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法句經》:戒慎品第五 原文和白話譯文

《法句經》:戒慎品第五 原文和白話譯文


《法句經》戒慎品第五

原文和白話譯文

前言

《法句經》

尊者法救(撰)維只難(譯)

《法句經》( 梵文 Dharmapada ),是從佛經中錄出的偈頌集。法救尊者是公元一世紀的北印度人,他重新整理古來傳誦的佛祖法句,編集出新的《法句經》。

法句,或譯法跡。法,是佛弟子所行與所證的。跡,是形跡,足跡。依足跡去尋求,可以得知所到的地方。引申此義,聚集多「名」,能因此而圓滿的詮表意義,即為句(此如中國所說的「筌蹄」)。


《法句經》戒慎品第五

(原文)

十有六章。誡慎品者。授與善道禁制邪非。後無所悔也。

人而常清  奉律至終  凈修善行

如是戒成  慧人護戒  福致三寶

名聞得利  後上天樂  常見法處

護戒為明  得成真見  輩中吉祥

持戒者安  令身無惱  夜卧恬淡

寤則常歡  修戒布施  作福為福

從是適彼  常到安處  何終為善

何善安止  何為人寶  何盜不取

戒終老安  戒善安止  慧為人寶

福盜不取  比丘立戒  守攝諸根

食知自節  悟意令應  以戒降心

守意正定  內學正觀  無忘正智

明哲守戒  內思正智  行道如應

自清除苦  蠲除諸垢  盡慢勿生

終身求法  勿暫離聖  戒定慧解

是當善惟  都已離垢  無禍除有

著解則度  余不復生  越諸魔界

如日清明  狂惑自恣  已常外避

戒定慧行  求滿勿離  持戒清凈

心不自恣  正智已解  不睹邪部

是往吉處  為無上道  亦舍非道

離諸魔界

《法句經》戒慎品第五

白話譯文

戒慎品的大意是:教導授與人們無上善道,禁制人們邪惡非法之心之行,以致後來不生後悔。

凡人若能常保清凈(之心),奉持戒律至死不渝,專心致志修鍊善德品行,若能如此戒德便成。(一)

智慧之人知道護守戒德,其人生福報可以達致(佛、法、僧)三種境界:聲名聞於天下而獲得利養,死後亦可升入天界快樂無比。(二)

常以佛法為準決定行止,護守戒德便可明達,可以成就真理正見,這樣便是同輩之中吉祥之人。(三)

持守戒律之人平安無患,可使身心免除煩惱:夜晚睡眠恬淡安詳,一覺醒來常常身心歡喜。(四)

修持戒德布施財物,廣作福事是為來世福報,從此岸到彼岸,常到安住戒之境界 。(五)

以什麼作為終生追求目標最好?又是什麼東西最能使人安心止意?什麼東西是人生法寶?什麼東西偷盜不去?(六)

持戒終身安住,戒德最能安心止意,智慧乃是人生法寶,個人福報盜劫不去。(七)

比丘樹立戒德,是為守護收攝六根:飲食知道節制,使意念開悟與佛法相應。(八)

用戒律降伏妄心,護守意念務使端正安定:增加內養習學止觀二法,不要忘卻佛之教示。(九)

沙門若能明達睿智堅守戒律,心內思惟佛教真理,按道行事如響應聲,自然(內心)清凈驅除苦惱。(十)

拋棄各種垢染,不要產生惰慢之意,終身奉求佛法(教誨),不要片刻背離善知識。(十一)

戒定慧三學,應當認認真真地思惟,如若全部清除了垢染,就能免除禍患破除有執。(十二)

已經理解(戒定慧三學),便可超度塵世苦,其他妄念不復生,又能超越諸天魔界,人生猶如麗日當空清明凈闊。(十三)

狂放迷惑自我放縱,就會突破佛法常規表現出奇詭邪僻。佛教給我們的戒定慧三學,是我們尋求完滿人生所離不開的法寶。 (十四)

持守清凈戒行,心意就不會自恣放縱:佛教導的大智慧已經獲得,無須再看任何邪教書籍。(十五)

這種清凈戒行導人嚮往善處,乃是至高無上的大道,而且可以使你捨棄各種無道之行,助你超離諸天魔界。(十六)

【原典】

戒慎品第五十有六章

戒慎品者,授與善道,禁制邪非,後無所悔也。

人而常清,奉律至終,凈修蓋口行,如是戒成。(一)

慧人護戒,輻致三寶。名聞得利,後上天樂。(二)

常見法處,護成為明,得成真見,輩中吉祥。(三)

持戒者安,令身無惱,夜卧恬淡,寤則常歡。 (四)

修戒布施,作福為福。從是適彼,常到安處。(五)

何終為善?何善安止?何為人寶?何盜不取?(六)

戒終老安,戒善安止,慧為人寶,福盜不取。(七)

比丘立戒,守攝諸根;食知自節,悟意令應。(八)

以戒降心,守意正定;內學止觀,無忘正智。(九)

明哲守戒,內思正智,行道如應,自清除苦。(十)

蠲除諸垢,盡慢勿生。終身求法,勿暫離聖。(十一)

戒定慧解,是當善惟。都已離垢,無禍除有。(十二)

著解則度,余不復生,越諸魔界,如日清明。(十三)

狂惑自恣,己常外避。戒定慧行,求滿勿離。(十四)

持戒清凈,心不自恣。正智已解,不覩邪部。(十五)

是往吉處,為無上道,亦舍非道,離諸魔界。(十六)

【注釋】

律:戒律。

三寶:佛、法、僧謂之三寶。

恬淡:安閒寧靜。

諸根:即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正定:又譯作三昧,即將心定於一處或一境的安定狀態。

止觀:止,即止息一切外境與妄念,而貫注於特定之對象;覲,因止而獲得的智慧。又可稱之為「定慧」。

正智:契合真理的智慧。

應:響應、回應。

蠲除:拋棄、拋卻。

盡慢:極度的散漫、懶惰。

離垢:擺脫了缺點。

著解:達到了對佛法的理解,即指對佛教所闡釋的人生意義的開悟。

已常:《中華大藏經》,宋本《法句經》均作「已常」,據上文意作「已常」,即超越了常規常態。

部:書籍。

點擊念佛堂聽念佛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心定慮 的精彩文章:

化永法師:經典釋疑-達摩祖師論說夢境
《蓮花般若屋》化永法師:不求奢他利人,但求戒心警己(8)

TAG:靜心定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