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西傳統文化差異

中西傳統文化差異

中西傳統文化差異

月下獨酌

 經典詠流傳 第4期

毛不易;廖俊濤 

00:00/03:25

三月已經走遠,滿樹繁花也已經開始凋落花瓣,錯過了花期,花也需要人的安慰,不知不覺落下春的「帷幕」,馬上就會迎來四月,四月一日就是愚人節了,陰曆陽曆的交錯,也快迎來了清明節。中西兩大傳統節日相撞,擦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火花」,我們不由的深究,看看中西傳統文化的差異。

首先中西的娛樂方式有著巨大的差異,中國傳統的娛樂方式更清凈典雅,例如鬥茶、斗香、飛花令、垂釣等,充滿了傳統古人文質彬彬、淡雅無爭的氣質,是整個名族以和為貴的氣質的體現。善良的中國人性格中的「食草性」使人們的娛樂方式也更具有內省、安身、守命、循規蹈矩。而西方文化中的娛樂文化彷彿更具有競技性與挑戰性,例如斗獸、滑雪、長距離游泳等,「食肉性」的性格讓西方的文化更具有躁動、征服、野心勃勃的特徵。

或許是社會環境的不同,中國是個傳統的農業大國,人們更渴望是和平,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寧靜,而西方多數國家屬於工業社會,競爭必不可少,「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他們的信仰。又或許是使人們對待自然的觀念不同,中國傳統的儒家講求中庸,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人們更喜歡平靜些的活動,西方文化體系中宣揚人的主宰地位,強調人與自然的主客二分,所以競爭力強一些的活動在西方形成也不難理解。

其次中西文化中對尊者古籍的態度不同,中國傳統文化中因遵循「長者為尊」,所以對尊者長者所作所言很少提出異議,只是簡單地遵循照做,少了自己的推理與思考,所以文化的創新速度較慢,而西方的批判能力較強,無論是對自己多麼尊敬的人,對他的觀點、思想都會指出自己的疑慮與異議,因此常會出現師生思想截然不同的局面也屬於常態。

社會學老師提出一個很有趣的古代現象:中國古籍的排版為數列形,閱讀文章時由上至下,不自覺地形成點頭的習慣,而西方的文字從很久以前就是從左到右的排版,閱讀時形成由左向右地習慣,是一種搖頭的感覺,因此,中國學生總是點頭繼承古人的思想,而西方的學生更喜歡批判否認式的學習。很自然有趣的研究說明了中西文化中面對尊者古籍的態度。

最後是中西的傳統節日的不同,中國的傳統節日中更傾向於團結與紀念,春節我想是最能體現這一觀點的,不管多遠,人們總會回家,那一張小小的車票不知道承載了多少人回家的心愿,祭祖也總是春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也很明確地體現了這一觀點。另一方面,中國的節日「以農為本」有著緊密聯繫,人們在勞作中逐漸總結出規律,中秋節還有也就是為了慶祝豐收。西方的一些國家中的節日,如愚人節、情人節、萬聖節、狂歡節則更多的表現在更小眾的、更具有娛樂性,也更具有瘋狂的感覺,並且帶有強烈的宗教色彩,如復活節、聖誕節等。西方人對於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的追求也使西方的節日更具生活性。

中西文化中存在諸多差異,但隨著科技與交通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西方文化傳入中國,而通過「孔子學院」將也將中國的文化傳向世界,中西方的文化將會更多的交融了解,因此,對中西傳統文化的深入了解將是每一個大學生的一門必修課,也會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必修課。四月帶著愚人節與清明節緩緩而來,讓我們期待這一道融貫中西的「節日大餐」。

文|禾琳

圖|網路

編輯|禾琳

不關注

就搗蛋

長按上方二維碼,關注「歲月枝椏」

歡迎來搞 點贊 轉發朋友圈

感謝在春暖花開的季節遇見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歲月枝椏 的精彩文章:

TAG:歲月枝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