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開誤區,合理輸血
合理用血一直都是國家和醫院關注的話題,隨著對合理用血的推進,醫務人員對於合理用血的重要性有了初步的認知,但許多業外人士仍存在諸多誤區,導致了很多「安慰血」、「營養血」等無效血液製品輸入,不僅浪費了緊缺的血液資源,還大大提高了產生不良反應和罹患血液傳染疾病的風險。
1
誤區一
血有「營養」,多輸沒有壞處。
雖然輸血治療已是眾多急慢性疾病的常規治療手段之一,但其弊端也明顯存在,例如輸血存在許多不良反應,嚴重的不良反應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急性輸血反應(發生在輸血過程中或輸血後24h內的不良反應)通常分為以下三類:1.輕度反應:過敏,蕁麻疹等。2.中重度反應:非溶血性發熱反應,細菌感染,存在致熱源等。3.威脅生命的反應:急性血管內溶血,細菌感染並感染性休克,體液超負荷,過敏性休克,輸血相關性肺損傷等。
遲發性輸血併發症一般為兩類:1.血液傳播疾病:HIV感染,嗜人T細胞白血病病毒HTLV-Ⅰ型和Ⅱ型感染,丙肝和乙肝,梅毒,瘧疾等等。2.其他遲發性輸血反應(可發生於輸血後幾天、幾月甚至幾年):遲發性溶血反應,輸血後紫癜,移植物抗宿主病,鐵超負荷(見於反覆輸血的患者)。
2
誤區二
「我要輸全血,裡面什麼都有才最好」
事實上,多數情況下患者僅僅是因為缺失某一種血液成分,輸入全血不僅導致了血液成分的浪費,也加大了患者心肺負荷與產生不良反應的風險。成分血的輸注不僅可以防止血液浪費,同時對患者高效地「對症治療」-缺什麼補什麼,又降低了患者的輸血風險和輸血成本,是目前最科學合理的輸血方式。
全血實際上也並不是所有血液成分都存在或存在功能。在對血液保存時,需要加入血液保存液,由於血液保存液僅是針對紅細胞設計的,對於其他成分並不能百分百保存,所以有些血液成分的功能部分喪失,起不到治療的作用。而大部分血液內病毒都存在於血漿中,輸入全血提升了傳染疾病的患病風險(需要輸注血漿的患者可以選擇新鮮冰凍血漿和冰凍血漿,都是經過病毒滅活的成分血製品),還極有可能引發輸血後的循環超負荷。
3
誤區三
我「血液指標」低了,我就要輸血
所謂的「血液指標」通常指血紅蛋白含量(Hb)/紅細胞壓積(Hct)和血小板(PLT)計數,分別對應血液成分為「懸浮紅細胞」和「血小板」,此外衡量是否需要輸血的指標還有凝血功能測定等,對應血液成分通常為「冰凍血漿」、「新鮮冰凍血漿」和「低溫冷沉澱」。
對於是否需要輸懸浮紅細胞,在《臨床輸血技術規範》中明確規定:Hb100g/L不必輸用,Hb在(70-100)g/L則根據病情決定。心腦血管疾病和心衰患者,輸血指征可由Hb70g/L放寬至(80-90)g/L,但也很少需要>100g/L。
對於慢性缺血性疾病,Hb長期低下,機體已經耐受,如突然大量輸注懸浮紅細胞使長期較低的Hb驟然提升至正常值,會導致機體不耐受,從而增加心肺腦部血管壓力,造成嚴重後果。
而一般情況下血小板的輸注,需要結合病人病情,如有無出血點等,對於手術病人血小板低於50*10^9/L時需輸入血小板後擇期手術。各類血漿製品和低溫冷沉澱的輸入,也需對應患者實際的凝血功能情況而定。
輸血不能預防患者血液的減少與損失,也不是治療的根本方法,醫師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和病情對症治療,出血先止血,能不輸就不輸,能少輸決不多輸,科學合理輸血才是最簡單快捷減除病痛的方法。
綜上所述,做到對輸血風險的清醒認知、血液成分的合理應用和堅持「能不輸就不輸,能少輸決不多輸」的科學倡導,才是對患者的生命負責,才能用最少的成本、最小的風險對患者做到最高效率的保障。
供稿:于思遠
審核:趙曉明
TAG:上海市東方南院檢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