。

註:大規模項目如Tezos、Filecoin、Polkdots仍在開發當中。

美國仍是區塊鏈項目的技術研發中心。

舊金山及矽谷地區仍是技術集中地。

由於區塊鏈還在早期階段,中國目前還不是區塊鏈世界的核心,但不得不提的是,中國數字貨幣在市場份額上影響巨大,數字貨幣市值排行的前20名當中,不乏中國區塊鏈項目的影子,如Neo、Tron、Qtum、BNB、VEN,對了,還有Bitcoin Cash 如果也算的話。

區塊鏈的研發以英文世界為主,歐美在人才、技術方面有先發優勢,但中國有可能藉助巨大的市場和人才技術以及投資熱情後來居上。

關於監管

未來數字貨幣的發展,仍然會收到各國監管很大的影響。

這張圖展示了17年不同國家對數字貨幣的態度,紅色表示禁止,黑色表示已出台相關法律進行規範,黃色則表示正在商討中,綠色表示支持ICO,淺灰則表示未發生。

可以看到的是,大多數國家對ICO的態度都是走向規範化,趨嚴管理。

中國監管層的不確定性一直是影響數字貨幣走勢的一個很大因素,儘管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越來越小,但仍不能小覷。

2018年美國監管的落地會影響市場走向。

簡而言之,項目方認為自己發的是utility token, 所以不在SEC處註冊,而SEC則傾向於將所有的區塊鏈資產看成是證券,除非項目方能證明不是。這對於任何監管部門來說都是個難題。

2018年的可能

傳統VC紛紛布局區塊鏈,由於配合監管,區塊鏈項目的融資更傾向於向VC轉移。

傳統金融的動蕩(周期性的金融危機)帶來避險資金進入區塊鏈市場。

配合監管的區塊鏈項目導致普通散戶很難參與,項目方需配合進行信息披露,好處是散戶們參與的風險也相對降低。

美國監管落地的可能性是機構以美金投資合規的美國項目,以換得股權,項目則通過美國Regular A+的流程,公募上市。

ICO有可能進化成DAICO的模式,使得參與者對項目方資金有掌控權、包括鎖倉、投票撤資。

通過ICO,短期快速上線交易,獲得高額回報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未來優質的區塊鏈項目普遍傾向於更長期鎖倉、分批釋放的節奏。

2017年進行的ICO項目,經歷1年的時間後,「消失率」大增,大部分項目因為遲遲不能落地一再拖延,大眾失去信心後將逐步下跌甚至歸零。

交易所為了保護用戶利益,從大量上新幣吸引新用戶註冊會慢慢轉型,優選代幣,主動下架劣質幣,交易所之爭、代幣之爭將會異常激烈。

一些大規模的應用落地,將讓區塊鏈重新走入正軌,如閃電網路、雷電網路、Filecoin、EOS等,新平台的搭建讓區塊鏈重新被賦予想像力。

2018年的重點發展方向仍是對現有共識系統的創新,比如PoW與PoS的結合、PoA、PoR還有更多Po(X)等各種新型共識機制的理念競爭。

繼加密貓(CryptoKitties)的流行後,區塊鏈的殺手級應用仍可能出現在遊戲、賭博等領域。

ERC721代幣標準有可能成為新的關注對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蘇江 的精彩文章:

陽春三月,又到了萬物復甦的季節

TAG:蘇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