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斯克會推倒Facebook的多米諾骨牌嗎?

馬斯克會推倒Facebook的多米諾骨牌嗎?

根據過往經驗,互聯網圈裡再大的事,一般一周之後就會被輿論淡忘,或者被另一件大事沖淡,Facebook這次「破例」了。現在距離「泄露門」被曝光快兩周了,外媒仍在持續跟進「討伐」它,即便在扎克伯格致歉後。特別是路透、FT等歐洲媒體,咬住不放。

大約一周前,馬斯克關閉了Tesla和SpaceX在Facebook上的官方賬號,以此抗議Facebook對待數據的態度。庫克也在接受採訪時跳出來說,蘋果就不會這麼干。庫克還是省省吧,最近的「用戶iCloud被入侵」一事還沒洗白呢。話說國內互聯網公司出醜後,競爭對手一般會搬小板凳看笑話,不太會火上澆油,看來美國同行之間懟起來狠多了。

Mr.Key不想再談論事件本身或八卦話題,想冷靜地聊聊Facebook的業務模式和商業根基是否會因這次「醜聞」被動搖,儘管它現在仍非常龐大。

與谷歌一樣,Facebook的營收根基是在線廣告,它對廣告的依賴比谷歌更高,幾乎除了廣告沒有其他賺錢能力了。一般,靠在線廣告賺錢的大公司就像收地租的地主,躺著賺錢。這個圈子裡可能很難找到毛利率比廣告更高一個層級的業務模式了,70%上下的毛利率輕輕鬆鬆。

這是一個具有先發優勢的行業,谷歌早期的演算法PageRank在同行中獨樹一幟,由此建立起搜索引擎領域的霸主地位,逐漸壟斷市場。在馬太效應下,這個超級平台就像黑洞一樣源源不斷地吸引全球廣告主做投放,Facebook也是同理。另一個具有明顯先發優勢的領域是雲計算,看看AWS、阿里雲,早起的鳥兒有食吃。

很多人之前分析百度在BAT「掉隊」的原因時認為,百度早期靠在線廣告躺著賺錢太過安逸了,移動端腳步慢了。類似的,Facebook雖然抓住了移動端,但沒有開源出其他商業模式,導致營收結構太過單一。相比同級別公司,蘋果、亞馬遜、阿里巴巴、騰訊都不是「一招鮮吃遍天」的營收結構。

這時雙刃劍的效果就凸顯了。醜聞曝光後,Facebook的市值在短短數日內蒸發了600億美元,它之所以沒有任何抵抗能力(最近股價雖有反彈但沒有明顯持續漲勢),正是因為這次的5000萬用戶數據被第三方政治分析公司竊取後,戳中了Facebook的「七寸」,不僅是形象損失,還直接打擊了它的商業模式。

一般,在線廣告分品牌廣告和效果廣告。前者沒什麼可說的,品牌商來投放就是了,跟在報紙、電視上投廣告沒什麼本質區別。效果廣告看重的是收效、回報、追求的是精準。精準的根基就是用戶數據,谷歌知道你想找什麼,Facebook知道你是誰,這是它們具有廣告精準觸達能力的基礎。

數據的確是互聯網公司最寶貴的資產之一,因為在線化,它們能比線下企業輕鬆一萬倍地去收集用戶數據,並持續追蹤數據。但從趨勢上看,這種模式受到的挑戰會越來越大。

Facebook去年說,它可以利用人工智慧去識別那些可能有自殺企圖的人,並藉助專業機構實施干預。客觀說,這並不「惡」,但這項在美國行得通的做法換在歐洲卻是違法的,因為歐洲相關法規禁止通過掃描郵件等方式建立用戶的精神健康畫像。

歐洲對數據隱私的敏感度應該是世界上最高的,Facebook沒少因此在歐洲受罰。之前谷歌街景在德國取景時,一些德國居民認為將自己的房屋圖片上傳到網上侵犯了他們的隱私,儘管谷歌會自動模糊掉照片中的人物、門牌號等可以辨別身份的細節,但谷歌的德國團隊還是根據當地人的要求將拍攝到的三成左右的房屋打上了馬賽克。

谷歌地圖拍攝車進入以色列

《谷歌:未來之鏡》一書的作者、德國人托馬斯·舒爾茨認為,德國人對個人數據和隱私的敏感源自「東德時期」的高壓監視給民眾心理構成的傷害。去年冬天我在德國採訪時,當地人曾提醒說,記者的街拍照片中如果出現普通市民,需要對方簽字授權後才能刊登,否則是違規操作。

從這幾天歐洲媒體持續表達應嚴格限制Facebook數據追蹤與使用許可權的輿論看,美國互聯網巨頭在歐洲的日子並不好過。歐盟制定的《一般數據保護條例》(簡稱「GDPR」)今年5月將生效,總體上會限制平台對用戶行為軌跡的追蹤,這不僅對Facebook不利,對亞馬遜、谷歌,以及中國公司開展歐洲業務同樣不利。

營收結構太單一,在政策監管收緊趨勢下受到的衝擊就會被放大。Facebook對第三方開發者調取用戶數據的規則過於寬鬆,「後門」漏洞風險大,它現在仍然可以靠在線廣告躺著賺錢,但受到的阻礙會變大。之前FaceSet數據顯示,亞馬遜是2017財年全球公司研發投入最高的公司,投入了161億美元;Facebook排在第13位,59億美元,似乎與它的市值不匹配。

話說回來,對數據的態度多少能反映一家公司的文化與公司創始人的思維方式。還記得去年馬斯克與扎克伯格因對待「AI威脅論」的分歧而互相指摘嗎?馬斯克認為把數據都給機器學,對AI放任,會毀滅人類;但扎克伯格嘲笑他為「搖頭族」,小扎的態度更激進一些,唯技術論。

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更偏向馬斯克一方。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大屏手機為什麼唯獨在中國等東亞國家普遍受歡迎?我覺得可能是中國人每天看手機的時間遠多於看其他任何一個事物的時間,所以需要一個更大的屏幕。這樣看,究竟人是手機的主人,還是被手機「奴役」了呢?況且手機還不是AI呢。

Mr.Key關注電商、零售、雲計算、互聯網金融、數字音樂、海外市場等。你也會在虎嗅、雪球、鈦媒體、新浪創事記、騰訊、搜狐上看到[一千二百字]的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千二百字 的精彩文章:

亞馬遜和菜鳥的中美「3公里生活圈」模板

TAG:一千二百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