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頭號玩家》:斯皮爾伯格寫給網癮少年的情書

《頭號玩家》:斯皮爾伯格寫給網癮少年的情書

昨夜看完《頭號玩家》,非常震驚,沒回過神來就和其他觀眾一起鼓掌。

回到家中內心充滿了波動,甚至有點想打遊戲。

《頭號玩家》

Ready Player One

七十二歲的斯皮爾伯格用這部電影證明了,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

較真點說,片中不乏各種俗套:

一款全球型網遊中,主角在數十億人中找到一個網戀對象,剛好住在他家附近。

主角在數十億人中找到的幾個隊友,也離他不遠。

反派突然良心發現沒有開槍,警察叔叔一如既往地姍姍來遲。

甚至故事本身就是我們看過無數遍的,青少年拯救世界的故事。

而這一切在斯皮爾伯格手中化腐朽為神奇,奉獻了一場無與倫比的感官盛宴。

二十世紀的各種經典電影、動漫、遊戲中的符號,化成了影片中一個又一個的彩蛋。

許多「顯微鏡觀眾」都在樂此不疲地尋找,大大小小找到了將近兩百個。

我們熟悉的恐怖片《閃靈》、打飛機專業戶金剛、邁克爾·傑克遜的衣服、高達、氣功波等等,被高度還原的同時也不乏創新。

觀眾在找彩蛋,影片主角也在找彩蛋。

幾十年後的地球經濟衰落,人們進入虛擬網遊「綠洲」中逃避現實。

就像許多網遊小說中描述的那樣,帶上頭盔眼鏡,進入另一個世界。

遊戲的創造者臨死前,就像《海賊王》中的海賊王一樣說,我藏了三個彩蛋在遊戲中,誰都找到誰就能擁有這個遊戲。

為了不讓遊戲落入惡人手中,主角們為之奔波,在遊戲和現實中攜手面對考驗。

整部電影看下來,節奏張弛有度,情節完整通順,視覺效果絢麗非凡。

可能無敵,就是這樣子的寂寞。

以遊戲為主體的電影,最後回歸現實。

遊戲的創造者是個不擅社交的天才,創造了一款讓人不再孤獨的遊戲,自己卻失去了愛人和唯一的朋友。

影片借角色之口道出主旨:擁抱現實,因為那是唯一真實的東西。

對此我有些不同的意見:現實是真實的,但現實並不是唯一的真實。

大學裡一位老師說:遊戲是為了避免人類瘋狂的產物。

對此我的理解是:人們對於暴力、戰鬥、掠奪、冒險的慾望,通通可以宣洩到遊戲中去,對情愛、社交、地位的渴望,也可以從遊戲中獲取。

這點在合理的限制下完全成立,也就是說虛擬的遊戲,也能帶來真實的享受。

院長我多年以來,一直是個弱智玩家。

當年流行的QQ炫舞,手殘跟不上節奏,卡丁車直線都能撞。

玩地下城與勇士,省吃儉用湊出一套時裝,現在看一下,只覺得當年的審美有點問題。

玩仙劍奇俠傳總是迷路,要不停地看攻略或者開修改器。

無論是最早的CS還是現在的吃雞,因為3D眩暈根本碰都不能碰,玩一會就想吐。

英雄聯盟是順風浪逆風投的白銀選手,王者榮耀從不開聊天框假裝別人沒罵我。

陰陽師那種遊戲,扔了一千多塊錢,連茨木童子的角都沒看到,怒而卸載。

作為一個沒有遊戲天賦的人,屢敗屢戰樂此不疲,在遊戲中收穫了許多快樂。

我們會像《頭號玩家》中的主角一樣,擁抱現實,但也會擁抱遊戲,因為遊戲帶來的快樂也是真實的。

網上還流傳過這樣的段子,表示男人的快樂有時就這麼簡單。

而現在遊戲卻背了不少的鍋,隔三差五被點名批評,說對青少年有這樣那樣的不良影響。

雖然不乏真實案例,但在我看來這只是一句推脫。

就像是「非我也,兵也」,在網路教育不完善的前提下,把罪責推給遊戲,說著「非我也,遊戲也」。

一口大黑鍋簡單粗暴地一扣,反而害了不少孩子,讓當年的雷電法王楊永信分外猖狂。

認定孩子有網癮,就抓起來電他們。

傷害了未成年人,騙了家長的錢,留下一輩子的陰影。

幸好所謂的電擊療法多年前已被叫停,但關於網癮一事仍舊值得我們思考。

如果說網癮是毒,那麼就不能拋開劑量談毒性。

有毒與否,尺度的把握才是關鍵,而這又要靠玩家和監管者共同權衡。

有好遊戲就玩到瘋狂,那這屬於易染毒體質,就不該碰遊戲。

出了事情就封禁,也是治標不治本,封光之後可能會有一片「清潔」的天空,卻不會有星星閃耀。

《頭號玩家》不僅是一部商業電影,也是一些問題的答案。

遊戲與現實並非對立,反而密不可分,只要看你如何去面對他們。

當然了,不是所有人網戀都能像電影中那麼剛剛好,網戀奔現,小心受騙啊!

最後送給各位網癮少年2003年新聞出版總署發布的健康遊戲忠告:

抵制不良遊戲,拒絕盜版遊戲。

注意自我保護,謹防上當受騙。

適度遊戲益腦,沉迷遊戲傷身。

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搶先電影院 的精彩文章:

《復聯3》光是預告片就把我嚇壞了!虐心指數9.9!
在日本,你可能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TAG:搶先電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