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咖啡致癌?全球刷屏,星巴克、綠山咖啡躺槍!星巴克最新回應

咖啡致癌?全球刷屏,星巴克、綠山咖啡躺槍!星巴克最新回應

| 都市 | 品質 | 生活 | 分享 |

這是一個為你打造的平台

相信你會深深地愛上這裡

這兩天被「咖啡致癌警告」刷屏了,

微博熱搜、朋友圈……

到底怎麼回事?!

這咖啡還能不能喝了?

事情緣起於3月30日,美聯社、路透社等媒體的一則報道——

北京時間30日早間路透社稱,洛杉磯一家法院裁決,星巴克和其他咖啡公司在加州銷售的咖啡產品必須貼上癌症警告標籤。

《赫芬頓郵報》相關報道截圖

洛杉磯高等法院法官博勒(Elihu Berle)在周三的一項裁決中表示,包括星巴克在內的大約90家咖啡零售商,由於沒能提供確切的證據、證明咖啡烘焙中產生的化學物質不會對健康造成威脅,這些零售商在加州的所有咖啡館必須給它們的產品貼上致癌警告標籤。

有媒體指出,不僅星巴克,本次案件中被告上法庭的還包括綠山咖啡、斯味可、卡夫食品等90名咖啡烘焙商、分銷商和零售商。

星巴克和此案中的其他原告可以在4月10日之前就此裁決提出反對意見。

法庭文件顯示,加利福尼亞州有毒物質教育和研究理事會(CERT)於2010年首次起訴星巴克等公司,稱這些公司對於所出售咖啡中含有高含量的丙烯醯胺(一種有毒並致癌的化學成分)這一事實,未能向消費者發出警告。

CERT認為,由於根據加利福尼亞州法律,丙烯醯胺被列為致癌物質,因此咖啡銷售商必須使用警告標籤來警示數百萬喝它們產品的加利福尼亞消費者。

根據法庭文件,在第一階段的審判中,星巴克等被告未能證明烘焙咖啡過程中產生的丙烯醯胺不處於「嚴重風險水平」。

在3月28日結束的第二階段審判中,這些公司試圖證明,接觸丙烯醯胺有一個可接受的「非嚴重風險水平」,即消費者一生中喝咖啡時,接觸的丙烯醯胺的含量會在這個可接受的值域中。

法官Berle裁定,這些公司未能證明有這樣一個可接受的值域,因此它們的產品必須貼上警告標籤,向消費者警示丙烯醯胺的危險性。

全美咖啡協會的聲明表示致癌警告標籤很有可能會對消費者產生誤導,咖啡行業正在考慮上訴,並採取進一步的法律行動。

星巴克回應:貼標籤將會誤導消費者

據華龍網報道,星巴克中國對外發布了一份聲明。

這份聲明表示,關於該項在美國加州的法律訴訟,可以參考以下全美咖啡行業協會相關公告的中文翻譯。

全美咖啡行業協會關於加州第65號判決的公告(2018年3月29日)顯示:在這場持續多時的法律訴訟中,加州第65號判決的結果將可能導致所有咖啡產品上必須貼上致癌警告標籤。整個咖啡行業目前正在考慮各項應對,包括繼續提出上訴及採取進一步的法律行動。

公告表示:在咖啡產品上貼上致癌警告標籤將會是一個誤導消費者的行為。美國政府發布的營養指南中指出,咖啡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世界健康組織(WHO)也明確指出咖啡不會致癌。無數學術研究都已經證明了飲用咖啡對健康的益處,並且咖啡飲用者通常更長壽。

喝了咖啡真的會致癌嗎?

致癌物質丙烯醯胺,

到底會增加多少致癌風險?

多位權威專家接受了採訪

丙烯醯胺與具體腫瘤關聯尚未發現

是否致癌跟攝入濃度有關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重慶市腫瘤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馮長艷認為咖啡其中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質。

「世界癌症基金會表示,每天飲用咖啡3-5杯,可以降低癌症發生風險。」

而咖啡致癌一說,馮長艷則表示與其加工過程有著密切的關係,「咖啡豆本身不含有致癌物質,在高溫的烘培過程中,如果不小心烤焦了,會導致咖啡變苦、黑、焦糊味,其中一種物質丙烯醯胺為可能致癌物。」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醫師卞冬生介紹,

澱粉類食品在高溫(>120℃)烹調下,容易產生丙烯醯胺。而丙烯醯胺在體外細胞實驗和動物實驗證實其的確是一種致癌物,但目前沒有充足的人群流行病學證據可證明人類某種腫瘤的產生與由食物中攝取的丙烯醯胺有明顯的相關性。

那丙烯醯胺

到底和癌症有沒有必然聯繫?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預防部主任鄭瑩表示,

長期以來,咖啡和患癌風險之間的關係,是業界研究熱點,結論總是無法確定。

致癌物質並不罕見,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布的列表裡,迄今致癌物質達502種,國家食葯監局總局公布的致癌物質為499種,其中包括人們熟知的PM2.5、加工肉等。

丙烯醯胺作為咖啡里新發現的致癌物質,應該被消費者所了解,但市民也不必為此過於恐慌。

馮長艷認為,

目前,研究只是在動物實驗上證實有致癌性,但具體會導致何種癌症還未明確,且動物實驗時所採用的是提純的丙烯醯胺,濃度、劑量和質量都比日常生活中烤麵包、炸薯條時的要高。

在人群觀察研究中,丙烯醯胺對人體致癌性的證據還不充分,「這也可能與人類食用食品時所含劑量以及時間持續不長有關」。

在動物身上的研究結果一般不能直接照搬應用到人類身上來,更多是起到提示和預警作用。相信這也是美國法院要求星巴克在咖啡杯身上貼警示標籤的一個緣由,告訴人們有風險,起到一個對人體健康負責的作用。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腫瘤科主任梁曉華教授同樣表示,

任何一種致癌物質都需要達到一定濃度,並且需要持續暴露、接觸一定時間以後,才能達到致癌後果。如果單純講某一種物質是致癌物,不考慮濃度、暴露時間,本身是不科學的。

咖啡目前「降級」歸為三類致癌物

「常喝人群降低子宮內膜癌、肝癌風險」

去年10月,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公布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致癌物清單,其中丙烯醯胺屬二類致癌物(二類致癌物是指導致人類癌症的證據不明確)。

卞冬生說,「新澤西的食品專家從人體每日膳食中0.1mg/kg 體重的丙稀醯胺攝入量中沒有觀察到不利的影響,從而推測人們食用油炸食品致癌的風險極小。WHO食品安全相關官員也認為,人體攝入的丙烯醯胺尚不足以對人體有害。」

事實上,人類對致癌物的認知正在不斷推進。鄭瑩說,目前致癌物根據三條標準(在人群中是否有充實證據證實致致癌、動物致癌性實驗是否具備充分證據,以及是否具備其他證據),將致癌物分為四大類。例如,吸煙、建築裝修材料使用的甲醛等,被列為一類致癌物。

歐美國家咖啡飲用量頗高,「咖啡是否會致癌」一直被討論。1991年,咖啡與紅肉等一併列入2A級致癌物,2016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會組織專家進行重新評估,咖啡歸為分類下降的三類致癌物。

鄭瑩補充解釋,「還有來源於人群研究的證據表明,飲用咖啡多的人群,罹患子宮內膜癌、肝癌的風險均有所降低。」

主要攝入丙烯醯胺的來源並非咖啡

速食麵、薯片、麵包、油條等均含有

目前,市民主要攝入丙烯醯胺的來源並非咖啡,卞冬生說,「丙烯醯胺在很多常見食物中都存在,比如速食麵、薯片、麵包、餅乾、油條甚至家常的炒菜中都無法避免。簡單而言,只要是通過油炸、烘焙、燒烤等方式烹飪的食物,就會含有丙烯醯胺,咖啡豆本身並不含有這一物質,而是烘焙過程惹的禍。」

據丁香醫生介紹,只要食物原材料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經過高溫(>120℃)油炸、高溫燒烤,發生美拉德反應後就會產生。

我們常吃的油條、麻花,是麵粉炸出來的吧,有丙烯醯胺。

餅乾、麵包,是麵粉烤出來的吧,有丙烯醯胺。

薯片、薯條,是土豆片、土豆條榨出來的吧,有丙烯醯胺。

烤肉、烤雞翅、烤腸,也都是有丙烯醯胺的。

大量的食物可能都含有丙烯醯胺,越是顏色發黃、發褐、發焦的,含量越高,而且遠遠大於一兩杯咖啡。

常說要少吃薯條薯片,少吃油炸燒烤,更多的是因為它們普遍熱量高、營養單一,不主要是因為丙烯醯胺。

梁曉華說,咖啡里所謂的致癌物,如果含量極低、並非長期飲用,應該對人體危害不大。

鄭瑩認為,星巴克烘焙咖啡產生丙烯醯胺,在標註警示時,進一步研究多少標準屬於健康無害範疇,更值得摸索。另外,除了丙烯醯胺,加工肉等在市民生活中接觸更多,相應標註警示、知識普及也應跟上。

聽到消息後

網友們也議論開了

看完專家的科普

小編覺得

大可不必驚慌

正如專家所言

任何一種致癌物質

都需要達到一定濃度

才能達到致癌後果

均衡飲食、不過分攝入就好

你覺得呢?

----------END----------

讓閱讀成為享受

如有新聞線索請聯繫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致癌 的精彩文章:

這些看似很衛生的做法可能導致你致癌,以後不要再做了!
不開玩笑,熱水被列為2A級致癌物!你還勸人「多喝熱水」嗎?

TAG:致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