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葉曉容:生命因老師而精彩

葉曉容:生命因老師而精彩

生命因老師而精彩

作者:葉曉容

殊勝因緣

二十多歲時,好友介紹我閱讀「論語別裁」,從此就成了老師的忠實粉絲!只要有空一定到「十方叢林書院」,聆聽老師精彩的講述,並參加老師的春節禪七!

我對老師始終是敬畏的,很喜歡親近他,但看到他時,卻又閃躲到一邊,總覺得他老人家滿腹經綸,是位望塵莫及的高人,我這個小蘿蔔頭,什麼都不懂……喜歡聽老師的課,卻始終不敢太親近他!

一次在香港晉謁恩師時,老師和我閑話家常,問我的家庭、生活、工作,隨即說:「您清福享久了,福報這麼好,怎麼不去學醫,學醫可以濟世救人!

啊!「學醫~~學中醫」???

閑暇時我喜歡自學中醫,但從來沒有動過腦子「學中醫」,中醫古籍文藻生澀、艱深、難懂、難學,我記性不好,又要到中國大陸學習……令我頭大如斗,好生煩惱!

老師要我好好想想,決定了再告訴他。

我還在猶豫下不了決定時,一日,接到老師來信,信中老師鄭重地教誨我:「要你去學醫,不是為了文憑,菩薩要廣學『五明』以方便度眾,『醫方明』是其中之一;你學成之後,可以廣結善緣,可以濟世救人,是『培福』最好的方法,福德積累了,智慧自然會增長!」老師還特別告誡我:「學醫要『通達醫理』,醫理通了,醫術才會高明,千萬不要當醫匠!」

掙扎了二個多月,終於負笈中國大陸「廈門大學」,在老師深心殷殷指導下,不期然地進入這個領域!不知是老師的慧眼,還是偶然,老師的一句話,改變了我的一生,從此走上「學醫」的奇妙旅程!開啟了生命一連串不可思議戲劇性精彩的蛻變,這個不曾想過、不曾祈求過的…!

一日夢中和老師對話,老師指示我要改名字,他說「縈」不好,改叫曉「ㄖㄨㄥˊ」。

等到見了老師,老師真的要我改名字!這是巧合嗎?

老師說「縈」有迂迴、纒繞之意,改叫「曉容」,有容乃大的「容」,我希望你往後做人做事更為寬廣,更有包容心……(夢中以為老師要我改光榮的榮,容、榮音一樣,字不一樣,這也許是心靈相感應吧!這事我沒跟老師提過。)

一語成讖

當年在參加內地「執業醫師證照考試」時,早飯後,不知怎的電視機線路突然起火,為了救火,忙亂中竟把放在電視機上的一尊彩繪石膏「藥師佛」推落,分成二斷;暗忖,這是不祥之兆,考完試後我到上海拜見老師。

報告老師:「我是來參加內地中醫師證照考試的!」

老師淡淡地說:「明年再考!」

…啊!「明年再考」?

那言外之意是:「今年考不上了…?」

果真,當年以3分之差落榜!老師的話和不祥之兆都神准地應驗了~

沒考上,心裡像洗三溫暖一樣,有點不是滋味,有點難過。但隨後想想,那隻差一分落榜的人,不是更難過嗎?

說真的,第二年根本無法靜下心來準備考試,心情總是鬱悶不樂,書本放在面前,就是念不進去……到了考試前的一二個月,自忖再這樣放任下去,今年肯定又要名落孫山了。隨後,收拾行囊,閉門讀書,準備考試,讀到左眼腫痛,變成獨眼龍,眼睛也開始老花了!

老師去年不著痕迹地說:「明年再考!」果然,第二年考取了醫師執照!在我身上,印證老師的每一句話,都不是隨便說的。

初出茅蘆

老師決定到廟港籌建「太湖大學堂」時,打前鋒開疆填地建設的是謝福枝學長。不久,老師說:「我們到廟港,要先和當地的人結善緣,解除鄉民的疾苦,是結善緣最好的方法!」於是老師派我到廟港衛生院坐堂。

到廟港義診,原本不覺得有什麼好害怕擔憂的。

有日,老師把我叫到跟前說:「江南多名醫,你學的是那一派的啊?」(平時我都可以跟大家談笑風生,但只要見到老師,因為太敬畏了,總是靦腆地不知所措;低頭自忖,我自己也不知道是學那一派的!)

我說:「在學校內經、傷寒、金匱、溫病…都學過,其中,我最欣賞張仲景先生的醫理和方葯,藥味簡單,價格便宜,藥效快速,只要辨證精確,常效如桴鼓;我還跟老師說,我會盡自己所學,全力以赴,會什麼,就醫什麼!」

經老師這麼一問,心裡頓時覺得有極大的壓力和挑戰,害怕沒把事情做好,辜負他老人家!但箭在弦上,有幾分力,就做幾分事吧,儘力而為就對了!

回到香港圖書館,談起和老師的對話,他們說:「你怎麼沒回答你是學『南派』的啊!」哈哈哈~~

到了廟港,第一個禮拜只來了一位病人,有的只在診療室門口好奇地探個頭就走了,衛生院11:30下班,我因為沒病人,11點就下班回小別墅了!謝老總還嘲弄我:「燒冷灶!」心裡想,只要有人來看病,來一個就看好一個,不相信沒病人!

我在衛生院工作的時間是周一到周五,周六下鄉到小醫療所幫一些不方便出門的老弱婦孺看病,周日休息。

醫院每天配一位醫護人員幫我翻譯,沒病人時,就跟他們學廟港話,「茶斯」、「茶無」(大小便之意)…,趁機學一下廟港話,好跟病人溝通!

之前在廣州實習,病人不知道我聽不懂廣東話,看病時,嘰哩咕嚕的說了一大堆……結果我常把「頭痛」當成「肚子痛」,把「肚子痛」聽成「頭痛」,雞同鴨講,搞得大家啼笑皆非,弄得診間笑聲不斷!心裡想,到了人家的地盤,為了方便和病人有良好的溝通渠道,應該下決心學習廣東話了!

初來廟港更應該抓住機會,學習學習此地的方言才是!

下鄉第二周的隔天,診療室開始活絡熱鬧起來了,有人來造訪了,我不再孤單地坐冷板凳、燒冷灶了,從此再也沒清閑過。真的,來一個看好一個,來二個看好一雙!直到我離開廟港,每日診間熱絡,看到十二點多,才騎自行車回小別墅。有時天冷下雨或下小雪,謝老總總是貼心地開著車來接我,在廟港期間,他給我很多的幫助和照顧。

聽說我的藥方至今還在廟港街上流傳著,真的好感謝老師給我培福的機會,廣結善緣!

冬季的廟港又濕又冷,陰霾的天氣偶而還飄著細雨小雪,加上穿過水杉從湖面吹來的湖風,縱使氣溫在零度以下,水溝里結上一層薄薄的冰,還是不供暖,讓我這位南方來的客人直打哆嗦。

在台灣我們不用穿棉毛褲、厚毛襪、厚鞋子,到了廟港總覺得風是從大衣的縫隙里直透入骨頭,生平第一次體驗「寒風刺骨」的感覺,令人寒戰;直到買來了羽絨衣被,穿得像個雪人,才緩和過來。謝老總還不忘揶揄我:「跌倒了,爬得起來嗎?」

恩師解惑

工作期間,曾為了一個即將上市的處方困惑愁憂數月不得解。

該「補腎」?還是該「補脾」?團隊中只有我主張以補脾、補氣血為主。

請教了幾位中醫前輩,他們認為補腎沒什麼關係。但我覺得小孩子為「稚陽之氣,純陽之體」,不該補腎,應以補脾為主;脾胃健,能消化吸收,加上運動、曬太陽、早睡、營養均衡,自能長高、長大、長腦……故不應該用補腎葯!

因為團隊中沒有人和我持相同的理念,且即將生產銷售,茲事體大,無人能解,故而夜夜為此事而輾轉難眠。

一日半夜裡,忽然想起可以問老師啊!高興得馬上從床上跳下來,寫信託人諮詢老師的意見,終於有了答案,我如釋重負般地能安然入睡了,放下數月來的不安,總算有個交代。想起「生公說法,頑石點頭」,千古醫理不變,我的堅持得到老師的認同,我心安矣!

更慶幸的是, 2012年3~6月間,我放下萬緣,住到「凈名蘭若」,每天快快樂樂,無憂無慮,沒煩沒惱地享受清凈的生活,超幸福無比的,真是前輩子修來的福報;上午義診,下午打坐,晚上聽老師上課、練拳,回蘭若休息!

一日,老師說:「我叫你去讀書,你乖乖的去讀了,叫你去義診,累積福報,你也做了,現在應該回來好好修行用功了!」老師還教我如何把脈!

老師當時已在交代我未來的方向了,老師輕描淡寫的每一句話,都在指引我人生的方針!

愛聽話秋、講古

我經常東跑西跑,但只要有機會一定去看老師。每到傍晚時分,世界各地五湖四海的精英,便陸陸續續來到老師的人民公社「食客廳」,高朋滿座,羣賢畢集。

我更喜歡在老師身邊「聽話秋」,聽老師「講古」,常有著意外的收穫,不僅可以學到做人做事的「眉角」,不經意中還會有顏色的笑話調劑,更可以學到在課堂上不曾聽過的醫理,老師真是太奇了,他博古通今,揮酒自如,用「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里,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來讚歎老師真是再貼切不過了!在老師身邊如沐春風,見識增廣,生活多彩多姿,所學的一生都受用,是人生最快樂、最幸福、最祥和也最溫暖的時光!

老師要我矯正暴牙,聽了,卻沒積極處理。

再見面時,老人家再次提醒。回台,不敢怠慢,馬上找牙醫諮詢:「是否可以在『不拔牙』的情況下矯正門牙呢?」

醫生說可以,我高興地接受治療。

等到上了牙套,醫生忽然告訴我:「上下排牙齒要各拔掉二顆,才能將門牙矯正!」

我有受騙的感覺!

不是已經先諮詢過了嗎?這不是在蒙人嗎?

倘若依醫生之言拔掉4顆牙齒,門面漂亮外觀美麗,前程光明了,但牙齒卻鬆動了,後半生咬合咀嚼將是個夢魘!為了避免下輩子不成為「無齒之徒」,最後,毅然決然選擇花錢消災,壯士斷腕求生,不拔了!

一回在閑聊中,忽然有人問老師:「我咳嗽了許久,一直好不了,尤其是在起床和躺下,咳起來簡直要人命,為什麼呢?」

老師說:「痰、飲本是水,是人體的代謝產物,因中焦『脾』的輸運失調,才會蓄水成痰,痰無法順利代謝出去就會咳嗽。人站立時,痰流動,逐漸蓄積在肺的底部,今因躺下,痰的位置改變了,將原本暢通的肺泡阻塞了,所以咳嗽加劇,咳嗽是為了清除支氣管中的痰、飲;相同的,當你起床時,姿勢由躺著改為站立,痰的位置再次改變,流動到肺的底部,所以起床後咳嗽變得更加厲害。」

老師還告訴我們,讀書要用另外一隻眼睛,古人所謂:「獨具隻眼」,頂門上一隻眼,才能讀懂書中的寓意,如:西遊記中的無底洞、盤絲洞七姐妹(蜘蛛精)、鐵扇公主等,都是表法的。

老師說:「水太清則無魚,人太清則無福。」告誡我不要太愛乾淨。有一次還問我:「風把落葉吹到河中,有的順水而流入了大海,有的幾經波折、難阻,旋轉、環繞而入海,早入海好呢?還是晚入海好呢?」他老人家希望我在生命的歷練中體認、領會,未來人生有太多的變數、苦難、無常,遇到這些煩惱、考驗、磨難、孤獨時,必需自立自強,堅忍以赴,面對解決,把苦樂的感受,凈化成內心真實的清凈和善良的意樂!

老師對我的教育相對是比較嚴苛的,常不苟言笑,我也很奇怪,不管他如何,我都聽話,老實地遵從。我是佛的學生,也是老師的學生,當年「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也許是他心中對我有期望吧?

薪火相傳

薪火相傳是中醫的特色,老師帶學生,代代傳承下來。廈大畢業後,我繼續留在廈門、廣州跟老中醫學習;回台後,繼續拜師於朱世宗、朱華、張步桃等醫師門下,他們都是我的恩師、貴人!

再次負笈大陸,是為了繼續深入研究醫理和精湛的醫術,更希望將來有機會藉由教書來傳達醫學、醫理等養生理念,才是民眾的福氣,這些都來自於老師的恩典。

中醫的可貴在「辨證」,分析、辨認疾病的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等證候,再加上通過望、聞、問、切四診,所搜集的數據、癥狀、體征等進行綜合歸納、分析、推理、判斷,辨明其內在的聯繫性,及各種疾病間相互的關係,從而認識疾病,作出正確的診斷。如果無法明確辨證,就談不上正確診斷,更遑論能對症下藥了!

從太湖大學堂到印度,學醫至今,我都會隨「台灣慈悲醫療會」到偏遠的地方義診。世界上窮苦和需要幫助的人還是很多,很難想像,有些地方到現在還沒有電燈;有的人在寒冷的冬天夜裡,身上只裹著單薄的毛毯露天而睡;有些怪病我們也束手無策……老師要我多培福,此事常存五內!

我們這個團隊有中醫內科、針炙、推拿、整脊,西醫有內科、耳鼻喉科、外科、婦科、牙科……出外義診常因環境條件不佳,大家也都能隨緣將就;有一回,我們吃一個地方,義診一個地方,洗澡一個地方,每次義診,都很忙碌很快樂也很有趣!

有一回,在印度「菩提迦耶」的旅館,清晨我們去繞「正覺大塔」,一個鐘頭後回來,放在桌上的所有水果都被老鼠吃光光,難以想像老鼠之多,還囂張地在床鋪上拉了一堆屎,真是猖狂!

師恩難報

「福壽康寧,人之所欲;死亡疾病,亦人所不能無!」

名相治國,良醫活人。「中醫」除了可以療愈痼疾外,也是一門教導人們生活,順應大自然律動的養息智慧,治未病於已病,是中醫的圭旨,是耆宿先賢們的智慧傳承。

「醫者意也」,看病是一種藝術、是一種意境、是一種智慧,更是醫生和病人之間心靈的交流感應……善於用意,手到心到,臨機應變,自能福至心靈,藥到病除。

如何成為良醫,兼備醫理、醫術、醫德?如何將自己所學利人利己?如何見彼苦惱,感同身受?如何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無我精神?如何培福修慧?如何將自己學醫的心得匯總上報老師?並將自己所學,真實無私地呈獻、回饋、分享給民眾健全的養生知識和不生病的方法?才不辜負師恩、父母恩、眾生恩呢?

臨床上,常苦口婆心地糾正人們因不正確的生活觀念和習慣,違反自然法則,不注意生活的小細節而生病,俗話說:「現在不養生,老了養醫生」。健康和養生是一體的,若能從小或從知道的那個時刻開始,就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和習慣,在行、住、坐、卧中回歸自然,持之以恆,自然熟能生巧,養生保命於無形;因為有身就有病,想要少病,就要過正確、如法的生活。

我沒有比別人聰明,醫術也沒有比別人高超,只希望藉由認真、勤快、用心、思辨,經由挑戰、研發,結合醫理、食物、藥物、季節、氣候、環境以調和機體的偏勝,解除人我的病苦。

最近將老祖宗的智慧傳承,並結合過去所學,擷集成「健康少病有妙方」一書,呈獻這份心得報告妄以報師恩,並奉獻給有緣人,讓暇滿人身更有意義!

我希望以最自然的方式,傳遞醫療的專業知識,讓我們醒悟了解「原來養生可以這麼簡單易行」,並且以最親近生命的柔軟方式來療治我們的身體。人人只要懂得並過著「如實」的生活,就能找到一條重建身心健康的道路,明白道「理」之後,自能樂於依循老祖宗的智慧精髓,如實地過好每一天;一人健康全家健康,一家健康全民健康,「事」就圓滿了。讓忙碌的我們,生活得更自在、安祥、舒適、健康少病,才是全人類的希求和福祉!

不論時代的巨輪如何轉變,中國傳統醫學都是我們寄望健康養生不可偏廢的瑰寶,不論是富、貴、窮、通都可以共享老祖宗的中醫養生保健遺產,找到合於自身適用的健康之道與無盡的養生樂趣!

希望大家藉由實踐中醫獨特的養生哲學,調整生活、飲食、起居,是最安全有效、簡單易行,更是投資最少,收益最大,穏賺不賠地守護全家健康幸福的金鑰匙;在我們生命的花園裡鬆土、播種、澆水、施肥,打造青春不老的好體質,重啟抗病延壽的好身體,在有生之年,活得健康快樂、舞動光彩!

生命中的怙主

我何其有幸,能和老師相遇,他帶領懵懂的我走上學佛與學醫之路,並遵循他的教誡教誨,老師開啟了我的智慧,交代我未來的方向;他是我生命困頓時的依靠,是我生命中的怙主,是我生命的導師、領航者!

老師一生簡樸、清凈、平等、慈悲,教導啟發了我的心智,是我智慧的明燈,承老師厚愛指我培福的一條大道,在在要我具有出離心、悲心、菩提心,他用另一種手法來培植教育我健全的心智,希望我學醫能照顧好一切眾生的身心健康、照顧好家人、照顧好自己!

生前一再叮嚀我要好好學佛……他的精神、言教、身教,長存我心,他老人家舌燦蓮花講述的諸多典藉,常伴我心,是我人生最優的指南。我將生生世世恪遵老師的教誡教誨,培福修慧,努力修行,不忘初心!

作者簡介:葉曉容(縈),女,台灣彰化縣人,1957年生,廈門大學中醫專業畢業,廣州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碩士,山東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博士,具台海兩岸中醫師資格,財團法人台灣必安研究所研究員,台灣順天堂藥廠股份有限公司顧問,台灣順天本草股份有限公司顧問,台灣慈悲醫療會理事,台北科技大學業界專家講師,研發藥品等數十種,編纂《常用漢方方劑》《龜鹿二仙》,著有《健康少病有妙方》。

本文轉自南懷瑾學術研究會、南懷瑾文教基金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方放:先生的百年,中國的百年,世界的百年
妙趣橫生答眾問

TAG:傳承網 |