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秦國最有野心的王,沒有他,秦國能不能統一全國都成問題
秦惠文王為秦國的第一位王。嬴駟少年時觸犯秦國法律而被流放到秦國鄉野。受盡磨難。即位後,面臨貴族復辟的危機,無奈車裂商鞅,也用商鞅法律消滅貴族。在位期間,重用張儀,實行連橫。征巴蜀,為秦國開疆擴土。為以後的統一全國奠定了物質基礎。總的來說。秦惠文王在位期間繼續秦國的強大,是一位有野心的王。
秦惠文王繼承他父親秦孝公的遺志,堅守法治,剷除復辟勢力,鞏固秦國的根基,增加秦國的實力,是一位難得的明君。但是唯一的不足就是殺商鞅,讓他有了一絲惡名。
一,堅守法治、剷除復辟勢力。
秦孝公與衛鞅的變法使秦國的國力大大增強,但是同時也嚴重傷害了老世族的利益。因此秦孝公死後,嬴駟作為新君能否堅持法治就是關鍵:他反對法治,則秦國必衰 ;他堅持法治,則秦國必強。嬴駟權謀有術,一面兩刃:一面用老世族為刃,逼殺商鞅;一面以商鞅的死為刃,剷除老世族。等老世族與商鞅都死了,秦國的權力就都集中到了嬴駟手中,他就可以開創他的功業!
二、合縱連橫,打敗六國盟軍。
秦惠文王嬴駟在位其間:武有司馬錯、文有樗里疾、張儀,也算是文武俱備。張儀雖為丞相,其實就是外交丞相,主職就是分化離間六國;樗里疾作為右丞相,主領秦國內政;司馬錯作為秦國國尉兼上將軍,主司對六國作戰。蘇秦與戰國四公子合縱六國聯軍48萬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五國之師逡巡而不敢前。於是秦人奮力一擊,六國大軍作了鳥獸散。
三、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
秦國變法功成,但地小民少,國力無法與六國長期大戰。因此國法鞏固後,秦國當務之急是要搶地盤,增人口。於是司馬錯千里入四川、重慶兩地,一舉滅了巴蜀兩國,為秦國益地千里,增加了一個天府糧倉。丞相張儀在列國奔走不息,處處分化離間六國,於是秦國得以騰出手來,佔領了不好糧倉要地:占韓國宜陽得天下鐵山;占楚國房陵得楚國糧倉;占魏國熬倉,得魏國糧倉。此時雖然沒有大舉滅國,但實實在大從六國割了不少肉。
四、攻滅義渠、穩定西戎之地。
義渠是一個古國,歷來與秦人作對。在秦穆公時稱霸西戎時,義渠成了秦國的屬國,但是義渠一直仇恨秦人。在秦惠文時,義渠做大,無禮於秦國,於是秦惠文王一舉滅之。然後秦軍趁滅義渠之威,又一路西進,把這些臣服於秦但有二心的戎人又都好好教育了一翻。這對穩定秦國後方有重大作用。
此文由本人{歷史深度解密}原創,抄襲必究!大家喜歡的話可以關注我,想和我討論歷史相關知識或者問有關歷史問題的朋友們,歡迎評論,謝謝你。
※二戰時期,猶太人為什麼不隱藏自己的身份以避免受到侵害呢?
※現在許多人說鄭成功是日本人,你怎麼看?
TAG:歷史深度解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