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了錯,父母為什麼要陪他一起改?
「
親子關係就像跳舞,一個人變換舞步,另一個也必須相應做出改變。
」
我和很多父母打過交道,後台也收到過不少來自父母的留言。涉及到的孩子的問題五花八門:易怒、任性、不愛學習等等。
在回答來自家長的問題時,我自己也在反思:作為家長,我們總是很容易發現孩子做錯了什麼,並傾向於立即糾正他們的行為,但這種做法卻與親子關係中的改變原則背馳而行。
如果把親子關係比作跳舞,一個人變換舞步,另一個也必須相應做出改變。
所以,單純靠改變孩子的行為來改善親子關係是遠遠不夠的。
想要改變孩子,首先應改變我們自己。
前兩天,朋友圈被這樣一則新聞霸屏,引起大家的廣泛熱議。
一位知乎網友分享了她遭遇熊孩子的親身經歷:
自家嫂子被一位親戚的孩子(小學四年級,應為10歲左右),突然從背後推倒,幸虧自己扶住了嫂子,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問這個熊孩子為什麼推人,得到的回答竟然是「我看電視上孕婦摔了會流產,我就想看看推倒她會不會也流產」。最後,熊孩子被一頓痛打,故事結束。
簡直不敢相信,一個僅四年級的孩子,竟做出如此瘋狂的行為,說出如此冷漠的話。
而後,孩子奶奶卻不停地抱怨。她言下之意是:
他還是個孩子,你怎麼能跟一個孩子計較呢?
果然,沒有熊家長就沒有熊孩子。作為家長,我們給孩子樹立的行為榜樣對孩子的所作所為具有巨大影響。如果想要糾正孩子的某種行為,不妨先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問問自己:我平時是不是也是這樣做的?
我認識一位爸爸,兒子沉迷於手機遊戲導致成績嚴重下滑。當我跟他進行交流時,發現這位爸爸也是一位資深網遊玩家,在家裡經常通宵打遊戲。
在這樣一位父親的影響下,兒子會沉迷於手機遊戲也就不奇怪了。
孩子的行為處事,源於日常見聞與經歷的學習。父母的行為一般與孩子的行為之間存在關聯。孩子很多某些不良行為的形成,最初都是因為從父母那裡接收到了錯誤的示範信息。
要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首先要成為怎麼樣的人。我們無法指望自己紋絲不動,孩子卻能夠迅速改變。而父母的改變,首先應從認識言傳身教的力量開始。
過年的時候我回了一趟老家,在和家裡人一起吃午飯時,剛剛上一年級的小侄子因為不喜歡吃韭菜,就把碗里的韭菜挑到了一邊。旁邊坐著的堂嫂看到孩子這一舉動,立刻訓斥孩子不要挑食。
結果,小侄子把碗一扔,當場就開始嚎啕大哭,嘴裡還一直喊著:「韭菜不好吃!」面對孩子這一撒潑攻勢,孩子的奶奶首先敗下陣來,一邊勸堂嫂,一邊把孩子碗里的韭菜揀到了自己碗里。
飯後,堂嫂拉著我抱怨男孩越大越不好管。當我問她,孩子這樣通過吵鬧或者撒潑,最後達成自己目的的情況多嗎?堂嫂支吾了一會兒,最後說:「孩子只要一開始鬧,他奶奶就心疼,有的時候我自己也受不了,只能他鬧著要什麼就答應他什麼」。
說話間,堂嫂的表情充滿了無奈。
她沒有意識到自己一次次對孩子哭鬧行為的放縱,其實是對孩子一種無意識的引導:只要我吵鬧或者撒潑,我就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只要能夠達到目的,孩子就不會覺得自己的方法是有問題的。而家長應該做的是,在孩子開始試探著使用一些不良的方法時,及時有意識地引導他們用正確的方法實現他們的目標。
如果放縱不管,孩子很有可能覺得這種方法是有用的,以後不斷重複這種方法,直至養成習慣。
這種來自家長的無意識的引導在生活中非常常見。比如很多媽媽在孩子不聽話時特別喜歡嘮叨或者大聲訓斥。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在心裡形成一種認知:只要媽媽開始嘮叨或者開始喊,那我應該聽話了。而在那之前孩子是無法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需要改變的。
無論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家長的行為都將對孩子產生重要的影響。而及時停止自己無意識中對孩子的錯誤引導,是言傳身教之外,家長最需要改變的行為之一。
在明確了自己在改變孩子行為中所要扮演的角色之後,接下來就要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與孩子進行互動上。這種互動需要持續的努力與有意而為。
還是之前那位愛打遊戲的爸爸,在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是造成孩子沉迷手游的主因之後,馬上著手進行調整。
首先是戒掉了通宵打遊戲的習慣,以身作則告訴孩子遊戲可以玩,但是要適度。之後只要是在家裡,如無特殊情況,就會陪孩子一起學習、運動,聽孩子分享學校里的故事。周末有空餘時間的時候也不再是待在房間里與遊戲一起度過,而是和妻子孩子一起出去郊遊或者進行其他親子活動。
這種改變持續了幾個月之後,他非常欣喜地告訴我,孩子的變化非常大:手遊玩得少了,成績也在穩步提升。除了孩子在成長,他感覺自己也成長了不少。
一個習慣的養成需要21天,在確定自己需要改變之後,父母的改變行為也應該是連貫的、鎮定的、堅決的。這種堅定地行為,將切切實實地告訴孩子,父母在為他做出改變。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追隨父母的變化,自覺改變自己一些不良的行為。
為人父母即修行。
當你真的付出努力去為了孩子改變自己時,你會發現想要糾正孩子的行為並不難。只要你願意,就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最佳引導者。
當孩子出現一些不良行為時,你是如何應對的呢?歡迎留言與我們探討。
象媽分享會
一起成為更懂孩子的家長
TAG:象爸象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