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特刊 春季新品回顧

特刊 春季新品回顧

相機筆記,幫你買到好產品。加入微信群,第一時間了解促銷信息。加群方法:添加微信號CameraNote4,回復佳能、尼康、索尼、富士、M43(以上5選2),電腦、手機即可。

(全文約3400字)

2019年已經走過四分之一,讓我們回顧下近期推出的新產品。

佳能

今年2月,佳能推出了850D、88D、5DS II共3款數碼單反。時間上,很符合佳能的一貫節奏:750D-800D-850D剛好間隔2年,而5DS II則延續了全幅產品4年一更新的做法。850D和88D的升級算是例行公事:換上和M50相同的CMOS,加強實時取景對焦,同時提供一個「噱頭」的4K視頻拍攝。誰讓隔壁家的D5x00系列一直在擠牙膏呢,這樣的升級沒什麼不好。

高像素產品這邊,佳能在過去4年就沒有那麼輕鬆了。客觀來說,5DS II只能說補上了短板,畢竟完全無低通是索尼a7R、尼康D810在5、6年前就做到的;而全畫幅背照式CMOS的使用,也有索尼多款微單和尼康D850作為先例。好在,從目前看5DS II的配置非常均衡,配合佳能在鏡頭群和市場宣傳上的優勢,應該不愁銷售。

鏡頭方面,已經服役25年的EF 50/1.4 USM終於正式退出歷史舞台。新產品EF 50/1.8 IS USM不僅加入了鏡頭防抖,同時還有Nano USM加持(應該不會再燒馬達了)。唯一問題,光圈減小一擋,會讓那些有「F1.4情結」的用戶頗為糾結。

·····

索尼

在過去一年,a7SIII替代a7III成為Rumor里日常要發布的產品。沒成想,索尼真的將它留到2019年才正式發布——比GH5S遲到了整整一年。

好在,最終規格沒有讓大家失望。全新開發的1500萬像素堆棧式CMOS,為a7SIII帶來了更好的連續對焦(107點相位檢測)和更高幀率的慢動作拍攝功能(FHD 480p)。最重要的,a7SIII堆棧式CMOS中的DRAM在拍攝視頻時也有效,這就讓果凍效應變得微乎其微。雖然像4K 60p、4:2:2等特性依舊缺席,但也算是和GH5S有了不一樣的側重點。

索尼在CP+上展示了400-600/5.6的開發原型。規格上和佳能200-400、尼康180-400開啟內置增距鏡差不多,體積上看也大體相仿,應該還是給戶外賽事準備的。畢竟明年就是奧運年了,而索尼目前的遠攝大炮還只有FE 400/2.8 GM OSS這1款——即使算上加轉接環的A 300/2.8 G SSM、500/4 G SSM也只有寥寥3款。去年9月的Photokina上,佳能、尼康先後發布全幅微單,微單在消費類市場替代單反成為市場主流已不再是一句空話。但在體育攝影等專業領域,微單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尼康

去年9月,尼康推出了N1、N1X兩款全畫幅微單相機,總算讓大家對這家百年公司有提起了信心。在剛剛結束的CP+上,尼康公布了N卡口的鏡頭路線圖,除了已經發布的24-70/2.8-4、70-210/3.5-4.5、40/2外,未來兩年我們還會見到35/1.2、55/1.2、85/1.2和一款中遠攝大光圈鏡頭(105或135唄)新品——尼康大概是被F卡口的狹小規格憋壞了,第一批定焦除了40/2以外都是超大光圈產品。

相對於全畫幅微單的搶眼,日常更新的D3500和D5700就相當Just So So了。可能也難為尼康了,從2017年公司內部重組以後,研發節奏就被嚴重打亂了。去年總算是補了D650的功課,而現在也算把入門單反產品線重刷了一遍。

·····

理光(賓得)

理光在Photokina2018上公布了全畫幅GR的開發計劃,並且展示了1個3D列印模型和2段概念視頻。在不久前的CP+2019上,這個模型終於變成了真機樣子,同時主要規格也明確了約4200萬像素背照式CMOS和28mm F2.8鏡頭。最大光圈並不突出,但好在機身整體較為輕薄,畢竟徠卡Q的鏡頭也存在像場方面的爭議嘛。

按照賓得理光的一貫表現,全畫幅GR應該要到今年下半年才能正式發布。沒關係,對於這家公司、這款產品,相信粉絲們有足夠的耐心。

·····

富士

在CES2018上,富士發布了X-Pro3和X-E3S。X-Pro3的最大亮點是採用了2800萬像素背照式CMOS,不過像是電子快門、連拍、視頻方面都沒有明顯加強——這些大概還要等X-T、X-H系列的新產品才能徹底解除封印。

至於X-E3S則用2800萬像素普通CMOS替代了原來的2400萬像素X-Trans CMOS。有消息稱,由於CMOS供貨和定製化成本的問題,富士未來只會在X-Pro、X-T、X-H這3條產品線上保留X-Trans CMOS。

相比之下,更受重視的顯然是G卡口中畫幅相機產品線。繼低價位的GFL 50s發布之後,富士在44×33畫幅市場有了進一步的突破。接下來就是肯定是繼續豐富鏡頭群。本次CP+上,富士就發布了相對平價的GF 55mm F3.5,等效135全幅43mm F2.8,沒R(光圈環)、沒WR(防水),價格倒是只有GF 63/2.8 R WR的一半左右。

·····

適馬

在CP+2019上,適馬發布了10款尼康N卡口鏡頭,規格分別為14/1.8、20/1.4、28/1.4、35/1.4、50/1.4、85/1.4、105/1.4、135/1.8、70/2.8微距、150/2.8微距——嗯,沒錯,ART定焦現已全部提供N卡口版本。其中,35/1.4和50/1.4均為018的新版本,而28/1.4和150/2.8微距都是今年推出的新鏡頭。

另外,適馬在去年年底發布的SPORT 70-200/2.8和C 70-200/4現已正式上市。同時,適馬也表示今年還會有全畫幅微單的變焦鏡頭。ET猜應該會有14-24/2.8和24-70/2.8。

·····

騰龍

最近兩年,騰龍推出的新鏡頭焦距都頗為復古,大有將自家銘鏡逐一復活的感覺。既全幅微單28-75/2.8,全幅單反17-35/2.8-4、70-210/4之後,騰龍又在今年年初推出了APS-C微單17-50/2.8,全幅微單24-135/3.5-5.6以及全幅單反180/3.5微距。A16、190D、B01……不知道還有多少攝友記得這些編號。

當然,新鏡頭的推出遠不如騰龍宣布復活「勃朗尼卡」品牌的消息來得震撼。巧合的是,蔡司也在今年1月宣布開發Ikon數碼相機。ET大膽推測騰龍、蔡司又搞了一波PY交易。只不過,兩家公司目前都只宣布要做可換鏡頭數碼相機,具體畫幅、什麼卡口一概不得而知。

唉,突然想起天堂里的Contax G Digital。

·····

VIVO

依稀記得去年3月,華為P20 Pro憑藉1/1.7英寸約4000萬像素CMOS讓整個IT數碼圈一片沸騰。而這也拉開了手機拍照CMOS的新一輪軍備競賽。在MWC2019上,VIVO展示了概念機XEPA,搭載了2/3英寸堆棧式CMOS的主攝像頭和等效焦距100mm的遠攝鏡頭。vivo還為XEPA定製了磁吸式附加鏡頭,可以將主攝像頭的焦距轉換為21mm。沒辦法,2/3英寸CMOS對成像圈要求很高,市售附加鏡很難滿足使用需要。

1/1.7英寸以上CMOS手機的出現,就像是給固定鏡頭相機市場打出了一條「二向箔」。根據CIPA的統計數據,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固定鏡頭相機的銷售表現有了進一步下滑。

大疆

大疆在CES上發布了OSMO 2 PRO手持雲台相機,它和去年登場的精靈5 Pro一樣採用了1英寸CMOS和可換鏡頭設計,可以使用等效焦距為20mm、28mm、50mm和100mm的大疆XL鏡頭。其實大疆早就是一家相機公司了,而現在,OSMO 2 PRO距離我們通常理解的「相機」又進了一步。

目前,大疆擁有XL、M4/3、DL共3種可換鏡頭相機系統。不難看出,M4/3產品線(禪思X5、X5S)只是一個過渡,大疆的野心是不會滿足於開放系統和由其他廠商提供鏡頭。我們知道,DL是支持全畫幅CMOS的,也就是大疆完全有能力推出全畫幅微單相機——當然,肯定是攝像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如果說OSMO 2 PRO是OSMO和精靈5 Pro的混合體,那麼拿如影和禪思X7混合呢?ET覺得大疆的瓶頸應該不是技術,可能是CMOS供給或其他限制。

·····

·····

·····

·····

·····

好了……ET編不下去了,感謝大家看到這裡。如果您還感覺一臉懵逼的話,不妨再看看標題,再看看文章里提到的年份。最後祝大家愚人節快樂^_^

打開「支付寶-紅包」

先到先得!

(完)

求留言、求打賞、求分享、求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相機筆記 的精彩文章:

「搖搖樂」到底是什麼?
松下高端微單三劍客國內首秀

TAG:相機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