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50人類永生計劃!這個研究一出讓全世界都炸了!

2050人類永生計劃!這個研究一出讓全世界都炸了!

前 言

這個世界越來越不可思議:窮人整日都在想著買房,然後在各種小便宜和娛樂八卦里一點點沉淪,而最頂級的那一小撮富人,卻在悄悄研究「長生不老」!

下文來源:微悉尼

上周,在迪拜舉行的WGS(World Government Summit 世界政府首腦會議)上,一個世界性的人類計劃讓嘲諷者看得目瞪口呆。

在雷動的掌聲和四散聚焦的聚光燈下,Ian Pearson向台下深深鞠躬,並說:

「HIBA,將在2050年實現!」

HIBA全稱為Hybrid Intelligence Biometric Avatar,又稱混合智能生物。

這個計劃為何可以達到炸場的效果呢?我們慢慢道來…

首先,人類為何會死亡呢?或者說,若想讓人類實現永生,最大的阻礙是什麼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弄清楚人體各個系統細胞的遺傳機制。

人類的壽命最大限度受制於自身細胞的分裂代數,要想永生,就得解放細胞分裂代數,使細胞不斷分裂下去。

但是,目前這項研究結果卻是有限的:

接下來,為了得到永生,就得完全了解人體體系,有針對性的延長壽命。

這就需要進行各個系統細胞的繁殖機制分析,找到影響壽命的遺傳因子,改變這些因子,從而改變細胞的繁殖機制。

同時還需考慮到代謝等問題,這種基因工程技術,目前來說相對較為宏觀…

而HIBA研究成果,正是用來解決上述問題的。

這項研究將在2050年正式迎來成果,並且70後將成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針對這些問題,Pearson先生說,這些困難看起來,都是身體上的困難。可是又有誰規定,永生就一定是身體上的永生呢?

Pearson在HIBA中提到,人類想要永生,有三種實現的方法…

更新你的身體部位

Pearson說,在2030年左右弄清楚人體各個系統的細胞詳細結構,並可以通過生物技術和藥物來控制細胞年齡,並恢復細胞活力。控制了細胞,就是控制了壽命。

他說:

「如果讓一個95歲的人永生,他一定不願意,但如果把年齡設定在30歲,那就不一定了。」

同時,在器官移植方面,利用現有的3D列印技術,在2030年左右,可以使人類器官捐獻者變得多餘。

我們可以自己創造出適合自己的器官,沒有排斥,不需要捐獻,來替換自己衰老的器官。

這就有人要說了,這個問題已經被研究很久很久了,基因工程要跨越如此大的一個障礙,短時間內絕對不可能啊!

然而,Pearson帶來的可不止這一種研究,重量及研究還沒有登場呢…

生活在機器人軀體中

我們都知道,大腦是控制整個身體乃至生命的中樞。

在一開場,Pearson就說道:

「心智基本上是在雲端,並且能夠使用任何你想居住在現實世界中的機器人。」

這個理論一經提出,台下一片嘩然…

什麼?這個意思不就是,將人的意識上傳到雲端,再下載到機器人中嗎?不就是人工智慧大腦,變成人類的活體大腦嗎?

是的。

Pearson研究表明,在50年的時間裡,我們也許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租用一個機器人,就像租車一樣。我們可以將我們的意識上傳到機器人電腦中,即使原始的身體死亡,我們仍然可以將數字思維儲存在計算機上,並帶著詩和遠方,

繼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有一天你的身體死了,也許你被巴士撞了或嚴重的疾病擊中,但這並不重要,因為你的頭腦仍然在那裡。」

因為到那時,我們已經告別了自己有機的身體,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機器人的身體。

這樣狹義的永生,雖然有些反自然,但聽上去還不錯啊…

那麼介時,這項技術究竟是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呢?

Pearson笑了一下,將一片研究藍圖展現在了人們面前…

生活在一個虛擬世界

你可曾想像過這樣一個世界:我們的思維和意識都儲存在一個巨大的世界網路當中。

我們不需要有機的軀幹,也不需要機器人的身體,我們就像是遊戲中的一個角色,利用電腦和智能網路,生活在《黑客帝國》一般的世界裡…

是的,在2050年,這項技術將徹底開放,面對全世界的人類…

Pearson表示,在2050年,我們的思維將呈現在線模式,我們可以快樂的生活在計算機模擬中…

你可以把大部分時間花在虛擬世界上,當然也可以在任何計算機上的任何地方進行。

「你可以在網上想像出儘可能多的樂趣。」

幸運的是,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就是眾多虛擬世界點之一。

你可以把你的思想連接到數以百萬計的其他頭腦,並擁有無限的智慧,同時出現在多個地方。這樣一來,我們就完全突破了軀體的束縛,告別了語言,告別了交流,完全生活在只靠意識就可以傳遞思想的虛擬世界中。

成本可控,70後將成為第一批永生者

理想都說完了,該談錢了…

Pearson說,

70後將成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那麼這麼大一個工程技術,是一般人可以體驗的嗎?

隨著科技和時代的發展,Pearson給出的答案是:可以

Pearson將這個計劃的發展與實施分成了兩個「10年」。他的計劃是,在試驗徹底開放後,用20年時間,將這項技術普及全人類。

在2050年只有富人和名人能夠實現永生。而中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大多數人大概能夠在2060年代實現永生。

只有那些2060年時年齡在90歲以下的人才有機會,也就是那些出生在1970年以後的人。

到了2070年,一些相對貧困的國家或地區人口,也將可以使用該技術。

就是說,現在年齡在50歲以下的人有很大的機會獲得永生,而且年齡在40歲以下的人幾乎肯定能夠實現永生。

他補充道:在10年、15年或者20年之後,獲得永生的成本將從數百萬下降到數百英鎊。

它也有可能成為英國國民健康保健內容的一部分。人們或許不一定非要一個機器人身體存活,他們或許能夠生活在一種計算機模擬中,並且將你的意識與數百萬人相連,從而獲得超級智力。

我的天,這不就是「秀才不出門,卻知天下事」嗎?!坐在家中就可以游遍全世界啊!

技術面臨的挑戰

Pearson提出的願景,實際上,是可行的。

目前,谷歌等大型公司都在共同奮力研究,因為目前所存在的,只是技術問題,而技術問題,都終將得到解決。

因為:只要是技術問題,就會有技術上的解決方案。

但是,這項技術所存在的社會問題,也隨之而來…

首先,永生者將會成為歷史上最焦慮的一群人。

《未來簡史》中說道,

他們只是達到長生,而不是真正不死。

他們不像我們這些凡人終有一死,他們的生命不會有到期日。

他們會喪失人生中多種樂趣,他們不再為冒險而激動,不再為奇蹟而感到幸運,他們得到了生命,

卻喪失了生命的意義。

另一方面,家庭結構、婚姻和親子關係就將大為改觀。

想像一下,一段婚姻需要持續110年,這是一個怎樣的概念?

現在多次結婚的情形可能會日益普遍,像是如果一個女人在40多歲生了兩個孩子,等到她120歲,養孩子已經像是個遙遠的記憶,只算得上是長長人生中一個小小的插曲。

在這種情況下,很難說究竟會發展出怎樣的親子關係。

所以,技術的提出與解決,可能只是永生中的一小部分。

更多的問題,可能出現在社會、政治以及人性之上,而這些問題,可不是幾十年可以解決的…

在這場對死亡的戰爭中,如果科學上出現顯著進展,

真正的戰場就會從實驗室轉移到國會、法院和街頭。

而如果科學的努力宣告獲勝,就會引發激烈的政治衝突。

過往歷史上所有的戰爭和衝突,很可能規模都將遠遠不及接下來的這場爭鬥:爭奪永恆的青春。

作者:水木然

在原來,生命對於每一個來說是平等的,時間對於每一個人來說也是恆定的。而現在,我們不得不承認:在金錢和權力面前,生命正在變的不平等,時間正在變的有偏見……

長生不老,自古以來就是地球上「富有者」和「掌權人」的終極追求。比如秦始皇,是人類有史以來最有權勢的人之一,他它為了長生不老,派了上千名童男童女前往東海找尋不老神葯,最終只是上演了一出歷史鬧劇。

而如今,世界最富有的這幫人,開始繼承他的遺願,繼續在「」長生不老「這條路上不懈努力!

其實,這方面還有類似研究等的是谷歌首席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他認為如果把生物當做計算機軟體,我們可以通過對生物體內的細胞進行重新「編程」,從而來應對各種影響生命延續的衰老和疾病。人體內被稱為基因的有23000個「小程序」,通過重新編程,我們將幫助人類遠離疾病和衰老。

到2020年左右,我們將開始使用納米機器人接管免疫系統。在不遠的將來,血液中的納米機器人將可以糾正DNA錯誤,人類將在2029年開始實現永生。

而到2030年,血液中的納米機器人將可以摧毀病原體,清除雜物、血栓以及腫瘤,糾正DNA錯誤,甚至逆轉衰老過程。

庫茲韋爾堅信「奇點」(The Singularity)絕對存在,屆時在技術的幫助下,人類將實現永生。庫茲韋爾認為,人類將在2045年實現永生。因為那一年非生物智能的創造力將達到巔峰,超過今天所有人類智能總和的10億倍。

再換一個角度:通過人機交互或者腦機介面等技術,可以把人類的意識上傳至計算機端,短期內可以增強人類的認知能力,長期來看,則可以實現一種數字化的永生。至於人類的肢體,最終可能將和機械、雲端相融合,甚至被後者完全取代。

再換一個角度:如果能利用幹細胞製造出自己的組織或臟器細胞甚至組織或臟器本身,那麼在人類的組織或者器官發生疾病或者衰老之後只要用幹細胞再重做一個換上去就可以了。如果一台機器能夠不斷地更換老化了的零件,那麼這台機器是可以永遠使用下去的,人體也是這樣,所有衰老的組織和器官都能夠不斷地更換的話,人類也就可以永生了。

人類的慾望是無止境的,人們對待自身條件就和對待iPhone一樣,一旦對其不滿,就會想辦法去升級。在未來人們會通過生物控制或者基因工程等高科技吧自己變成一半是有機物,一半是無機物的半機械人,這種半機械人會全知全能,甚至能掌握自己的生死。

耶路撒冷的希伯來大學歷史學教授Yuval Noah Harari 提出,富人們正在試圖把自己變成一種半機械人。

很難想像在未來,一個言談風雅舉止紳士的闊佬居然是一堆金屬板和電路組成的人……

真的,在金錢和權力面前,生命正在變的不平等,時間正在變的有偏見……

其實人類文明裡不斷出現神鬼,也是人類希望生命會有無窮延續的一種表現,而近一兩個世紀,科技飛速發展,人們對神靈的依賴也在減弱,最近一項研究表明,21世紀的年輕人中,66%已經沒有宗教信仰。如果半機械人真的試驗成功,那麼宗教、金錢、人權、情感等一切人類屬性都將岌岌可危。

這真是個荒謬又戲劇的時代,我們在狹隘的經濟問題爭吵不堪,比如貿易保護,比如金融危機,然而真正的黑天鵝卻忽然振翅而起,當我們以為人類的泡沫劇將一直循環重播時,大結局卻平靜到來……

更多文章關注水木然,白小起

我們需要對世界有更加深刻的認知;

更何況這是一個越來越動蕩的世界;

沒有一種商業模式是長存的;

沒有一種競爭力是永恆的;

沒有一種資產是穩固的;

這是一股從未有過的革命浪潮,為了讓大家徹底認清時代究竟在發生什麼,水木然寫了下面幾本書:《工業4.0》探討的是科技進步,《跨界戰爭》討論的是商業重組,《時代之巔》討論的是經濟變革,這三本書關係層層遞進,合稱為變革三部曲,《天才創造世界》探討的是自我管理和提升,《新零售時代》探討的零售業態的改變;這五本將幫你認清社會的發展動向和未來商業趨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變革進行曲 的精彩文章:

一個年輕人,一沒錢,二沒資源,怎麼才能成功?
離開北上深後,他們的腸子都悔青了!

TAG:變革進行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