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秦伐楚兵力非60萬不可?

為什麼秦伐楚兵力非60萬不可?

我們先說一下背景,秦朝伐楚之前,剛把燕國和魏國滅國,李信帶兵二十萬進行了第一次伐楚,大敗;楚疆域五千里,持戟數十萬,與秦有四世之仇,秦與楚之戰,楚有亡國之危,所以君臣一心,上下同力,秦嬴政以王翦老將軍為帥伐楚,不出兵則已,出兵則必空秦國甲士全力以赴,否則,必不能輕易戰勝楚國的哀兵。

「兵法雲,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

「吳孫子之時,八家為鄰,一家出一人從軍,需七家奉之。故言十萬之師舉,不事耕稼者,七十萬家。」

春秋的時候,生產率較低,但人吃馬嚼每天消耗的糧秣卻不會因此變少,所以徵兵比例也很低。按照一戶人家5到8口來算,八家就是40到64人不等,所以吳國的徵兵率僅為1.5%——2.5 %。

秦國經過商鞅變法,鼓勵農耕,每畝所產,比春秋多了不少,大概每五家便能出一名兵卒至千里之外,秦伐楚時, 秦國已經佔據了一半天下,擁有三百多萬戶,每戶為五到八口之家,人口千五百萬到兩千萬之間,秦朝出動全國之力,也不過得六十萬人,徵兵率則是3%——4%。

秦朝全國之力只能支持60萬兵力出征,不要感覺兵力少,事實是,兩千年內,歷朝歷代的徵兵比例都不會比這個數字高出多少來。二戰時德國兵力最雄厚的時候徵兵率為11.5%-14.7%之間,德國當時總人口當時八千萬左右,加上僕從國軍,也不過一千萬出頭的樣子,近現代有化肥有工廠的科技水平下,一個社會所能養活的軍隊也不外如是,更別提秦代了。

60萬,這已是秦國徵兵的極限,再多,就要極大影響後方生產,百姓的日子便過不下去,前線的將士便要面有菜色了。當年趙國在長平之戰時,徵兵曾經達到過10%的標準,結果就是趙國經濟崩潰,舉國之粟也養不活前線士兵,向鄰國借糧也借不到,只能速戰,這是血一般的教訓。

「故,楚國非六十萬不可伐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成語每日一薦|卜晝卜夜應該怎麼用,你知道它的典故嗎?
江南夜景之巡塘古鎮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