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畫家李曉白:六秩墨耕路上鍾情唯美

書畫家李曉白:六秩墨耕路上鍾情唯美

李曉白,1958年生於廣州,祖籍廣東新會,現為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中國國家畫院人物畫課題班劉大為工作室畫家,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廣州文藝志願者協會主席,廣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州市白雲區文聯副主席,廣州市白雲區美術家協會主席。作品曾參加第八屆全國美展、第三屆全國中國畫展、2009年全國任務寫生展及其他全國性大型展。曾在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港澳台等地舉辦個人畫展。

李曉白(中)。

「書畫界有人常言『以丑為美』,在我看來則不以為然。」在李曉白的觀念里,無論是他的國畫還是書法,都追求「唯美」和「雅俗共賞」的主張,試想像用心打磨的畫作里,一片清幽山水意境中加入雜草和蚊蟲,何以讓人凈化心靈、感覺舒服?

走過上世紀六七十年的文藝貧瘠和匱乏,八九十年代收穫好評,數十年來不斷覓尋藝術的「補給」,年至花甲之年,李曉白始終在書畫上耕耘和嘗試,他將畫家比作勞動者——在土地上耕作的農民,耕作公家地養活自己的同時,在自留地上不斷試驗探尋意境和形式。唯獨「美」,是他在從藝路上的矢志不渝的追求。

部分作品

《雅士鼓琴圖》

《醉八仙》

中學偶得芥子園畫譜

付諸一個暑假時間抄寫

藝術萌芽對於李曉白來說,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小學裡,他就喜歡參加各類繪畫比賽,「當時對藝術尚無概念,只是抱著『玩』的心態,要說真正得到啟蒙是從初中開始。」

李曉白回憶說,當時在一條道上的宿舍里,住著一位病退的女知青,是一位藝術愛好者,時常有畫友在其屋裡談論畫作。李曉白每回經過,總是在一旁偷聽,後來女知青得知他喜歡畫畫,就教他畫畫,從拿筆開始,在宣紙上學作畫。「她可以說是我的啟蒙老師,也是在她的鼓勵下,我走上這條藝術道路。」

那個時期,可以說是「封資修」時期,畫冊、字帖類的文學藝術資料幾乎沒有機會接觸。一個機緣巧合的機會,李曉白父親從朋友處借來一本芥子園畫譜。李曉白當時可謂「如獲珍寶」,捧在手裡手都顫抖,足足花了一個暑假的時間來臨摹,把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反覆抄寫,生怕漏了什麼內容,此後開始對繪畫有所理解。說起這段回憶,李曉白還略帶興奮。

一本資料來之不易,一幅書畫更是難上加難。上世紀70年代,李曉白一路「偷」著學,在越秀公園花卉館看書法,現場偷偷臨摹,回家再來書寫。為了看打倒「四人幫」美術展,他從東莞趕回來,豈料過了觀看時間,在門縫裡唯一「偷看」到的是國畫大師關山月的畫作,印象尤為深刻。

在恢復高考的第二年,李曉白考上了廣東省工藝美術學校。「當時的感受就是感覺上了天堂般愉悅,從農村裡考出來不容易,更幸運遇到自己喜歡的課程。」李曉白說,十分珍惜這個求學的機會,那時他總是最早進入教室,又是最晚離開教室,連飯都是在教室里解決。

80年代孜孜不倦研習繪畫

前行路一次次汲取「補給」

從廣東省工藝美術學校畢業後,李曉白被分配到廣州針織廠從事美術設計工作,一如既往地專註畫畫。除了上班時間,其餘時間不訪親走友,一門心思就是創作,當時作畫的桌椅也沒有,就趴在地上,日以繼夜地畫,不斷地構思、想像。

在李曉白的創作空間里,他展示了一幅1982年創作的《故土》,畫作上大面積的樹根,以及被逼迫到角落的手捧故土的回鄉人,道出了飽經風霜、歷經滄桑一面。一本80年代末的寫生本上,每翻開一頁都是林區風貌的記錄。李曉白說,當時在林區寫生,現場拚命地描繪,回來再不停「搗弄」,直到滿意為止……整個80年代,他不斷學習山水、人物、花鳥畫作的技巧,畫作也如泉涌般湧現出來。

作品《故土》。

奠定了紮實的藝術功底,李曉白並不固步自封,仍是執迷地鑽入學習提升的空間,汲取藝術上的「補給」。為了更專註畫畫,他從文化系統公職單位退下來,成為一個專職畫家。

1993年,李曉白進入廣州美院國畫系首屆高研班學習,其畢業作品《嶺南三傑》得到關山月的評價:「形神兼備,加之人物配景的二高一陳的代表作品都臨摹得惟妙惟肖,整個畫面也處理得很有歷史感。」

2006年,李曉白北上拜師,進入中國國家畫院,先後追隨著名中國畫大家李延聲、劉大為等系統學習人物畫。讓他印象最深的是「精微素描」訓練,即在一尺見方的素描紙上,對著一頂舊軍帽寫生,要求不用明暗地將帽子上固有的褶皺及帽檐上微妙起伏的結構都充分地表現出來。如今筆者看到這幅畫作,可觀察到密密麻麻的細微的筆觸。李曉白說,這幅畫畫了整整一個月,最終明白導師的用意,在於訓練自己觀察對象的微妙變化以及用體積感來表現對象。

讓李曉白印象最深的是「精微素描」訓練,即在一尺見方的素描紙上,對著一頂舊軍帽寫生。

藝術道路上唯「美」在心中

一顆「志願心」冉冉升起

前行路上一次次的「補給」,讓李曉白看到了更多的風景,也攀上了更高的藝術高。他在自留地上不斷試驗探尋,作出了大面積潑墨、精微素描等書畫藝術意境和形式的嘗試。

在這過程中,「美」——是他在從藝路上的矢志不渝的追求。和他的老師一樣,李曉白始終堅持「筆墨是橋樑,藝術創作的最終目的是展現美」。他的畫如此,他的書亦是。

李曉白(右一)。

古人常說能書者善畫,能畫者善書。李曉白說他要書寫「靚仔字」,而不是「丑鬼字」,他認為書畫需要宣傳真善美,將心中的美好書畫出來,以「雅俗共賞」。他說,可以試想一下,用心打磨的畫作里,一片清幽山水意境中,如果加入雜草和蚊蟲,何以讓人凈化心靈、感覺舒服?

李曉白追求「美」,更傳播「美」。3年前一個嘗試,他以「一帶一路」為題材,將這份帶有時代色彩的「美」傳播到社會。彼時,他帶領19人的團隊,耗時8個月創作《南國商都》,從海上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嶺南商業文化脈絡鋪開繪畫,再現廣州市兩千年的歷史文化。最終一卷畫作集齊19人風格,卻統一而集中,這是一份畫家對社會的責任。

2013年底,廣州市文藝志願者協會成立,李曉白當選為主席。該協會響應政府「文藝惠民」的號召,組織書畫藝術家到一些邊遠地區,教小學生書法、繪畫,給書畫愛好者講課等,引起熱烈反響。

作為一名文藝志願者,李曉白認為,當代畫家更應該肩負起時代的責任,心懷一顆「志願心」,捨得付出,用手中的筆向社會傳播美好,適應時代的發展。他希望更多的藝術家參與「文藝惠民」,到基層進行藝術的普及和推廣,傳播藝術之美、時代之美。在區美協這個團體里,李曉白正這種態度影響著年輕群體。

區美協理事陳鋼強稱,李曉白作為協會主席,每回辦畫展都給他們一種「心暖」的感覺,因為他總是現場帶著大家一起布展,搬搬抬抬的工作也不嫌麻煩,有問題及時現場解決。區美協秘書長曾紹爾則說,李曉白帶著協會一幫年輕人,讓他們都有了歸屬感,為協會做事他可以說是無私的,同時也給他們這群年輕人樹立榜樣,警醒自己「作為年輕人為什麼不去做」。而副秘書長楊文培則尤為敬佩他在提拔年輕人上的做法,他會給每張畫作進行逐一點評,指出其中不足,反覆修改後提建議,真心讓年輕人有所提升。

GIF

砸彩蛋時間到

了解了著名書畫家李曉白,

是不是對他的作品也很感興趣?

小編送個好消息給大家

「墨耕六秩——李曉白書畫藝術展」

日前在廣東省文聯藝術館開幕,

展覽展出李曉白自1979年至今的

寫生稿、速寫稿、創作稿及主題創作、

觀賞畫創作等作品百餘幅。

抓緊時間咯,

展覽將於4月2日結束!

了解更多展覽詳情,請猛戳鏈接

人氣爆棚!書畫家李曉白百餘幅佳作今日展出,持續至4月2日

文|陳淑嫻

圖|石建華

排版|歡歡

(本文由「白雲時事」原創發布,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公眾號不得轉載改編。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雲時事 的精彩文章:

震撼!三元里村正月十八鬧元宵,粵港桂湘皖宗親攜金龍醒獅來賀

TAG:白雲時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