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為什麼還是自我毀滅

你為什麼還是自我毀滅

聽說草莓音樂節不能露出紋身,神經敏感的我第一反應是不可能,估計和上回那個「沒有歌手證就被帶走」一樣是空穴來風。於是趕緊去查了一下,網上有消息,不過沒有坐實。不過這些卻讓我想到些別的事情。

就是自我毀滅。

我們小時候,問及爸媽「我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大多都被告知「垃圾堆里撿的」或者「大水衝來的」,現在無外乎「充話費送的」之類。在大人那裡是個玩笑,可小孩子不這麼認為。他每次經過垃圾堆的時候,都會往自己的「母體」亦或「家鄉」看上兩眼。

你知道小孩在路過那散發著惡臭的「故鄉」前,心裡有多受打擊嗎?

還有「因為在家裡受委屈,去河裡找哥哥」差點溺水死的小孩。源於父母的羞愧,使得孩子差點走上滅絕之路的例子遠遠不止這一條。

我們會因為出身、相貌、學歷、疤痕等等油然而生出羞愧。(注意我說的是羞愧,這種羞愧類似自卑加上愧怍。像是對自我的否定,意識上的自殺行為。)這種羞愧,伴隨著我們一生,直到滅亡的那一天,甚至還會傳到下一代,下下一代。

《朗讀者》記載了一個非常典型代表意味的例子:

女主角漢娜在西門子公司上班,工作非常得力,可是一旦遇到要升遷她,她就辭職。因為在她心裡埋藏著一個非常深的秘密————她不識字。做管理肯定要識字才行,那時正逢奧斯維辛及其附近集中營招女看守,不識字的漢娜一干就是若干年。

後來,一件發生在1941年冬天的一場幾百個女人被活活燒死的教堂慘案被提到法院。漢娜和其他幾名被告就是當時看守。

1941年冬天,漢娜工作的集中營有一次遷徙。一天夜裡,女囚犯過夜的教堂被炸彈擊中,燃起了大火,教堂大門緊鎖,沒有哪個看守上前去把門鎖打開,幾百個女人被活活燒死。大火發生時,警衛四處逃散,只留下幾個手無寸鐵、不知所措的女看守。

在法庭上,其他幾名女看守為洗脫罪名,指認是漢娜所為,有一封信件可以作證。現在要做的就是筆跡比對,而漢娜卻說不用進行比對了,供認不諱的承認就是自己做的,於是漢娜被判了終身監禁。

這個故事按道理說非常不符合理性邏輯。漢娜只要說自己是文盲就行了,可是她寧願萬劫不復也不肯透露這個秘密。

經濟學假定每個人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但查理芒格說「在宏觀層面上人類趨近與理性,但在微觀層面上,卻是非理性的」

小李子獲得奧斯卡的片子《荒野獵人》,我個人覺得並不是他最好的代表作。奧斯卡好像有這個慣性,小金人給予的往往都不是那個人最輝煌的,像是一種補償的獎項。

有朋友說是《禁閉島》但我覺得這是導演層面的,從演技來說。我覺得還是《了不起的蓋茨比》這種類型小李子最能駕輕就熟。

(綠光的象徵性意味在這部電影里表現得非常精妙)

商人是逐利的,可是蓋茨比每天都要花費大量的金錢,盡一切浮華之能事。在長島的豪宅里夜夜上演豪奢的啪體。這非常不符合他商人的行為模式。

人人都在議論他,想認識他,可在後面我們知道。蓋茨比不過是一個草根,一個把自己包裝得很好的偽精英。

因為他出身貧苦,卻又愛上了上流階層的小妞。他一生的奮鬥和夙願便是打破這種世世代代魔咒。

他一定要證明自己比你們這些所謂的土豪都有錢,我就是要天天鋪天蓋地的花。無論從學歷上,談吐上,還是衣裝上……豪車、豪宅、名表但凡能佐證我是「精英」的東西,都唯恐不及的來裝點。

布置的花團錦簇、精心安排的一次與夢中女神的幽會

卻在不成熟的心智模式下致使狼狽登場。

當然,作為一個鹹魚翻身的人,他也必須得直接挑釁對手。

然而,蓋茨比夢想成為的那些「真正的名流」早就懷疑了蓋茨比這一切豪奢夢幻下的真相。

即便蓋茨比極力挽回「面子」可是「里子」已經綳不住了。

層層垮塌、被擊碎,蓋茨比終於怒了,他是那麼怒不可遏,是怒得那麼真實可愛。我們或許可以想像,這是蓋茨比這一生第一次做『蓋茨比』

儘管只有幾秒鐘

蓋茨比終生以一個美好夙願奮鬥的成果等待女神的電話直到最後的滅亡。

夙願,算是一個中性詞,有時候它可以是掩蓋,像是紋身去掩蓋傷疤,但紋身卻又變成了另一道『傷疤』。在心靈上,不可能抹去,更不可能被掩蓋。

我們常聽到一個說法「如果等我有了錢……」是的,就像乞丐的夙願「如果我成了皇帝,那整條街都只允許我一個人要飯。」

王爾德說

人生有兩大悲劇:

第一,得不到我們所追尋的東西

第二,得到了我們所追尋的東西

被別人鄙視免不了,不過難受一下,不過自己鄙視自己,那真是小刀子剌肉。因為你自己最清楚自己。鄙視起自己來也是一點不會留餘地,自我唾棄、自我璀璨直至為齏粉也不自覺。

我喜歡電影,不過不能評分的電影沒看過多少,如果藝術最終淪為意識形態的宣傳工具。那我實在是蒼白,這蒼白不僅僅是藝術上的。

同樣,草莓音樂節如果真的規定不能露出紋身,是不是在某些人眼中,紋身類同於林衝刺字。

不能露出紋身,其實也就等同於一種羞愧,一種自我否定,否定自己的過去。形式上在力挽狂瀾,實則在自我毀滅。

無所指摘

有那麼一批人,他們有理就在聲高;他們醜話說在後頭;他們服人就憑年老。他們只講感受;他們的例子里只有別人家如何;人生攻擊就是「小男孩」,道德批判就是「胖子」,當然還有一項大殺器就是轉移話題,不管不顧的轉移話題。嘆一口氣,腦袋微微一擺,表情掛滿「你讓我心涼」的樣子。

在牽扯一些有關或需要時間來佐證的東西時,他們往往一股盛氣凌人的「老子就是活化石」一樣的架勢。有時候,那種不容置疑的樣子顯得可笑之極!這時候,卻讓人品味起了一層無奈。

不接受錯誤與不願意更新大腦思維——哪怕是強迫之下,使他們不認一種價值判斷,不撞南牆不回頭,撞了南牆,牆的錯。猶如崇禎皇帝,沒有「明君」的不是。彷彿年紀是一個可以不斷擴容的硬碟,拿著歲月的武器,斃天斃地斃空氣。提著這股傲氣就如同掌握了宇宙致妙的奧秘。對的,你也常聽到「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

他們拒絕改變,像中世紀宗教對待異端一樣仇視不一樣的言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音聲燃燼 的精彩文章:

TAG:音聲燃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