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此民族的膚色黃白混合,自稱李陵後裔,至今還在為祖國守邊疆

中國此民族的膚色黃白混合,自稱李陵後裔,至今還在為祖國守邊疆

原標題:中國此民族的膚色黃白混合,自稱李陵後裔,至今還在為祖國守邊疆


提示:歷史可以改變我們的膚色,但卻改變不了我們愛國的心。大馬的腳印小馬踩著走,柯爾克孜族人在歷史的長河裡,用2000多年時光腳步踐行了胸膛里那顆火熱的心。在2000多年的時光里,勤勞善良的他們雖然屢受外敵侵略、威脅,但忠於祖國的赤子之心從未改變,在強敵面前,從不屈服。尤其是在近代反侵略鬥爭中,更是英勇頑強,不屈不撓,表現出了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真摯情懷。



克孜勒蘇是中國新疆西部的一個自治州,簡稱克州,全區面面積7.09萬平方公里,下轄一個縣級市與三個縣,是中國惟一的以柯爾克孜族為自治民族的自治州,州府駐阿圖什市。克州位於祖國的最西部,地處天山南脈、昆崙山北麓和塔里木盆地西端的帕米爾高原山,90%以上為山區,被稱之為「萬山之州」。這裡邊境一線地區點多、線長、面廣,通外山口多、管控難度大。然而,生活在這裡的柯爾克孜族人卻有著世世代代為祖國守衛邊疆的光榮傳統。


加爾買買提·阿不都熱合曼,男,柯爾克孜族,1981年4月7日出生,牧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了對邊防事業的熱愛。曾先後被新疆邊防總隊評為「優秀護邊員」,被柯爾克孜克孜勒蘇自治州人民政府表彰為「民族團結模範」、「優秀護邊員」,被烏恰縣黨委表彰為「愛國擁軍模範」、「民族團結先進個人」、「優秀護邊員」,2014年又被公安部邊防管理局表彰為「感動邊疆十大人物」,2016年被評為「全國愛國愛軍模範」,2017年7月被中宣部、民政部評為「最美擁軍人物」……在這些榮譽的背後是,加爾買買提十年如一日,守護祖國邊疆默默奉獻的事迹。


在烏恰縣近千里的邊境線上,有4000多名護邊員義務守衛在帕米爾高原,加爾買買提可謂他們中間的優秀代表。在加爾買買提的記憶里,有這樣一個細節讓他終身難忘:



加爾買買提的父親阿不都熱合曼·尼亞孜,從1975年開始就為邊防官兵做嚮導,是一名老護邊員。八十年代後期,阿不都熱合曼·尼亞孜老了,走不動了,他的大兒子普爾那扎爾·阿不都熱合曼接過父親的馬鞭,當上了護邊員,也就是從那時起,加爾買買提開始跟著哥哥一塊巡邊。2006年,普爾那扎爾得了重病。臨終前,他躺在病榻上,顫抖著拉著弟弟加爾買買提的手說:「我們柯爾克孜族有一句方言『大馬的腳印小馬踩著走』,以後巡邊的任務就交給你了。」說完,便閉上了雙眼。從此,加爾買買提正式成為一名護邊員。


加爾買買提負責巡邏的地段,大多人跡罕至,平均海拔3500多米以上的巡邏途中,要過2條暗藏危機的季節性河流,翻越12個冰雪無常的封嶺溝谷,但他風雨無阻,「大馬的腳印小馬踩著走」地堅持了下來。



?這是一個柯爾克孜族家庭的傳承,也是柯爾克孜族人樂意為祖國守衛邊疆的歷史傳承。它流動在人們的血液里,滲入人們的骨骼,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克孜勒蘇自治州自古以來就是祖國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土。據中國史籍所載,中原的黃帝、舜帝、堯帝等都與境內的部落聯盟有過密切的交往。《竹書紀年》載「黃帝時西王母獻白環,舜帝時又獻之」;「堯,西王母獻其白琯」;「舜受終西王母獻益地圖」……從這些記載中可以明確看出,境內的西王母之邦等部落聯盟與中華古帝從長期的友好往來,最後到人心所向、眾望所歸、回歸中國。公元前60年,統治西域的匈奴日逐王先賢撣率部歸漢,漢朝政府設西域都護府以統之,從此克孜勒蘇即正式劃入漢朝版圖。


柯爾克孜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史記·匈奴列傳》最早出現了對柯爾克孜族的先民的記載。約公元前3世紀末,匈奴征服的北方諸族中,就有「鬲昆」,《漢書》作「隔昆」,「鬲昆」或「隔昆」即柯爾克孜族的先民,「鬲昆」是當時柯爾克孜的譯音。

從《史記》的記載看,當時的「鬲昆」居住在匈奴以北,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以北的吉爾吉斯湖周圍,其活動地區為阿輔水(阿巴根河)與劍水(葉尼塞河)之間。漢朝時被匈奴冒頓單于征服,其後又先後為鮮卑、柔然等族所統治。



隋唐之際,柯爾克孜族被稱為「契骨」,與北方各族、與唐朝都保持了良好的關係。唐肅宗乾元(758-760)年間,契骨為回紇打敗,臣服於回紇,此後被稱為黠戛斯。



公元840年,黠戛斯迫使回鶻各部離開故土,南下西遷,在原回鶻汗國領土基礎上,建立起了強大一時的黠戛斯汗國,並與唐王朝保持了密切的聯繫,其統治者甚至聲稱自己是漢將李陵的後代,前來唐都與唐朝皇帝「認親」。


唐天寶十四年(755),中原地區發生了「安史之亂」,唐明皇李隆基被迫遷蜀,中原無主,軍閥混戰。在這民族危難時刻,柯爾克孜族人民與西北各民族一起驅兵中原,參加了平叛戰鬥,維護了唐王朝的統一。



元代,柯爾克孜族臣服於蒙古。元亡之後,又成為瓦剌的屬部。15世紀前期,隨著瓦剌首領也先的死亡,瓦剌勢力衰弱,逐漸西遷到額爾齊斯河一帶。柯爾克孜從此擺脫了瓦剌的統治。


明代,沙俄侵略軍曾幾次侵入葉尼塞河流域,對柯爾克孜人民進行瘋狂的掠奪,使柯爾克孜人的處境非常困難。在這種情況下,葉尼塞柯爾克孜、巴加薩爾、基齊爾、圖瓦、庫欽古特、布拉特等部聯合起來,共同反擊沙俄的侵略。


清代,葉尼塞柯爾克孜阿爾蒂薩爾部王族成員中,出現了一位抗擊沙俄侵略的民族英雄伊列納克。他率領柯爾克孜人同沙俄侵略軍進行了長達20多年的英勇鬥爭。俄國史學家巴爾托里德在《突厥蒙古諸民族史》中也承認伊列納克是「柯爾克孜本民族中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出現的一個堅強的人」,說「伊列納克威脅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阿欽斯克、庫茲涅次克、托木斯克、坎斯克以及葉尼塞斯克和烏金斯克達20多年」。


葉尼塞柯爾克孜人與沙俄入侵者英勇鬥爭了近百年。面對強大的外敵,英勇不屈,前赴後繼,保衛著自己的家鄉和祖國的邊疆。18世紀俄國史學家格·弗·米勒也承認:「不管俄國使多大勁,也不能把柯爾克孜人完全征服。」英勇的柯爾克孜人在強敵面前表現了不屈的民族氣概。



在準噶爾叛亂期間,清康熙、雍正、乾隆曾多次出兵平亂,這些軍事行動,都得到了當地柯爾克孜族群眾的大力支持。最終使這場迭經三朝,歷時68年,取得了完全勝利。此後,柯爾克孜人依然為維護祖國統一、邊疆繁榮穩定,與各種反動勢力作著艱苦的、不懈的、長期的鬥爭。


1875年,左宗棠率大軍西進,收復新疆失地。柯爾克孜人在反對阿古柏入侵的鬥爭中,作出了巨大貢獻,在自己民族族的歷史上,譜寫了光輝的一頁。他們的愛國鬥爭和英雄事迹,不僅在民間廣為流傳,在清朝的檔案中也多有記載。劉錦棠在一份公文中就寫道:喀什噶爾「布魯特(清朝稱柯爾克孜族為布魯特)各頭人隨同官軍搜剿竄賊」,「實屬奮勉可嘉」。 


1916年,中亞地區的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因不堪忍受沙俄的專政統治而進行反抗,遭到殘酷鎮壓,大約15萬柯爾克孜族難民遷到北疆伊犁、南疆阿克蘇、烏什、喀什、伽師等地。抗日戰爭爆發後,柯爾克孜族人民積极參加抗日活動。許多青年參加了反帝會,牧民們為抗日前線捐獻牲畜和各種物品……今天,當我們的翻閱柯爾克孜族歷史,就一定會發現,我國柯爾克孜族無論在任何困難的條件下,始終承認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他們居住的土地是中國的領土。



柯爾克孜族忠於祖國的赤子之心,不僅為我國歷代政府所公認,就連沙俄軍官鮑里斯·塔格耶夫在他的《在高聳入雲的地方》一書中也供認:帕米爾的「柯爾克孜人是非常擁護中國人的,喜歡中國人,並且非常願意服從全權的中國皇帝的意志」。 



1949年9月25日,柯爾克孜族人民與各族人民一道迎來了新疆和平解放。從此結束了苦難深重的歷史。1954年7月14日,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宣布成立,自治州包括阿圖什市、烏恰縣、阿合奇縣、阿克陶縣。如今,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已經在共和國的史冊上寫下了六十多年民族自治的歷史 。

加爾買買提是烏恰縣近千裡邊境線上那個4000多名義務護邊員縮影,也是柯爾克孜人熱愛祖國、熱愛邊疆,維護統一、維護和平的一個縮影。加爾買買提剛開始做護邊員時,每月只有153塊錢的補貼,為此,妻子妻子有些想不通,甚至抱怨。但加爾買買提卻說:「我當護邊員不是為了那153塊錢,作為英雄瑪納斯的後代,我們柯爾克孜人有責任守好腳下的這片土地!」這在日後成了他為祖國護邊的錚錚誓言。



在加爾買買提的事迹里,除了哥哥「大馬的腳印小馬踩著走」囑託,還有這樣幾個細節很感人:


2011年5月8日,妻子難產被送入醫院,加爾買買提在山裡巡邏,信號不好並不知道這個情況。當他巡邏歸來趕到醫院,看著躺在病床上的妻子和孩子,這個堅強的帕米爾漢子再也忍不住了,趴在妻子的身邊失聲慟哭……2013年8月,帕米爾高原連降暴雨。沒等雨完全停下來,加爾買買提獨自一人騎著摩托車,帶著巡邏物資進山了,不料碰到了山洪暴發,他被困在一塊石頭上。到了晚上,洪水慢慢退去,在路過牧民的幫助下,他們把摩托車從河溝里拖了上來。當加爾買買提一瘸一拐把摩托車推回家時,擔驚受怕一整天的妻子,捶打著丈夫放聲大哭:「叫你別去,你非去,你要被洪水沖走了,我和孩子們怎麼活呀!」


10多年來,加爾買買提走遍了山上的溝溝梁梁,熟悉山上的草草木木;10多年來,他堅持每周巡邊2次,總行程近7萬公里,他守衛的邊境線未發生過一起人畜越界事件;10多年來,他用對祖國的無限忠誠,把青春和汗水、奉獻給了高原邊關……



雖然,這在是柯爾克孜族歷史中不過是一個小點,但依然是英雄創造出的不平凡。正是這個小點,讓我們看到了柯爾克孜人用熱血與青春詮釋出的忠誠和責任。透過它,歷史距離我們不再遙遠,並和祖國一樣始終都被我們裝在了心間。



《新唐書》「黠戛斯,古堅昆國也。」漢代李陵被匈奴單于封為右校王后,負責管轄當時被匈奴征服的堅昆一帶地區。《資治通鑒》中說,黠戛斯人赤發皙面;也有黑髮之人,自稱李陵之後。公元648年,一支黠戛斯朝貢團抵達唐朝首都長安。這支黠戛斯使團除了朝貢之外,還肩負著「認親」使命——黠戛斯酋長自稱是李陵的後裔,與唐朝皇帝是同民族。因為李陵是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人,西漢名將李廣之孫,而唐朝皇帝的先祖也出自隴西成紀,亦同為是李廣之後。


黠戛斯人大多為赤發綠瞳,而自稱是李陵後裔的黠戛斯人則為黑髮黑瞳,明顯具有同黃種人混血的特徵。因此,今天的專家們分析,黠戛斯酋長自稱是李陵的後裔,可信度還是很高的。這是柯爾克孜族人的一段「奇緣」,柯爾克孜族人在這段奇緣里一走就是兩千多年,歷史在這裡改變他們的膚色,但卻永遠改變不了他們那顆火熱的愛國心。(文/路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路生的文史空間 的精彩文章:

此空戰中國讓日本很受傷,日方飛行員佩帶護身符,成了二戰的笑話
日本侵略者為何對遼文化很感興趣?瘋狂盜掘遼帝陵的背後用心險惡

TAG:路生的文史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