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把中國團扇紅遍 Ins,連馬雲都為之傾倒

一把中國團扇紅遍 Ins,連馬雲都為之傾倒

GIF

「手中白團扇,凈如秋團月。清風任動生,嬌香承意發。」

—— 梁武帝《團扇歌》

如果把摺扇比做翩翩墨客,那麼團扇就一定是纖纖美人。

團扇又稱宮扇、紈扇。而宋代以前稱為扇子,其實也都指的是團扇。三國時的名士們大多是「羽扇綸巾」,那時還沒有我們現在意義上的團扇出現。直到東漢時,才改羽扇為絲、絹、綾羅之類織品。這樣的團扇,形似一輪明月,出風清涼,又有美麗的點綴綉畫,一傳便傳到了現在。

而我們今天的主人公,便是做「團扇」而出名的。其實這樣說,也並不算準確。因為這團扇,突破了點與面的界限,被她做成了3D的。年輕的團扇設計者石佳冉,在開通ins並上傳團扇作品的兩個月後,幾乎每張作品的照片,都能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網友的2000多個贊。

一抹扇面,萬千聲色。

人們甚至很難用單一的辭彙,去形容看到石佳冉3D團扇時的第一感覺。

一扇一乾坤。

透過這薄如蟬翼的扇面,或是花鳥魚蟲盡顯,或是有暗香浮動,又或是疏影橫斜水清淺。這些畫面生動地在你面前浮現,讓人不得不感慨它的巧奪天工。

中國古人講究含蓄美,因而團扇內容多以畫作詩詞的平面繪畫、刺繡為主,是「輕羅小扇撲流螢」。石佳冉的團扇,融入了新式刺繡和金工,多了讓人過目不忘的精巧,則算是一種另闢蹊徑。至簡也好,至繁也好,其源頭是相似的,都來源於傳統的繼承和極致的巧思。只需看那3D團扇繁華中恰到好處的留白,就知道在這繁複的深處,藏著的是「悠然見南山」的至簡。

創造出這些美麗的85後女生石佳冉,大概天生就有這樣的靈魂。出生在東北的她,骨子裡卻有清清雅雅的南方氣質。從7、8歲起,就跟著鄰居學做中國結、盤扣等等。這樣的愛好一直持續到長大後,她進入北京服裝學院學習服裝設計。畢業後她進入了定製婚紗的公司工作,讓她了解到了更多的手工技法。偶然的一次機會,佳冉接觸到了團扇的製作,從此便愛得一發不可收拾。

石佳冉的3D團扇雖小,用到的工藝卻複雜。

刺繡、焊接、造花、立體綉,這些帶有現代氣息的技法,每一項都在顛覆著人們對傳統團扇的概念。在創作的過程中,石佳冉也在不停摸索。

藍白的漸變,輔以釘珠刺繡,讓人在這小小一方天地里,得到對於中國風的極致印象。

今年的3-6月,她又把目光投向了金工。過去那些用來演繹金銀首飾的花樣,被她巧妙地嫁接於團扇之上。

除了扇面的裝飾,她在團扇的製作上也有許多與傳統不同的地方。扇柄不用做團扇常見的玉竹、紫竹和各類妃竹,而是採用低調的棕竹。不僅不會與刺繡搶風頭,還更添了一絲古樸意味。張弛有度,風骨卓絕,令人過目不忘。

不過,她的作品真正走向大眾視野,是在前段時間大熱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亮相。當時阿里影業找到她,邀請她擔當劇中衍生品的設計。對待作品如生命的石佳冉,為此精心設計了4個系列的團扇。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第一個系列:字

薄紗為底,金絲綉與立體繡花蔓延出美麗的纏枝。

這系列作品還有一個小故事,那就是扇子完成後製片方在杭州為她的扇子辦了一個展。展覽後,馬雲便收藏了其中的兩把,有一把便出自這個系列。

第二個系列:囍

以絳紅色為底,象徵白淺、夜華的九尾與雲龍口銜連理枝,帶著新婚的莊重感。

第三個系列:紙

純白色紙漿底,繪以粉桃、荷花,花開花落,愛恨情仇。

第四個系列:雲

以棕竹為中心,薄雲縹緲,纏綿繾綣。

有著這樣令人讚歎的高超技藝,能做出如此作品。可石佳冉卻始終不賣她做的團扇。

成為匠人也許不難,有匠心卻不是一件易事。

為了能讓更多人愛上這中國之美,她開設手工坊,將這門手藝傳承。

學生里有專業設計師,也有單純業餘的愛好者。上至七十歲的老奶奶,下至還在上學的小男孩。

「扇子不想賣,但是我願意與你們分享從無到有的過程。」

石佳冉不願意簡單地兜售成果,可是在教學生的過程中卻是毫無保留。她始終相信一點:手是心的映射。我們十指一點點創造出來的東西,其實是我們心的外在呈現。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播出後,石佳冉的扇子越來越熱,可她的生活並沒有因此發生什麼改變。每天一大早定時去採購材料,沒事兒的時候就去街上溜達,研究古建築和工藝品尋求新的靈感。不過,更多的時候,她還是喜歡呆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從用筆畫稿,再像個魔術師一樣把畫稿一針一線地照進現實。

她喜歡這樣的日子,最大的夢想就是在將來辦100場扇子展,讓人們知道中國扇子的工藝,在我們這一輩兒,沒有丟。

《名物志》為您講述更多一直在堅守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物志 的精彩文章:

90後女畫家只畫無臉人,卻讓人一眼看出畫的誰

TAG:名物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