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球主義者」到底是什麼?

「全球主義者」到底是什麼?

【導讀】共和黨內的一場醞釀已久的大戰,因為特朗普的一句侮辱(甚至有反猶太的傾向)開始爆發,而這一切又與「全球主義者」有何關係?「全球主義者」到底是什麼?

本文所有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

在周四上午的內閣會議上,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總統向即將離任的國家經濟委員會(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局長加里.科恩(Gary Cohn)告別,並稱科恩是一個「全球主義者」。

特朗普表示加里.科恩的政績「非常出色」。「他也許確實是個全球主義者,但我仍然喜歡他。他是一個全球主義者,這毋庸置疑,但以他自己的方式來看,他還是一個民族主義者,因為他熱愛我們的國家。」特朗普說道。

管理和預算辦公室(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主任、特朗普麾下最資深的經濟政策官員米克·穆爾瓦尼(Mick Mulvaney)在自己寫給科恩的告別信中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他說,「我從來沒有想到,我在白宮最親密、最出色的同事會是一個「全球主義者」。

對許多人來說,「全球主義者」這個術語既陌生又令人困惑。而對許多觀察家來說,它隱約帶有些反猶太主義的意味。這主要源於先前史蒂夫·班農(Steve Bannon)和傑瑞德·庫什納(Jared Kushner)之間的派系衝突。但它同時也反映了一個真實存在的政策爭論,而這一輪爭論讓共和黨對如何對待貿易政策這一問題焦頭爛額。

特朗普正在對進口鋼鐵和鋁徵稅,與此同時,他也需要補充已經枯竭的白宮高級職員隊伍。究竟是僱傭更多像科恩這樣的「全球主義者」,還是僱傭更多像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這樣的「民族主義者」?特朗普在這個問題上的權衡不僅將決定其政府貿易政策的未來,還可能對美國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共和黨在貿易問題上意見產生分歧

特朗普在一個堅定的保護主義平台上競選。他承諾取消《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撕毀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將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並鼓勵國會通過《結束離岸外包法案》(End the Offshoring Act),該法案「通過規定關稅以阻止公司通過解僱工人來將生產轉移到其他國家,之後再將其產品運回美國從而逃稅的做法」。

接任總統後,特朗普很快聘任許多有利於商界運作的傳統共和黨人,以完成其政府的主要經濟政策制定工作。

不過,儘管多年來特朗普在大多數政策問題上一直三心二意,但他對國際貿易所帶來的好處始終保持著理性的懷疑。「特朗普式」的保護主義者遍布他的統治團隊,包括擔任首席策略師的班農(Bannon),領導著一個流動的貿易理事會的納瓦羅(Navarro),以及擔任商務部長的威爾伯·羅斯(Wilbur Ross)。不僅如此,普通共和黨人更傾向於贊同特朗普對貿易持懷疑態度的觀點。

看起來似乎是班農第一個將「全球主義者」這一術語推廣開來,並且將此作為其敵對派系的標籤,以試圖利用特朗普的保護主義本能贏得一場更大規模的權力鬥爭。但在去年夏天班農下台後,政策狀況幾乎已經穩定下來:

《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被取消了,特朗普不打算提出任何新的貿易協議,而運行低效的NAFTA也正在進行新一輪的談判,但預計不會有顯著的成果。

特朗普會繼續在Twitter上發表保護主義言論,但並不會真的在貿易政策上大動干戈。

受准許的「民族主義」政策的制定將主要發生在移民領域,同時白宮也正在從多個維度對此施壓,屆時國會共和黨人將在很大程度上支持這項政策。

而這種穩態現如今卻在瓦解,隨著特朗普出人意料地接受了鋼鐵關稅,人們對美國貿易政策的未來產生了很大的疑問。科恩下台後,隨著「全球主義者」一詞因被作為對他的嘲諷而再度變得火熱,人們逐漸看到了特朗普打算用民族主義者來填補空餘職位,並將從現在起進一步推行保護主義的前景。但這也引發了一些質疑,比如他的政府對極端主義分子視而不見的態度,抑或是他與反猶太主義之間令人費解的貓膩。

「全球主義者」無非是狗哨政治

許多人認為,援引「全球主義者」一詞帶有一絲反猶太主義的味道。之所以如此,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這個術語最初是由班農推廣的,而他本人涉獵反猶太主義也由來已久。

長期以來,認為猶太人尤其不忠的想法都被認作是一個反猶的比喻。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主義與民族主義之間最初的鬥爭中,班農的主要對手大部分都是猶太人,這其中不僅有科恩,還有庫什納和財政部長史蒂夫·姆欽。

話雖如此,從為反全球主義者辯護的角度上說,白宮高級顧問斯蒂芬·米勒也是猶太人,作為一個反移民政策的狂熱支持者,他從未被塗上「全球主義者」的標籤。

可以確定的是,反猶事件在特朗普時期愈演愈烈,而特朗普與此是脫不開關係的(喬納森·韋斯曼的新書《猶太主義:在特朗普時代的美國猶太人》(Semitism: Being Jewish in America in the Age of Trump)詳細探討了這個問題)。這件事就像一個透鏡,透過它我們可以看到「全球主義者」問題的一角。

然而我們必須明確,政策上的爭端依舊真實地存在。

各方對貿易的看法發生改變

從19世紀50年代開始到二戰時期,共和黨一直是一個主張高關稅和保護主義的政黨。與此同時,民主黨人雖然並不反對在他們所代表的地區對企業進行有選擇的保護,但總體來說,他們更傾向於支持低關稅和自由貿易。

20世紀60年代,尤其是70年代,由於全球經濟的變化,美國企業在市場中的地位愈加有利,而美國工會的利益卻日益減損(詳見戴維·卡羅的《美國政治中的政黨立場變化》(Party Position Change in American Politics)),因此先前的情況開始發生改變。在過去的一代人中,國會中的共和黨人顯然比國會中的民主黨人更支持貿易,儘管兩黨的總統都贊成貿易。

有一些重要跡象表明,各方改變立場的時機可能已經成熟。其中一部分得益於特朗普個人的推動。然而在特朗普贏得提名之前,公眾輿論便已經開始在貿易問題上顯示出黨派分歧。共和黨在民調中對TPP表現出了更大的懷疑,而與此同時,在國會上的他們則表現出更多的熱情。

相同的情況也屢見不鮮,極右派眾議院自由核心小組的一些成員和穆爾瓦尼都決定與其領導層決裂,投票反對授予奧巴馬政府擴大貿易的權力。與此同時,經濟的悄然變化再次改變了利益集團政治——如今,製造業工人在美國總工會會員中所佔比例很小,因此民主黨反對貿易的原始動力在逐漸消失。

所有這些都表明,特朗普不僅在某種程度上對貿易莫名其妙地懷有敵意,而且我們還是能找到一些有力的證據表明特朗普作為保守派共和黨人這一次站對了立場,相反,那些支持貿易的共和黨國會領導人則選錯了立場。這使得在政府團隊組成一事上,支持後者的官員與支持前者的官員之間的權衡選擇變得十分關鍵。

在「走出去」的道路上,他選擇將科恩列為「全球主義者」。由此我們至少可以說,他喪失的並非是有關鋼鐵進口的具體政策論據,而是對共和黨整體走向的話語權。

【作者】Matthew Yglesias

【作者簡介】美國知名博客主、記者,主要以自由黨人的視角撰寫有關政治經濟的評論。

圖片來源:Vox

編輯/程旭

翻譯/李成

校對/董一

排版/易揚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電訊 的精彩文章:

以牙還牙:俄羅斯驅逐美國外交官、關閉駐俄領事館
普京放大招!新型巡航導彈「不可阻擋」

TAG:國際電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