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手機雖好,可不要「貪杯」哦

手機雖好,可不要「貪杯」哦

GIF

點擊「重師大圖管會」關注我們哦!

手機,作為當代信息化社會信息溝通、獲取資訊不可或缺的工具,在我們的生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我們對手機的過度使用甚至依賴,手機的作用逐漸發生了「異化」。

據調查顯示,我國在校大學生手機的平均日使用時長基本在5小時以上;在其休閑娛樂、諮詢通話、信息分享等各項「強大功能」之下,學生們紛紛「丟盔棄甲,甘拜下風」,甚至出現了所謂「頭可斷血可流,手機不能丟」的言論。

可圖圖想問:長時間接觸手機的你,有考慮過身體的感受嗎?

腦大哥帶領著你的身體

各個器官各個部位開始了起義

常玩手機的朋友們,是否有玩完手機後眼睛異常乾澀的情況呢?那可要小心了!研究顯示,長時間看手機會導致眼睛乾澀,進而誘發炎症和感染;浙江大學眼科研究所經過八年的實驗證實:即使手機在國際輻射安全使用標準內,長時間使用仍然對眼睛等人體部位有損傷,頻繁玩手機者甚至易患白內障。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作為祖國未來的棟樑們,保護視力刻不容緩!

長期玩手機的你可還要考慮考慮手的感受啊!作為人類勤勞的象徵的雙手,在與手機的朝夕相處下可能已疲憊不堪。做個小測試:伸出你經常用來玩手機的那隻手,大拇指放在手心裡,用其他四隻手指用力握住大拇指,握成拳,豎起拳頭,然後向下最大程度彎曲手腕,堅持5秒,如果你覺得很痛,那麼恭喜你患上了「手機手」。「手機手」就是「橈骨莖突腱鞘炎」,嚴重時,你甚至不需要擺出任何姿勢,拇指就會感到疼痛,進而活動受限,甚至麻木、失去知覺……

如果想保持手指健康,不出現「手機手」的現象,便必須加緊預防。首先是勞逸結合,工作或娛樂時都要抽空做幾分鐘的放鬆活動,讓手指得到適當的休息;同時還可以做一些手部的運動來鍛煉手指,比如隨時隨地可鍛煉的十指交叉、向外翻起的動作。

我們接著來看。作為人體的第一層免疫護衛——皮膚,對人體健康起著不容小覷的作用。但皮膚醫學會引述已發表的研究資料指出,長時間使用手機、對手機表面鎳材質接觸過久,可能會導致皮膚出現過敏反應,甚至出現紅色或發癢的疹子,便是所謂的「手機皮膚炎」。

另外,知道雙下巴的另一種來源嗎?

圖圖告訴你:過度使用手機會導致下巴輪廓變形。皮膚科醫生薩姆﹒巴汀表示,隨著年齡增長,皮膚彈性會隨之下降,數小時的低頭姿勢都會增加下巴皮膚的下垂,出現另一種「雙下巴」。

所以,圖圖建議大家使用手機時盡量將手機舉到前方,高於胸腔的位置。抬頭挺胸背打直可不只適用與寫作業哦!

接著往裡,到了皮膚包裹著的骨頭。有些人可能會說:「玩手機對骨頭還會有影響嗎?最起碼還是包了皮裹了肉的啊!

可是據研究顯示:手機電磁場可能會降低骨骼密度從而導致骨質疏鬆。研究人員邀請了150名習慣將手機戴在腰帶上、平均每天使用手機超過15個小時,並連續使用了6年的男性手機用戶;利用雙重X射線骨密度檢測儀檢測他們骨盆的骨質密度。結果顯示:靠近手機一端的髂骨翼的骨質密度略有下降。

所以圖圖也要提醒大家

手機不要貼身攜帶,最好放在包里,離我們的身體越遠越好!

起義的可不只以上所述,長時間玩手機對人體其他各個部位以及人的生活還有其他各種的影響,比如影響發育、降低睡眠質量、降低工作效率、影響人類顯示生活中的情感等等。

手機帶給人們的傷害遠不止這些。美國喬治敦大學腫瘤中心和瑞士厄勒布魯醫院大學的醫學專家均研究發現長時間打電話玩手機會增加罹患腦瘤的潛在風險。不只是腦瘤,長時間玩手機還會影響智力,極大地擾亂我們的正常生活。

所以,手機可謂是現代社會的一把「雙刃劍」,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它帶給我們的優劣,並通過科學的方法,進行有效的趨利避害。對於我們大學生來說,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合理利用手機,拒絕誘惑與過度依賴,更多地出去走走看看,在路上好好欣賞美景、享受生活。最後,圖圖再送大家一句話:手機雖好,可不要貪杯哦。

1

END

1

供稿人:圖管會 科普信息部 何葉

改稿人:圖管會 編輯部 李可欣

(圖片均來自網路)

喜歡我就點擊我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重師大圖管會 的精彩文章:

滾蛋吧,牙結石君

TAG:重師大圖管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