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香港巴塞爾藝術周畫廊展評:強勁與繁榮之下是什麼?

香港巴塞爾藝術周畫廊展評:強勁與繁榮之下是什麼?

2018香港巴塞爾藝博會現場。圖片:致謝香港巴塞爾

香港巴塞爾藝博會期間最大的驚喜該是漢雅軒的「引用!引用!引用!吳山專和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爾」——這個展覽如去年在北京長征空間舉行的「起因和從中投射出來的例如物」一樣豐富,再一次以美術館回顧展規模呈現了兩人悠久而多變的藝術實踐,卻顯得更為輕鬆、有趣。

近三百件不同系列的作品融洽地填滿了整個空間,佔據了半個空間地面的作品也很好地體現了貫穿吳山專和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爾三十年藝術生涯的幽默感。相較於「引用!引用!引用!」,畢打行大廈內其他畫廊的展覽有比較明顯的博覽會傾向,從Jennifer Guidi到Doug Atkins、Jim Shaw及OSGEMOS等國外藝術家的作品均非常討喜,在整體展覽安排中及作品畫面上明確地指出當地市場的大繁榮狀況,但總顯得過於禮貌。

新恆基大廈建築效果圖。圖片:Courtesy of H Queens, 2018

新藝術地標、畫廊聚集地——新恆基(H Queens)大廈內,豪瑟沃斯香港空間的首個展覽獻給了馬克·布拉德福特(Mark Bradford),而藝術家在近期完成的新繪畫很好地展示了畫廊兩層空間的潛力。布拉德福特新的大型地圖畫作間接地與香港的都市狀況發生聯繫——「如何確認個人化的城市邊界」,這個普遍而艱難的問題事實上將數個國際大都會串聯在一起;展覽中《I finally touched the sky》(我終於觸碰到了天空,2018)等使用了漫畫、招貼等元素的小型作品以極端細膩的色彩及緊張而豐富的情感意象讓人駐足。

豪瑟沃斯香港畫廊「馬克·布拉德福特」展覽現場。圖片:? Mark Bradford;Courtesy the artist and Hauser & Wirth;Photo by JJYPHOTO

佩斯畫廊香港空間在新恆基大樓的新空間首個個展是一張安全牌:奈良美智。無論如何,全香港沒有人不喜歡奈良美智的作品。藝術家在日本信樂地區創作的全新陶土雕塑為他的長期創作注入了新生命(藝術家動情地自述:「最近我意識到,陶土比鉛筆還要自由。」),儘管對於一名奈良美智門外漢來說,這次展覽展現的突破可能是難以察覺的。

佩斯畫廊第二家香港空間開幕首秀「奈良美智:陶瓷作品及其他...」展覽現場。圖片:致謝藝術家和佩斯畫廊

卓納畫廊香港空間的Micha?l Borremans展覽讓人揪心的畫面仍歷歷在目;沃爾夫岡·提爾曼斯的展覽則更符合一種博覽會心情:充滿個人意味的畫面肆意、感人,而帶有輕柔諷刺意味的、反慣常視角《Shenzhen from Hong Kong》(2018)對於當地社會、政治問題的禮貌性關注也是相對罕見的。

卓納畫廊香港空間「沃爾夫岡·提爾曼斯」展覽現場。圖片:致謝藝術家和佩斯畫廊

讓人吃驚的的是新恆基大樓的人流控制:嶄新畫廊大廈(數個畫廊縱向共處於一幢狹小的大廈內難道算是這個城市的獨特靚麗風景嗎?)眾多展覽開幕之時龐大的觀展人群被迫要長時間在樓下等待不算緩慢但數量嚴重不足的電梯、走後門或乾脆爬十幾層樓梯(萬幸的是,每層樓挑高並不算太高),而開幕翌日各個畫廊要互相拜訪,以尋回屬於自己的酒杯也不是什麼讓人愉悅的事。

白立方畫廊和貝浩登畫廊分別帶來了Antony Gormley和KAWS的作品。就如同其他一些廣泛受到區域內觀眾歡迎的藝術家一樣,兩者不懈地在自己長期而穩定的創作系統基礎上進行形式方面的突破,但是這些似曾相識的作品的總能催眠觀眾,使他們忽視其中的激進意義,轉而因一種親近感、熟悉感而感到安心:無論藝術市場起起落落,經濟或好或壞,分別代表了一種精英知識分子文化及大眾文化兩種截然不同傾向的Gormley、KAWS等是永恆的。KAWS展覽開幕時現場大量的日本觀眾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

香港貝浩登畫廊KAWS作品展覽。圖片:Courtesy Perrotin;by Ringo Cheung

K11藝術基金會三個藝術空間的兩個展覽——由劉秀儀策劃的大型群展「Emerald City」及陸明龍的個展「2065」——很好地平衡了香港的藝術圖景。陸明龍的「2065」延續了藝術家與中華未來主義及電子遊戲有關的長期創作,混淆了現實與虛擬環境的作品顛覆了」playstation」 (「玩站」)、「風水師」(「geomancer」)的詞的傳統概念——我們有理由相信在詞義及理念層面上發生的遊戲就是有效的革命性力量的體現;而展覽精細而有衝擊力的整體布局可以與吳山專和英格的展覽相提並論。另一方面,跨越了兩個展覽空間的龐雜展覽「Emerald City」以《綠野仙蹤》的「翡翠城」為展覽概念出發點討論幾何與社會空間的關係。讓人驚嘆的參展藝術家名單——從Oscar Murillo、Adrián Villar Rojas到王凝慧、孿生姐妹藝術家組合山河跳!還有張恩利——呈現了一幅極其豐富的圖景,以一種難以置信地真實的方式(這種豐富、難以置信的真實是最合宜於當下現實的反應)嘗試超越傳統的「幾何」概念。

K11 Art Foundation展覽「Emerald City」展品之一,王凝慧的《無題》(2016),來自摩洛哥的三億年海百合化石鍍金(尺寸可變)。圖片:致謝藝術家及膠囊上海

K11 Art Foundation展覽「Emerald City」展品之一,Ashley Bickerton的《Seascape: Floating Ocean Chunk No. 1》(2017)。圖片: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Lehmann Maupin, New York and Hong Kong;Elisabeth Bernstein

參加了2017年威尼斯雙年展的楊嘉輝及「聲音掏腰包」創辦人楊陽共同在太古坊康橋大廈的ArtisTree策划了「Notating Beauty That Moves – Music at an Exhibition」。展覽小而出人意料地優秀,其中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及約翰·凱奇(John Cage)等人物的作品均讓人為之一振。這場持續26天的免費展覽共有十三場音樂會,是藝博會期間難得慷慨而賣力的展覽。筆者觀展時,工作人員正在饒有興緻地修理展場正中間的三角鋼琴,這本身就是一件富有趣味性的表演。

Para-Site處由康喆明策劃的大型群展「一獸、一神、一線」一如既往地龐雜,豐富。這是此巡迴展覽的第二站——展覽從孟加拉國達卡藝術峰會巡來,也將在今年下半年巡往緬甸仰光及波蘭華沙——超過40名藝術家共同以織物材料為線索將東南亞區域內錯綜複雜的政治、社會、宗教等問題編織在一起,鼓勵觀眾細細品味,探索其中的精妙——但是,對於眾多來去匆匆的國際觀眾來說,這不啻於一個相對沉重的負擔。

Raja Umbu的《綉有克都紋飾的半裙》描繪先祖抵達松巴島的場景,2010。圖片:致謝藝術家和Para-Site

藝博會或拍賣行中異常強勁的藝術市場或是大量的畢加索對於這個城市的藝術發展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香港本地藝術家的邊緣化狀況是否有了什麼好轉?顯而易見的是一片祥和氣氛,誰也沒有必要在此危言聳聽,掃興地指出盛世背後的暗涌。馬克·布拉德福特在展覽開幕前的一次採訪中提到,他感興趣於香港本地菲律賓勞工休息日等獨特現象,並可能在未來的創作中討論這些問題。希望圍繞藝術實踐頻繁進行全球活動的人們——藝術媒體、收藏家、美術館館長甚至是畫廊主或是畫商們——也能夠對本地問題同樣銳利、好奇,也能夠有同樣充足的時間以停下來觀察一下各地的風土人情。

文:尤二

▼掃描下圖中二維碼,進入artnet中文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rtnet報道 的精彩文章:

想迅速發財嗎?想儘快變現嗎?毒舌藝評人Kenny從倫敦帶回一點圈內秘密
怎樣做到:剝掉層層顏料,卻無需真正碰觸《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TAG:artnet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