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人類如廁史是怎麼樣的一個過程?

人類如廁史是怎麼樣的一個過程?

當你早上坐在馬桶上酣暢淋漓的時候

有沒有想過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古代

我們的先人們

是以什麼樣的姿勢和工具

完成這項重要的身體「屎」命的?

這條有味道的推送

將帶你一探究竟

首先,將歷史的鏡頭回到遙遠的遠古時代。

那些衣食不足尚不太知榮辱的祖先

在偶爾的吃飽喝足後,卻會對自己的排泄物進行謹慎的處理。

雖然方法有點簡單粗暴,

但畢竟已經有了「屎不外露」的意識,

這點已經相當的難能可貴

人類的進步不僅體現在吃喝玩樂上,

還有對排便方式的追求上。

當我們的祖先從採集狩獵時期

步入不再居無定所的農業社會

於是茅坑誕生了。

下面插播一個春秋時期關於茅坑的

著名歷史故事。

《左傳》記載:

晉景公,「將食,漲,如廁,陷而卒」

貴為一國之君的晉景公死於上廁所沒站穩

這要歸罪於當時的茅坑實在是太簡陋

一個又大又深的坑,

搭兩塊主竹板就算完事

坑雖簡陋,如廁卻也有三六九等之分

比如,貴為一國之君的晉景公的用的廁紙就是最高規格的

雖然這種高檔廁紙只是一根一根的竹籤,

但相對於用土坷垃、

樹葉等「廁紙」的平頭老百姓,

這已經是帝王的待遇了。

再後來,到了強盛的大統一帝國西漢,

為了解決蹲著容易腿麻,

掉進茅坑容易被淹死等問題,

聰明智慧的勞動人民

已經開始把創新的思維運用到了廁所的設計上。

在西漢晚期和東漢時期的許多漢墓里

都少不了廁所的位置。

這些專門為貴族們身後的魂靈準備的廁所製做工藝考究

絲毫不亞於今天的旱廁。

同時期,夜壺「虎子」也誕生了。

這個偉大的發明使夜裡的生活更加和諧,

為人類的繁衍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當時許多有錢人家,

已經有了多居兩衛甚至多衛的設計,

充分滿足婆媳不和,男女有別的需要。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滾向了啥都很講究的唐朝。

因為講究的李世民,

不想讓他老爺爺的名字成為人們日常器物

夜壺「虎子」改名成為了「馬子」

開啟了「馬子」為人民服務的新時代。

不光是馬,豬也很積極。

唐朝的家居茅廁已經升級換代,

本著家居空間合理利用的風水學原則,

唐朝百姓已經將自家茅房

與豬圈連在了一起。

一糞變兩糞,肥田、飼料雙利用,

這種綠色、生態的理念

一直傳承到了現在。

除了味道有點大,蒼蠅有點多,

這種模式還真沒什麼不好。

在追求廢物合理利用的同時,

人們也不忘追求如廁的舒適性。

到了明清時期,

終於出現了專供坐著排便的「恭桶」,

有些人「蹲不下」的歷史難題由此解決。

而帝王家的如廁規格,

也在這一時期達到了頂峰。

話說慈禧太后上個廁所,

要兩隊太監宮女伺候左右。

更衣凈手等講究衛生的流程自不必多說,

而且她徹底沒有了掉進廁所淹死的擔憂,

供她如廁的「官房」

溫度適宜,氣味清新,

用絲綢製成的皇家廁紙

用料講究,柔軟貼心,

這種拉屎的感覺簡直妙不可言。

慈禧的待遇放之如今,

恐怕也沒有幾個人敢與她相比。

記得小時候剛不尿床那幾年,

家裡沒有沖水馬桶,旱廁又太臭,

使用搪瓷尿盆在屋裡解決,

是我曾經能想到的最高級的拉屎方式。

再後來,隨著沖水馬桶的普及

家裡的廁所由蹲坑變成了座便

也許,有的家庭已經變成了能加熱、會噴水的

智能馬桶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大唐朝之「出征大勝」
這個太子被人當面直呼「奴才」,死後首級被父親用來祭奠大臣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